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应用于初中英语写作教学的实践

2018-09-12 09:06徐家玉
昭通学院学报 2018年4期
关键词:绘制导图建构

朱 娥, 徐家玉, 陈 红

(1.昭通学院 外国语学院, 云南 昭通 657000; 2.昭通市实验中学, 云南 昭通 657000)

一、引言

《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初中生毕业时写作应该达到的语言技能是:能根据写作要求,收集、准备素材;能独立起草短文、短信等,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修改;能使用常见的连接词表示顺序和逻辑关系;能简单描述人物或事件;能根据图示或表格写出简单的段落或操作说明。然而,在实际教学中笔者发现,由于词汇量少,句型单一,素材准备不足,思维混乱等原因,学生在写作时或无话可说,或无从下手。思维导图(Mind Mapping)是英国心理学家、教育家及大脑基金会主席托尼.博赞(Tony Buzan)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发明创设的一个概念。博赞(1993:59-60)认为,思维导图是一种放射性思维,是人类思维的自然功能,是一种利用图形、色彩、代码等将思维和知识图像化的技巧,从而提高理解能力和记忆效果。Zipp,Mapher 和 D.Antoni(2009:59-68)把思维导图视为“思维导图学习法”,认为思维导图有助于发展学生批判性思维,帮助学生有效组织、优化和整合学习内容。国内谢春怡(2013)、宋永娟(2014)、冯国俊(2016)等利用思维导图进行了英语写作教学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用导图的形式加工要表达的信息,有助于对语言材料的挖掘,形成清晰的思维链条,从而激发学生思维潜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基于前人研究,本文拟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采用思维导图教学,开展行动研究,进一步了解思维导图应用过程中的优势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分析解决问题,探索适合农村学生的基于思维导图的英语写作教学,为思维导图应用于英语写作教学研究提供借鉴与参考。

二、思维导图应用于写作教学的理论依据

思维导图应用于教学的理论依据主要有脑科学理论和认知心理学等理论(吉桂凤,2015)。其中认知心理学理论中的建构主义理论在写作教学设计中得以充分体现。建构主义理论认为:从建构主义知识观出发,知识是个体对现实的理解和假设,受特定经验和文化影响,每个人对知识的构建的理解是不同的。教师应重视学生的个性化特点,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能按照自己的知识建构出新知识。从教学角度看,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生主体对学习客体的主动探索、不断变革,从而建构对客体意义理解的过程。因此,教学应注意学生的有意义建构,启发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结构。从学习者角度出发,建构主义认为学生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因此,在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强调学生自主性和能动性,在学习中主动发现、分析、解决问题。(https://baike.so.com/doc/1411168-1491802.html)思维导图的教学模式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较好地实现建构主义的理念。首先,在收集、准备写作素材时,运用思维导图的教学方式可以将零散的素材进行有效的整合。学生通过小组活动头脑风暴,在思维导图的支架下可以建立新旧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并加以思考,逐步构建非线性的、开放点的文本词汇、内容、框架,从而降低了写作的难度。其次,思维导图支架能在写作过程中帮助学生激活语言图式、内容图式和形式图式,不断扩展思维,辅助学生丰富文章的词汇和句型,理清文章思路和结构,充实并深化文章内容,从而重新认识问题,产生新的观点,最终实现对新信息的意义建构。第三,利用思维导图展开的学习讨论,可以充分调动学生主动积极去搜集分析有关的信息资料,激发学生的创造天赋,最终完成知识意义的建构。思维导图就是一种为学生在写作准备阶段、写作过程以及文章修改阶段提供支架的写作教学方式,即老师在学生“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搭建起写作的“脚手架”,帮助学生主动学习写作。学生在写作时参考“脚手架”,提高文章的条理性,坚持使用,逐渐形成写作模式,写作能力得到提高。

三、思维导图在写作过程中的实践应用

语言是思维的表达,因此写作的过程就是一个思考的过程。仁爱版初中英语教材主要以与生活紧密相连的话题为主,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搭建词、句、结构等支架,让学生在丰富的语言中大胆拓展和创新思维。下面就以仁爱版七年级下册第8单元Topic 2 Section B为例,探究思维导图在写作过程中的应用。

1.写作前用图的方式辅助思考,打开思路

写作前,首先让学生欣赏一组熟悉的风景名胜图片,如大理、丽江、西双版纳等,接着让学生回忆Section A部分内容:Kangkang和他朋友们的假期计划。教师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复习回忆,搭建语言支架,辅助学生口头表达。如图1所示。学生在导图的辅助下,轻松说出以下英语句子:

Kangkang wants to go to Canada.

Michael plans to go to Australia.He wishes to travel around the country and take pictures.

Maria wants to go back to Cuba.She hopes to get together with her grandparents.

Jane would like to visit some places of interest in China.

把学生分组,教师呈现更多的名胜图片,如长城、故宫、西湖等,让学生头脑风暴,小组讨论自己的假期计划,包括地点、时间、人物、需要带的物品以及想开展的活动等。学生绘制小组思维导图,呈现思维导图并作口头汇报,全班一起交流讨论。教师呈现图2,帮助学生搭建更多的语言支架,拓展思路。

图1.教师绘制的思维导图:Kang kang等的假期计划

图2.教师绘制的思维导图:假期计划

2.写作中用图的方式充当脚手架,形成清晰的思维链条

在语言输入足够的条件下,基于以上的思维导图支架,学生开始绘制自己的假期计划思维导图。通过导图形成清晰的思维链条,为创作做好准备。教师四处走动,对学生创作思维给予必要的帮助和指导。

图3.学生绘制的思维导图:假期计划

学生结对子,基于思维导图进行口头交流。1-2名学生利用自己的导图进行示范,教师给予必要的帮助和指导。学生基于思维导图开始写作。教师给予必要的帮助和指导。

学生作文样例:

The summer holidays are coming soon.I plan to go to Beijing with my parents.I want to go there by plane.The weather there is sunny and hot .I wish to visit the Great Wall, the Palace Museum and some other places of interest.I plan to take 4000 RMB and I would like to take a map, a camera and some food as well.I hope we’ll have a good time there.

3.写作后用图的方式交流,拓展思维,反馈问题

学生自己写作完成后,再次进行小组活动。写作后的小组活动任务有三点。第一是思维导图评价与交流,小组讨论评价,指出其中的不足,找到创新的点,选取最佳思维导图创作者。第二是作文评改与交流,小组进行语句分析及评改,选取最佳句子和最佳作文。第三是班级分享展示最佳思维导图和最佳作文。

通过交流分享,进一步拓展学生思维。同时,教师通过阅读学生作文,结合学生画的思维导图可以了解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了解学生思维发展情况,明白学生写作思路和存在的共性和个性问题,从而及时给出建议,并调整自己的教学。

四、结论

1.思维导图应用于写作教学的优势

第一、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提升表达能力。陆晓晔(2016)的研究发现,思维导图为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提供了很好的“脚手架”,让学生初步学会了用图的方式进行思考,用图的方式再现写作内容。学生在写作过程中,逐步形成了运用已有知识和方法的习惯,逐渐能够从整体上把握写作过程。思维导图以中心图像凸显主要内容,可以帮助学生迅速抓住主题;以散射方式表现分支结构,可以帮助学生理清思路;以层级方式展示分支内容,可以帮助学生弄清逻辑关系。思维导图将以前的知识与现在的知识串联起来,这样就会让学生既复习了之前学过的知识,又能将之前所学知识与现在所学知识连接起来,巩固了旧知识又学到了新知识,一举两得。教师利用思维导图进行开放式的教学,极大地提升了教学效果。

第二、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拓展学生写作思维的广度和深度。刘丽群(2017)的实证研究也发现,思维导图在写作教学应用中能够拓宽学生自身思维维度,强化自身逻辑思维,提升创新思维的作用。学生在进行绘制思维导图的时候,头脑风暴搜索与主题相关的词汇,对关键词汇进行拓展。在绘制分支结构时,不断梳理结构,思考合适的句型。通过课堂上的沟通交流,不断改变思路,不断沟通各自的想法,丰富自己的思维导图。通过教师主导的课堂讨论,逐渐打开思路。通过不断地交互式学习和清晰的思维框架,学生拓展了思维的广度和深度,绘制出更完整更好的思维导图。同时也培养了逻辑思维能力。

第三、培养学习策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思维导图绘制过程就是对大脑知识和想法进行碎片整理和不断优化的过程。(赵国庆,2012)学生在绘制思维导图时,需要提炼知识核心,突出重点。也就是需要理顺知识点内部联系,分清层次关系。在不断绘制、修改、完善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得到锻炼。同时,学生逐渐形成自己的英语认知、调控和交际策略。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学生就能借助思维导图抓住知识的本质特征,发现解决问题的关键,机智灵活解决问题。同时,自身在知识梳理和写作框架构建等方面更具有条理性,自信心增加,自主学习能力得以增强。

2.思维导图应用于写作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第一、眼中有生

学生是学习主体,学生的发展是英语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师在写作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时需要全面了解学生,了解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正在形成和发展的知识和能力,尤其需要了解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这样建构的思维导图才有利于学生将知识内化为自身的认知结构,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第二、心中有本

教师需要精心备课,深入钻研教材,把握教学内容。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才能实现新旧知识、间接与直接、课内与课外的融通,才能为学生逐步认识、掌握英语语言知识和技能架起逐渐上升的阶梯,形成各有侧重、层层推进的课堂教学,最终促进学生语言综合应用能力的提升。

猜你喜欢
绘制导图建构
烃思维导图
消解、建构以及新的可能——阿来文学创作论
借思维导图算24点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角的再认识思维导图
超萌小鹿课程表
放学后
建构游戏玩不够
第6章 一次函数
紧抓十进制 建构数的认知体系——以《亿以内数的认识》例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