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下金融企业舞弊风险分析

2018-09-10 11:45李敏
中国商论 2018年13期
关键词:金融企业互联网金融

李敏

摘 要:近年来互联网金融发展势头迅猛,行业规模迅速增加,金融业务种类多种多样。在行业发展迅速的同时,也出现了一系列急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研究了国内外重大的舞弊事件和金融企业面临的舞弊风险分析。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 金融企业 舞弊风险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8)05(a)-040-02

1 国外金融企业重大舞弊和风险事件

1.1 法国兴业银行舞弊案

法国兴业银行是法国最大的商业银行集团之一。该银行里一位交易员在未经领导授权的情况下购买大量的欧洲股指期货,最终使兴业银行蒙受了49亿欧元的巨大经济损失,并接受法国银行委员会的400万欧元罚单。

这位交易员利用自己对银行内部的监控系统和对电脑技术的熟悉,采用多种手段在真实仓位面临交割之前利用大量虚拟交易掩饰其违规行为,从而“擦除”自己的操作踪迹,以免舞弊事件被查出。从内部控制角度来说,兴业银行由于内部监管不力,没有及时地发现这位交易员的违法违规交易,从而导致最后的恶果。

1.2 美国摩根大通舞弊案

在2017年的《财富》上,摩根大通集团在美国500强排行榜上排名21,可见这是一家规模和实力都相当出色的一家银行。但其也曾发生了多起银行舞弊案件,其中影响力较大的就是协助美国安然集团的舞弊事件。

在安然舞弊事件中,美国摩根大通通过与国外一家企业联合与安然进行多次大量的重复交易。舞弊的具体方法是通过一家“特殊”的国外企业多次大额的购买安然公司的石油等化工商品,安然公司收到货款之后,将货款通过违法手段再转向该银行,最后又回到安然公司。这样可以掩盖银行借钱给安然的事实,而安然可以将这些从银行流入企业的资金计入收入中,而非负债。如此一来,很大程度上虚增了安然公司的收入,低估了负债。类似的“特殊”的商品交易通过摩根大通和花旗完成的金额高达83亿美元,“隐藏”了安然近数十亿美元的负债。

除此之外,摩根大通涉及的舞弊案件还包括麦道夫诈骗案和不当销售次级债券行为,以及通过违法手段公开发布虚假报告和操纵市场的舞弊行为,严重影响了正常资本市场交易,导致投资人的错误决策。摩根大通也因此受到了多个相关机构的严重惩罚。

1.3 英国巴林银行舞弊案

英国巴林银行创建于1763年,于1995年正式宣布倒闭。在其正常经营时期,伊丽莎白女王也曾是巴林银行的客户,可以说这是一家在英国具有行业声誉的老牌贵族银行。该银行的倒闭原因离不开交易员李森。李森曾经被称为“天才交易员”,在期货公司的时候曾经拿到过可观的业绩,一向以大胆著称。1994年7月,李森一直通过利用原本用来处理银行期货差异的一个特殊银行账户,利用自己的职权,谋取私利,使银行蒙受了巨大损失,损失金额高达86000万英镑。由于银行保留了这个“特殊”的账户,才使得李森有机可乘。在案发之后,李森倉皇出逃,但在案发4天之后便落入法网,最终接受法律的处罚。

2 国内金融企业重大舞弊和风险事件

2.1 上海商业储蓄银行陈民德舞弊案

上海堪称“东方华尔街”,20世纪的上海经济繁荣,银行业十分发达。同时,伴随着也出现了多起银行舞弊事件。1934年,在行业具有相当威望的上海商业储蓄银行发生了一起涉案金额高达大洋17万元的舞弊案件。

当时从业4年的会计员陈民德串通出纳员吴稚梅,在活期储蓄客户中选择“目标”客户,利用职务之便,开虚假付款单并实际支付款项,同时并不更新该账户的账户余额,如此一来,该笔账款便落入这二人手中。由于该银行的储蓄客户众多并且出于成本效益原则,银行每月对账户核对一次,并由出纳员本人核对。

陈民德和吴稚梅长期的进行这种违规操作,同时也因为银行内部控制系统的漏洞和较高的工作人员的道德风险,从而导致了银行的巨额损失。陈、吴二人难逃法律的制裁。

2.2 中国银行河松街支行舞弊案

中国银行河松街支行舞弊案是2005年中国金融十大要案之一,也是典型的内外勾结的票据诈骗案件。2005年初,上市公司东北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在与中国银行河松街支行对账时发现,账户里仅剩7万多元,正常应该存在该账户的近3亿元不翼而飞,这其中也包括了其子公司黑龙江东高投资开发有限公司的资金。除此之外,储存于中国银行河松街支行的黑龙江省辰能哈工大高科技风险投资有限公司、黑龙江省社保局的合计近5亿的资金也“人间蒸发”。案发之后,公安机关发现中国银行河松街支行行长高山在案发前夕携全家人一起离境,去了加拿大。

高山是在1999年开始接手新兴分理处的业务,在其接手之后,该行的存款业务突然迅速增加,创造了单笔存款近2000万元的“辉煌业绩”。据警方调查,高山和世纪绿洲系企业的实际控制人李东哲合谋,首先利用高利息吸收存款,然后二人将固定期限的存款使用违法手段转移至国外,涉案金额高达10亿元。具体手段是通过将高息拉取的存款转移至一家“特殊”企业的账户上,等该笔存款到期时,再将本金和利息一次性转回原银行账户,高、李二人就是通过这种违法手段,虚增了中国银行河松街支行的“辉煌业绩”,同时也转移了巨额款项。这起由外部人员李东哲与内部人员高山谋划了五年的银行舞弊案件最终在银监会和公安局的侦查下,水落石出,高、李二人也受到了法律的制裁。

3 互联网时代下金融企业风险分析

3.1 交易虚假的风险

由于互联网具有开放性、虚拟性的特点,很多互联网金融业务可以在线上进行交易,交易的双方通过互联网平台便可直接进行交易往来。但是,由于互联网金融业务和企业的市场进入机制还不完善,国家对此也没有做出明确标准,这就导致互联网金融业务背后的金融企业的真实性和合法性便成为了一大难题。很多客户难以确认金融企业是否合法合规,折旧增加了虚假交易的可能性。

3.2 互联网信息安全风险

“互联网+”时代其中一层含义是指互联网可以“连接一切”,与此同时,也会“连接”许多安全隐患。如今,连接互联网的人数约7.72亿人,这其中不免有部分不法分子。利用非法手段,在网络上设置木马、病毒或者存在互联网自带的病毒、钓鱼等,都对互联网信息安全造成了较大的安全隐患。同时由于网络在一定程度上难以追踪交易的进行,并且信息具有公开性的特点,这就容易导致信息泄露,个人的信息以及交易的信息安全难以被保障。同时目前金融企业缺乏实质性的风险防控措施,也只能做到风险提示的层面,不能消除互联网的信息安全风险。

3.3 金融业的整体杠杆率和风险

在互联网时代电子货币在一定程度上代替了实体货币,流通量变大,周转速度变快。这是由于电子货币降低了交易成本,缩短了交易时间,加快了流通速度。电子货币的应用加大了金融企业的杠杆率。201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提出要对企业进行改革,提出了“去杠杆”的新要求,特别是去金融企业的杠桿。

3.4 冲击传统的金融业务的风险

互联网金融进一步加速金融脱媒,弱化了银行的支付中介功能。在互联网时代,人们在对社交网络具有较大的依赖性,这就对实体银行造成了巨大冲击。相对于传统金融企业来说,互联网金融企业的业务交易成本低,交易时间短,融资速度快。并且,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很多第三方支付平台的数量迅速增加,每年几乎以100%的增幅增长,拥有近10000亿的资金规模,而且存款利息也一般高于实体银行,交易时间和地点更自由,这也对实体银行造成了巨大的挑战。

3.5 风险控制能力与风险承担不匹配

英国JohnKay认为,银行体系的最大危险是银行的复杂程度,而非银行规模。

有些金融企业的投资和理财产品的内容和流程相当复杂,其背后风险较难被发现。金融业具有高风险、高收益的特点。同时,互联网也具有高风险、虚拟化的特点。如此一来,就使得互联网时代下的金融企业的业务风险系数大幅增加。同时由于部分金融企业强调利润的资金规模和增长速度,而忽略了对风险的管控或者不具备面对互联网金融企业新型业务的风险管控知识体系,这就造成了金融业对风险管控的力度不够,易增加金融企业的舞弊风险。

参考文献

[1] 李寿喜.美国银行业巨头为何被美国银行业巨头为何被重罚:来自摩根大通的教训[J].现代管理科学,2015(7).

[2] 陶震.关于互联网金融法律监管问题的探讨[J].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14(6).

[3] 刘平.民国银行处置操作风险大案的十大警示[J].中国银行业,2017(1).

[4] 何玉.职务舞弊与内部控制、内部审计——兼评法国兴业银行职务舞弊案例[J].审计研究,2009(2).

[5] 康均,纪丽萍.商业银行会计舞弊成因与对策探析[J].绿色财会,2015(1).

[6] 廖岷,郭晓夏.我国商业银行异化创新业务风险分析及监管建议[J].国际金融研究,2017(4).

猜你喜欢
金融企业互联网金融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在金融企业的应用
新形势下金融企业强化内部控制的思考
中国工商银行在转型创新中谱写发展新篇章
互动与融合:互联网金融时代的竞争新格局
金融企业并购价值评估的特殊性及方法选择
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农村手机银行发展现状研究
浅析我国商业银行应对互联网金融冲击的对策
互联网金融的风险分析与管理
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分析
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