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们在欢乐的气氛中学好语文

2018-09-10 07:22叶佩川
南北桥 2018年17期
关键词:互通体验共同体

叶佩川

【摘 要】语文课本来就是一道靓丽的景观,应当让课堂灵动起来,让孩子们在欢乐的气氛中学好字、词、句、篇,以及写作能力。教学是师生互动的双边活动,师生在课堂教学中是学校的共同体。教育的主体是学生,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师生互动,让教学水到渠成,树立全新的教学理念,既要注重过程,又要注重体验,教学环节精细化,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下去。

【关键词】主体 共同体 体验 互通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17.201

语文课天高地阔、包罗万象,本来就是一道靓丽的景观。应当让课堂灵动起来,让课堂气氛活跃生动、摇曳多姿,让孩子们在欢乐的气氛中学好字、词、句、篇,以及写作能力。

如何使语文课多姿多彩、亮点纷呈?笔者浅见,不妨从以下几点做起。

一、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学是师生互动的双边活动,师生双方心灵沟通、交流,师生在课堂教学中是学校的共同体。教育是爱的共鸣,是心与心的呼唤,教育需要师爱,教师只有用爱去关心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成功的教育是师生关系的亲密和谐,因为只有学生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学生喜欢老师才会喜欢老师的专业。爱是理解,是尊重,是宽容,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读懂学生,才能走进学生的心灵,让学生享受幸福,享受快乐,体现幸福。

二、教育的主体是学生,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我们坚持以人为本,就是以学生为本,学生是主人公,每个学生都是展蕊开放的花朵,都有其芬芳的理由,并让学生在尝试体验这爱的过程中得到收获带来的喜悦。想方设法给以新的诱导,使其养成思考、探索的习惯。在新教育观的视野中,教师教育的中心是人,而不是知识,让学生不仅获得全面而丰富的知识,而更需要具有完整二丰满的人性,唯其此才会有无限的想象力、创造力和生命力,才能有效的掌握知识,使学生成为有用的人,幸福的人。

三、善待生命是最大的教学智慧

教育智慧是对学生、对生命、对成长透彻感悟侯的行动选择。教师是智者,智慧是灵感的汇聚,教育契机的产生是要智慧的,教学智慧是教师在未曾预料却又必须妥善处理的教学难题时所表现出的驾驭课堂、解决问题的手段和能力。教师要时时用爱去滋润学生,用情趣温暖学生,用智去启迪学生,用善去感召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會时不时地对文本“挑战”,对这种精神、思想的碰撞,应细加分析,并给以呵护,真诚鼓励以培养学生的质疑问难的品质和创新能力,对他们独到的见解,应大力表扬,让学生领悟到独立思考的价值,体会到深层次思辨的快乐,以催生他们的课堂自信。对他们浮浅的认识应予以点拨、诱导,直到产生开窍反应。让学生在生命尊重得到维护的同时,提高思维水平。相信所有的孩子都是天才,应关心每一个孩子的快乐学习,生活成长。

四、师生心灵互动,让教学水到渠成

师生互动的教学就像春风春雨在潜移默化中教育,唤醒人,打动人。这种教学氛围宽松、愉悦、和谐,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不但理解了别人,发现了自己,在思想交流碰撞中形成共识,在倾吐沟通中小车了偏见,形成了学生乐学、易学、活学、会学的风貌。收获的不但是优异成绩,更重要的是师生在心灵互动中彼此加深对生命意义价值的认识,从而追求更高的生活境界,实现共同成长。通过对话交往、合作等多渠道、多种方式促进师生双方感情共振共鸣。在民主、平等、和谐的气氛中双方展示自己的观点与看法的过程中,体验到彼此的信任与尊重,增强探索真知与真理的欲望,从而感悟为人、为学的真谛,可以培养出向上、向真、向善、向美的学生。针对性的点拨、启发,如春风化雨,实现思想感情的共享和能力的提升,无疑也减少了讲非所需、答非所问的无效劳动,这才是成功的教育。

五、打铁先铸本身硬

有道是:“师傅不巧徒弟拙。”教师是智者,首先应博学。上通天文,下晓地理。学富五车、满腹经纶,要一专多能,并加紧充电,勤练内功,永远保持业务、学术的高势能。只有这样,才能高屋建瓴训练学生自我解读文本的能力,在此基础上,来一个新的飞跃,再创造,课堂里真实的问题不是教师事前预设的,有时会出现悟道的学生对文本的挑战,会提出意外的问题,这时就要动用教师的教学智慧,用经验、用实力、用智慧对学生点拨、引领、诱导,从而才能从个体经验出发,对知识再发挥、再创造。教育的基座是人的发展,陶行知倡导的“六个解放”,其实关键是“解放大脑”,彰显解放的智慧。为什么说教育是走进学生心灵的艺术,道理就在于此。教语文,要努力成为学科魅力的教师,所谓的学科魅力,是带有浓厚的学科气息和特点的吸引力,正如音乐教师飘荡在空中的悠扬歌声,美术教师寥寥几笔勾勒出形神兼备、栩栩如生的速写,数学教师化难为易的神奇解题,化学教师科学晚会上变幻的魔术……这样的教学给学生留下的印象是历久弥坚的。

学科魅力体现在学科学习的趣味上,比如设计新课的开讲,以非常有趣的导入,就能使学生轻松自然、满怀期待进入学习情境,教学就犹如顺手拈毛、随水放舟,这样的教学是成功的。

学科没有还体现在学科与生活的联系上,任何学科都来自生活,源于生活,其中的原理,哲理博大精深,可以用来指导生活。

学科魅力必须带有厚重的学科自信意识,让学生明白学科价值,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必须具有大视野、大思路、大追求,努力展示别人无自己有,别人有自己优的主动和优势,形成自己的一家风流。

六、树立全新的教学理念,坚持观念和教法的不断更新

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教学本身是一种细活,“天下大事,必做于细。”每节课从备课到消化教材;从预习到讲课;从教法选择到学法引领,每个步骤,每个环节都要做精、做细、做到位。绝不忽视一个细节,既要统揽全局,又要吃透两头,文本固然重要,学生实底更要操心,既要注重过程,又要注重体验,必须联系生活,坚持实践第一,使教学生活化,实践检验真理,经验大于学问,教学环节精细化,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下去。

参考文献

1.《河南教育》

2.《人民教育》

猜你喜欢
互通体验共同体
爱的共同体
共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共同体的战斗
编读互通
中日ETF互通“活水来”
编读互通
体验视角下文化旅游产品深度开发研究
立足生活,挖掘习作的丰富素材
面向VDC组网的VXLAN控制面互通方案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