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学教学中实现化归的一条有效途径

2018-09-11 10:35赵志菊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8年5期
关键词:教学思想

赵志菊

摘要:针对目前化归的教学缺乏理论深度,没有解决如何寻求化归途径这一核心问题,运用“矛盾分析法”来解决这个问题,由此找到了一种不需凭借灵感和经验,即可自学寻求化归途径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化归方法;教学思想;矛盾分析法

化归是探索数学解题方法的一种重要思想,是利用“等效的途径”恰当地把问题变化,使“已知的”和“所求的”也就是使问题的“初始状态”和“目标状态”,愈来愈接近。对于较简单的数学问题,通过类比等手段,化归极易实现,但对于较复杂的数学问题,要实现化归就比较困难了。目前化归方法的教学,一般只是停留在培养化归意识的层次上,即是在遇到不易解决的问题时,能够想到将其转化为已经解决或较易的问题,至于如何实现这种转化,却无法告知学生。于是,学生只能凭借自己个人的经验与灵感,在迷茫中摸索着前进,不仅耗时耗力,而且难见成效,这就在很大程度上挫伤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进而影响了数学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为了彻底改变这种状况,我们有必要寻求一条实现化归的途径——用矛盾论的观点去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再根据矛盾转化的规律去解决问题。这是一种哲学方法,我们称其为“矛盾分析法”。将矛盾分析法用于解决数学问题,首先需要揭示数学问题的差异,并在此基础上根据矛盾转化的规律寻求差异间的联系,再借助这个联系找出化归的有效途径。由于“逆向思维”反映了矛盾转化的这个规律,因此,借助“逆向思维”寻求化归途径就能使我们有所遵循。请看下面的例子:

例1:若a3>a2>a1>0,求证:a1 a2 ·a2 a1 ·a3 a1 >a1 a3 ·a2 a1 ·a3 a2

分析:比较条件与结论,不难发现它们之间的差异是:条件式简单而结论式复杂;条件式中不含指数幂,而结论式中含有指数幂。下面运用“逆向思维”去寻求差异间的联系:首先由结论式入手,由于条件与结论均为不等式,而不等式的对立面是等式,因此由逆向思维可想到将不等式转化为等式,但此举却一时难以实现,故先暂时搁置一下,这里的暂时搁置其实也是逆向思维的结果;再由结论式知,不等式中含有指数幂,而指数的对立面是对数,因此由逆向思维即可想到化指数式为对数式,此举则不难做到。因为a3>a2>a1>0,所以将结论式两边取对数,得:lg(a1 a2 ·a2 a3 ·a3 a1 )>lg(a1 a3 ·a2 a1 ·a3 a2 ),展开整理得:(a2-a3)lga1+(a3-a1)lga2+(a1-a2)lga3>0,由于该式中出现了较多形式相同的对数式,所以由逆向思维又可想到“化多为少”,于是可想到构造通式将3个对数式统一起来,并由此想到构造辅助函数y=lgx。此举则为一举两得,既实现了“化多为少”,又实现了化指数式为对数式,但还无法实现化不等式为等式的初衷。由此可见,此举定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事实上也确是如此,y=lgx即是差异间的联系,又是联系条件与结论的桥梁,通过它的沟通,我们即可找到化归的有效途径。又函数的对立面是图像,故由逆向思维又可想到作出y=lgx的图像,并在图像向左向右一次取三点:A1,A21,A31,令其横坐标分别为a,a2,a3,则其纵坐标分别为lga1,lga2,lga3,从而有Rt△A1A23A22~Rt△A1A32A31,于是由相似三角形性质即得:A23 A22 = A1 A23 A1 A32 · A32 A31 = a2 -a1 a3 -a1 (lga3 -lga1 ),因为lga2-lga1=A23A21>A23A22,所以lga2-lga1>a2-a1a3-a1(lga3-lga1),化简整理得:lga2 a3 -a2 >lga3 a2 -a1 -lga1a2 -a1 + lga1 a3 -a1♂ =lga3 a2 -a1 + lga1a3 -a2 = lga3 a2-a1 :a1 a3-a1去对数符号,得:a2 a3 -a2 >a3 a3 -a1 ·a1 a3 -a2 即 a1 a2 ·a2 a3 ·a3 a1 >a1 a3 ·a2 a1 ·a3 a2 ,从而证得结论成立。

有时,凭借个人的灵感,经验和技巧,我们也能找到化归的途径,但那是盲目的,不自觉的,而且多少带点偶然性,因此不足为训,请看例2、解方程:x3+(1+2)x2-2=0

分析:这是一个关于x的一元三次方程,由于次数高,求解不便,因此应想到将其化归为较易求解的一元一次或一元三次方程。凭借解题经验与技巧,我们可将原方程得左边分解因式得:

(x+2)(x2+x-2=0,从而可将原方程转为化如下两个方程:

x+2=0,x2+x-2=0,借助于解这两个方程,即可较易地求出原方程的解。这种解法虽然简便,但该法技巧性转强,不是人人都能做得出来的。我们希望能有这样的解题通法,它既不需要直觉和灵感,也不需要经验与技巧,就能较易的找到化归的途径。矛盾分析法正是这样的一中解题通法。下面我们用矛盾分析法来解上述方程,在原方程中,存在和高次与低次,已知与未知的差异。由高次与低次的差异应想到“化高为低”,即设法将三次方程化为一、二次方程;由已知与未知的差异则应想到“化未知为已知”或“化已知为未知”,于是可将发未知数x暂时看成已知数,而将已知数2及2暂时看成未知数,即可将原方程从形式上化为关于“2”的一元二次“方程”:(2)2-x2(2)-(x3+x3)=0,解这个方程得:2=-x或2=x2+x

从而便自然流畅地将原方程化为一元一次(二次)方程。這里基本上不需直觉与灵感,也不需经验和技巧,只要按照矛盾分析法的操作规程去做就成。综上所述,用矛盾分析法寻求化归途径的过程,乃是近乎按“章”办事的一中操作规程,这个“章”就是矛盾转化的规律,就是运用逆向思维去寻求差异间的联系,并借助这个联系将待解决的问题化为已经解决或转易解决的问题。由于在上述转化过程中,我们是遵循思维规律思考问题的,因此可以避免盲目的探索,使我们少走或不走弯路,这就大大提高了解题效率,降低了解题难度,从而使学生的解题能力大为提高。

参考文献:

[1]郑君文,张思华,数学学习论,广西教育出版社

[2]顾越玲,数学教学中化归方法的难点及其突破,数学教育学报,2002.2

[3]波利亚,怎样解题[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2.15

(作者单位:云南省临沧市第一中学677000)

猜你喜欢
教学思想
谈初中英语整体教学
薛法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艺术探析
提高中学英语教学效率的研究
浅谈初中英语教学活动设计
基于小学数学教学思想的优化探析
“建构主义”视域下高校快乐体育教学特征的解读
高等数学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浅论小学语文教学思想的革新
中职机械制图中三视图的教学对策研究
试论实现英语教学“学习增值”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