应用文高考备考浅谈

2018-09-01 09:40相光彩
语文天地·高中版 2018年4期
关键词:应用文书信对联

相光彩

在最近发布的2018年高考《考试说明》“题型示例”中,第五题“语言运用”中的第9题和第11题考查的是情境应用文。针对现在学生请假条都写不好的现实情况,在高考备考中,我们要高度重视,强化训练,争取学生能够通过复习备考取得良好的成绩。

一、应用文高考题型追溯

从2004年到2017年的14年间,全国各地的语文高考语言应用题中的应用文具有形式多样、结合生活情境设题、时间集中的特点。形式上有对联、新闻衔接词、主持串台词、推荐信、写贺卡、欢迎词、评价语等,丰富多样,但又和学生的生活有关,对学生来说,既熟悉又陌生。从时间上来看,2004年到2008年间,语用题考的应用文相对集中。从2010年以来,除去2011年全国大纲卷出现了写总结、2013年全国大纲卷的修改书信和2015年全国卷的大作文写信外,全国各地的语文高考试卷几乎没有再考查应用文。时隔几年,在《考试说明》中再次出现,强势归来,考试的可能性是否有呢?况且,语言表达题是变化相对较大的题型,我们应该引起重视。

二、应用文备考策略

高考语言运用中的应用文备考训练,首先要重视,还要训练得法。既然是应用文,那么应用文的外在结构是必须要掌握的;其次是内容的训练,特别是语言情境的設置。

(一)应用文文体特征及写法要明确

既然是应用文,外在格式要求一定要准确。就像2015年的全国一卷中的大作文写书信,很多学生不知道书信格式,“2015年全国新课标卷的高考作文就以应用文写作为题,据有关阅卷人士称,山西境内仅有百分之六十的考生能完成书信体作文,其余学生的作文可谓‘四不像”(彭婷婷《高中应用文写作教学现状分析与改革策略研究》)。事实上,应用文的格式基本参照书信,大同小异,万般变化不离其宗。因此,教师训练时应先从书信格式讲起和练起,再去练习变体,并且进行比对,使学生记忆深刻。请假条、留言条、感谢信、倡议书、申请书、请柬等,格式是相同的、固定的:称呼顶格、主体、落款。但启事与书信的不同就在有无称呼,而通知的称呼视具体情况而定。在训练中,我们就设置写“启事”“申请书”进行训练比对,通过这些细致点的比对训练,学生能够细致掌握各种应用文的结构特征。

(二)应用文以往高考真题要研究

研究以往高考应用文真题能增强针对性,避免盲目性。以往的高考真题,有几年放在传统文化知识的考查上,2004年到2006年,很多地方试题中考查的是类似对联、诗句排序等传统文化知识。现在高考秉承“立德树人”的原则,传统文化知识类的应该做为重点。除去对联和诗词排序外,还可以进行多种形式的传统文化知识的实际运用训练。如给自己作文写序言、给同学写绝句赠言、写文言的请假条等,有学生写请假条借用文言文:“吾身体有恙,痛彻心腹,肚尤厉害,痛不可堪,斗胆申假一日,回乡就医,可否?”这样,形式灵活,通过抓住传统文化知识内核,借用灵活的应用文外壳,做到二者的得体结合,效果良好。

(三)应用文分点及综合细化训练

1.应用文训练形式丰富化

应用文训练形式应该多样。根据以往高考题的题型变化、学生生活实际和社会发展变化,我们在设计训练学案时应注重训练形式多样丰富。有传统的对联、诗词排序、写各种形式的书信等文体,还有结合生活实际的各种主持人讲稿。我们学校每年都举行艺术节,我们会根据要求,让学生写元旦晚会、朗诵晚会、时装走秀、演讲比赛等不同类型的主持词,推荐评选,学生热情很高,效果很好。

2.应用文训练情境化

应用文训练要结合生活实际变化,融入现实的内容。在《考试说明》的“题型说明”中,题目要求是“根据情境要求”,那么,情境的设置尤其关键。基本原则是来源于生活,主题可以是多方面的,家国情怀、百姓生活、校园生活等均可以入题。在南京大屠杀纪念公祭日这天,我们设计了“根据第四个南京公祭日的情境,写一幅对联”的题目,以此完成“以德树人”的爱国情怀教育。学生热情高涨,积极参与,出现了很多优秀作品。如“山河同悲,勿忘国耻”“气壮山河中国人,同仇敌忾华夏神”等优秀对联作品。还有很多学生从网上下载了公祭日的祭文,进行详细研究,研究祭文的写法等内容。情境设置好了,学生情感和知识并得,收获多多。

3.应用文训练重点抓得体

2017年的全国卷语文高考题增加了传统文化知识的考查,在语言应用中加了一道通过传统文化知识考查得体能力的选择题。该题设置的情境就是由应用文转化而来。因此,得体能力应该借助应用文的形式来进行训练。这应该是2018年高考备考语言应用的一个训练点。得体的含义就是表达要符合文体、符合双方人物身份、准确等要求。那么承载它的载体可以是应用文,如惠州市2018届高三第三次调研考试语文试卷中的第十九题:

19.某青年记者去一个经济、生产都较落后的山村,采访一些年老的村民,问了几个问题。下列几个问题中较得体的一个是()(3分)

A.听说这里自然条件比较恶劣,生活水平也不高,请您谈谈你们的生活现状好吗?

B.不久就会有新铺的公路从村边过,村里的面貌肯定会有大的改观,村民的生活水平也会上一个新台阶。听到这个消息,您有什么感想?

C.您长到这么大,还没有出过山,是不是觉得很遗憾呀?

D.路修好了之后,我还会来,到时候接您到山外面看看好吗?

该题就是设计成访问的形式,而其中选项的内容针对的得体点为:访问技巧、情景把握、人物身份、词语的雅俗色彩。区分度小,很多学生选错,1623名学生,正确率仅为23.54%。原因就是访问文体知识及得体的理解不到位,访问文体训练不到位,学生没有抓住应用文文体知识细致审题,缺乏这方面的思维训练,导致如此简单的题目白白丢分,十分可惜。

4.应用文综合运用训练

2017年全国卷三套语文高考试卷中的得体题,虽然都是选择题,并且是单项各自独立设定情境,但在实际训练中,我们除了要以选择题形式单独强化得体训练外,还可以结合应用文主观题形式来进行。这样综合训练,学生整体的把控能力会得到提升,再做选择题应该是不在话下。同时,备考应该扎实全面,不能够有博弈的思想,做好综合训练才能够防患于未然。应用文重在实际操作训练,提升写作能力,这样才能够以不变应万变。

应用文的训练,可以说简单又困难。简单的是应用文训练有抓手,训练到位就能够得分;困难的是考查内容的千变万化,承载的内容太多,如可以融入传统文知识等,还要有文体知识的思考;同时,现实是学生的生活面太狭窄,对生活的理解不透彻和了解太少,知识缺乏实际运用。这样说来,应用文的学习还是有难度的。因此,我们要端正高三备考复习态度,积极引领学生扎实训练,融入生活,深入了解、感悟生活,才能有效备考。

作者单位:广东河源广州大学附属东江中学(517500)

猜你喜欢
应用文书信对联
应用文写作:语言简练、得体、有效
打分
“一生无悔”等十二则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共 筑
高职应用文教学方法初探
关于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的思考
别有用心
对联知识小问答
自对在对联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