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小学语文国学经典教育的探讨

2018-09-06 09:23李伟
读天下 2018年11期
关键词:国学经典策略小学语文

摘 要:经典国学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与瑰宝,是所有中华儿女的精神底色,值得每个人从小去学习和领悟。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不妨穿插一些国学诵读,一方面帮助小学生打好语言文字基本功,另一方面可以增强他们的人文素质,帮助他们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关键词:小学语文;国学经典;策略

国学经典是我国历代千百年来的结晶。在社会发展中,人们开始注重国学的学习,不管是学校、家长还是教师中的任何一方,都希望学生在学习中可以通过深入地了解,熟悉国学经典,增加对国学经典的诵读,从而丰富学生自身的内涵,提高学生的修养。

一、 新时期小学语文教学为什么要强调弘扬诵读经典国学

中华民族是一个拥有五千年历史的悠久民族,历朝历代所留下的典籍浩如云烟,其中最经典、最为有价值的那一部分,则被称为经典国学,比如以《论语》《孟子》等为代表的四书五经,以及以唐诗宋词为代表的文学作品等。经典国学历经上千年的沉淀,是中华传统文化最集中的体现,堪称每个中国人的精神底色。

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也越来越丰富多彩,传统国学的重要性就自然而言的突显出来了。党的十八大提出“中国梦”的伟大号召,为华夏儿女描绘了一幅灿烂辉煌的美好前景,博大精深的经典国学开始日益走进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得到了包括政府、学校、媒体、社区等各个层级的高度重视,社会上更是兴起了一波又一波的国学热潮,《中国诗词大会》等电视节目的走红就是一个典型的缩影。

二、 如何让小学语文课程成为国学经典教育的主阵地

(一) 用好语文教材

现行的语文教材选文注重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各种美好的情感浸润其中。国学经典内容丰富,诗词歌赋,寓言传说,爱国、守法、明理、诚信、敬业、奉献等内容,都在以经典的思想熏陶人、感染人,用经典的文化为人生打好底色。不管是《记金华双龙洞》《春晓》,還是《林冲棒打洪教头》《詹天佑》,这些风格各异的优秀文学作品,能引领学生畅游祖国壮美河山,了解各地风俗人情,感叹祖先的智慧勇敢与忠诚……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利用教材,以读促学,读中悟情,通过自读、范读、配乐读、想象读、分角色读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更深刻地走进文本,体会感情,受到熏陶,获得感悟。

(二) 组织好语文实践活动

新课标设置了语文综合性学习,通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让学生联系社会实际,积累经验,培养学习能力,全面提高语文素养。经典诵读活动无疑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的主要内容。我国许多经典诗文反映了民俗节日的来历及有关情景,可以在实践活动课向学生介绍有关的诗词,吟咏背诵,借以了解民俗节日的情况,以增长知识。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吟诵毛主席的词《采桑子·重阳》和王维的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其他如端午节、元宵节等均可向学生推荐有关的诗词歌赋,并背诵、赏析。

(三) 环境熏陶,让经典形象深入人心

学校教学楼连廊文化异彩纷呈,中国古代哲学家孔子、孟子、庄子等的形象与名言时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教室外墙装饰有中式文化展板,唐诗宋词、名人读书故事等与学生们朝夕相处,让他们耳熟能详,受益匪浅。学校还要求每个教室都开辟黑板一角,认真书写古诗古文名言警句,让国学经典的内容时时影响着学生。每天下午学校安排了固定的写字课,在悠扬的古琴曲声中,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头正、肩平、臂开、足安,练字更练一身浩然之气。

(四) 让读书成为学生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知书方能达理,海量的阅读会成就学生丰盈的人生。学校就应该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为学生提供大量的读书机会,并且建立有效的共读、聊书、展示读书成果的机制,让读书成为他们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成为国学经典学习的另一条坦途。

(五) 做好读书笔记,丰富视野

学生的读书笔记内容丰富多彩,有摘抄,有绘画(画成语故事、画历史故事),有心得阐述,有续写等。读书笔记既是自己读书的一个纪念,又是同学交流的一项凭借。通过记录与交流,学生的能力得到了提高,思想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净化与提升。

(六) 抓实“课前一诵”

国学经典的学习离不开诵读,但大量的诵读易流于枯燥的重复,让学生产生厌倦心理。教师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在班内通过竞选,产生5位诵读能手,利用每节课前3分钟带读经典,分解任务,化整为零,化难为易,点滴积累,聚沙成塔。所以,学生们背诵经典篇目时丝毫不觉得耗时耗力,而且记得牢、诵得有感情。

(七) 开展亲子共读活动

诵读习惯的形成还离不开家长的帮助,家长要为孩子的课外诵读经典给予支持。如每天中午读经典,晚上上床睡觉前再读经典,你上联、我下联,你一句、我一句,拍手背、跳着背。这样,家长和孩子共同学习,能够共同提高。在这种自然的交流中,家长与孩子不仅仅是学习的交流,而更多的是心灵的交流。这种跨越代沟的沟通,是构建学习型家庭的有效途径。

(八) 举办“国学经典诵读”活动

《三字经》《弟子规》《论语》、唐诗宋词等国学经典篇目对仗工整、气势磅礴,读起来朗朗上口。为此,学校每学期都会举行班级全员参与的经典诵读活动,让学生在听、诵、演经典的过程中对中华传统文化有更深的理解。学校还自主创编了以《弟子规》为主题的韵律操,大课间活动时,学生们除了跑步、跳绳、做广播体操,还做教师自编的《弟子规》韵律操,在经典的韵律中锻炼身体、陶冶情操。学生们在读经典、品含义、背诗文、演经典等的过程中,已经把读国学经典美文、修凛然君子之气作为本能。自从国学经典进校园活动推进以来,学生们改掉了许多顽劣之风,涵养出一身书卷之气。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经典诵读,让国学经典在语文课堂上绽放光彩,是传承中华文化的最好体现。教学中,教师只要深入钻研教材,科学安排教学环节,适时、恰当地借用经典,有机地同识字、阅读、写作和学生的生活结合,发挥其特长,为语文教学服务。

参考文献:

[1]蒋丹.新课改下国学经典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融合[J].基础教育论坛,2018(02):44-46.

[2]宋文祖.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引进国学经典[J].课程教育研究,2017(44):47.

[3]陈秀萍.让国学经典之花绽放小学语文课堂[J].江西教育,2017(21):54.

[4]许浩.对当今小学国学经典诵读教学的几点思考[J].作文成功之路(上),2015(06):84-85.

作者简介:

李伟,辽宁省本溪市,辽宁省本溪市平山区第二实验小学。

猜你喜欢
国学经典策略小学语文
吟诵国学经典,提升语文素养
国学经典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方式的研究
浅谈国学经典教育在幼儿园教育中的整合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根植经典固本培元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