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香楝下歌万宝铜声亮
——记“一带一路”上的样板工程万宝矿产缅甸蒙育瓦铜矿项目

2018-09-13 03:12张小红
中国有色金属 2018年17期
关键词:铜业扬子万宝

本刊记者 张小红 |文

有人说,世界上有两个M是最难投资的,大家以为是“美眉(mm)”,其实是蒙古(Mongolia)和缅甸(Myanmar)。7月底,万宝矿产有限公司特邀本刊记者前往缅甸,独家专访其位于实皆省蒙育瓦地区的铜矿项目。在这里,我看到了殊丽的风景,看到了执着的信仰,更看到了中国投资者的热泪与血汗。

“这就是缅甸,不同于你所知道的其他任何一个地方。”英国小说家鲁德亚德•吉卜林曾这样写道。是的,我承认我刚到缅甸的时候,以为自己只是到了国内南方的某个小城,对这里的落后与开放、贫穷与富饶、神秘与风险一无所知。但没想到,离开后的回忆却如此深刻、美好和感动,我在这里看到了殊丽的风景,看到了执着的信仰,更看到了中国投资者的热泪与血汗。

7月底,万宝矿产有限公司特邀本刊记者前往缅甸,独家专访其位于实皆省蒙育瓦地区的铜矿项目。万宝矿产在缅甸设有两家子公司——万宝矿产(缅甸)铜业公司、缅甸扬子铜业公司(以下简称“缅甸铜业”、“扬子铜业”)。

缅甸铜业主要开发莱比塘铜矿(L矿),项目拥有资源量533万吨铜,设计产能10万吨/年,2016年3月实现投产。该项目为万宝矿产在海外的最大投资项目,也是亚洲目前最大的湿法炼铜项目。

扬子铜业主要运营萨比塘和七星塘铜矿(S&K矿),项目拥有资源量144万吨铜,设计产能5万吨/年,这是缅甸唯一在伦敦金属交易所挂牌的阴极铜生产商。

效率:“佛系”国家里的“中国高速”

现代流行语“佛系”,本与佛无关,却与佛性有关。在信仰佛教的国家中,缅甸是真正具有佛性的国度之一。进入这个国度,仿佛有种走入时光隧道的感觉,无论城市或乡村,一座座雄伟的、金碧辉煌的佛塔、寺院使居民的房舍黯然失色。还有随处可见的温暖笑容、僧侣尼姑、缓慢节奏……这一切和“中国速度”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S&K堆场

就在记者结束在蒙育瓦铜矿的采访,准备返程回国时,缅甸铜业传来好消息——7月产量破万吨!创下了投产以来的产量新高!万宝矿产缅甸铜业、扬子铜业联合党委书记罗大庆告诉记者:“L矿阴极铜产量从1月份的5677吨提升到7月份的10000吨,缅甸铜业仅用了半年时间。按当前的速度,项目将提前一年实现达产达标!”

坦白说,从常驻缅甸工作8年的罗大庆身上,记者感受到了他对缅甸铜业拥有的这份自信,因为这样的“万宝速度”,记者已经不是第一次见识。

缅甸时间2014年12月26日凌晨4点多,第三次围挡成功,这意味着从2010年6月就签下合同的项目终于可以正式开工建设。考虑到此前为应对各种风险,项目已经耽误了很长时间,加之,当时缅甸社会面临转型,政局动荡,由缅甸全国民主联盟(民盟)领导的新政府或将上台。于是,万宝矿产做出决策:缅甸铜业项目主体工程必须在一年之内建完,新政府成立之前必须出铜。

“围挡一结束,我的压力就大了。”负责项目所有工程建设的缅甸铜业副总经理杨进规回忆说,“当时我们连详勘都没做,更别提建设前的准备工作,心里那真是着急啊。”由于建设单位众多,总包、监理、分包等等都需要协调,为提高效率,杨进规组织成立了一个建设指挥部,首先考虑解决通水、通电问题以及堆浸场建设。“当时几乎可以说是不分昼夜,我们只能这样干,否则任务是不可能完成的。”

被杨进规称为“建设之年”的2015年真是个风雨交加的年份!蒙育瓦降雨特别多,其中一次连续降雨12天,降雨量达到1200多毫米,这在缅甸历史上都很罕见。“我们真的发愁,担心工程的安全、质量和进度,心情有些焦躁。”杨进规告诉记者,只要一下大雨,他和同事就会去建设单位十五冶的工棚里待着,一条线路一条线路不断地仔细检查,“就担心溶液渗漏,出现安全事故。”

除了大雨,缅甸4、5月份的龙卷风也特别厉害,杨进规清晰地记得,2015年5月7日,电积车间有好几个柱子被刮走了,还有员工受伤被送到医院。“虽然种种压力,但我们始终相信要把压力变为动力,尽快推动项目建设。”

杨进规把整个身心都扑在了工程建设上,别人收工后,他要上山去检查,晚上9点多回到宿舍整理现场资料,每天熬到深夜,他宿舍的灯永远是营区最后一个熄的。别的同事在打球、娱乐放松,他没心思参与;唯一的女儿结婚,他没有时间参加……这种高度紧张的状态持续了整整1年,他说如果再多半年,自己恐怕就要倒下了。不过,如今每当自己感觉疲惫的时候,他都会一个人去矿区上走一走,看一看自己亲手主导建成的工程和大型设备,内心就会平静下来。

有些速度的背后是不断精进的工艺、管理水平,有些速度的背后是无数个人全身心的投入与无私的奉献,还有些速度,则来自决策者快速的临场应变。

2012年7月28日,中国北方工业有限公司副总裁兼万宝矿产公司总经理陈德芳,在仰光刚下飞机就收到消息,缅甸“88学生组织”将于7月30日在仰光举行媒体发布会,主题是“保护美丽的莱比塘”。陈德芳非常警觉,他判断这很可能是一次出于政治目的的“搏眼球”活动。

事不宜迟,陈德芳第一站直奔我驻缅大使馆,表达希望在仰光举办媒体发布会的意愿,而且时间就定在7月29日,必须抢先一步;之后又立即前往新华社驻仰光记者站,协商举办媒体发布会的具体事宜。

发布会成功举行,而且效果很好。“那天我们邀请了S&K矿的缅籍员工,由他们亲身讲述公司以国际标准制订的环保措施、指标等。同时,我们承诺,当时还未开工建设的L矿各项指标只会比S&K矿更好!我们还介绍了社区政策以及项目将给缅甸政府和人民带来的利益。”陈德芳敏锐自信的办事风格从他的语速中就能感受到:“其实,我们也很清楚,有些记者只是听信了谣言。”

对于投资者来说,利润是永恒的话题。陈德芳告诉记者,在蒙育瓦铜矿项目顺利投入运营后,扬子铜业今年将收回投资,缅甸铜业也后来者居上,我们对L矿全年的产量充满信心,项目已经为中缅合作双方【项目的缅甸合作方是缅甸经济控股有限公司(简称“经控公司”)和缅甸矿业部第一矿业公司(ME1)】产生利润。还有什么比产生利润更能说明效率呢!

责任与智慧:国际标准下的中国智慧

从曼德勒机场驱车3小时就能到L矿项目现场,走在缅甸国家公路上,沿路能看到不少村落,不是记者想象中的偏僻和荒芜。记者到达项目营地时已是晚上8点,营地亮堂堂的,挂着中国灯笼,门口干净整洁,一左一右矗立着两头汉白玉大象,在缅甸象征吉祥和祝福。

时任缅甸民盟领导人昂山素季到访蒙育瓦铜矿项目

记者来到采矿现场,场地空旷,又逢周末,除了几名值班人员和停在路上的重型大卡,这里看不到紧张繁忙的劳动场面,整个矿区显得十分宁静。我们站在参观平台上远眺,蓝天白云之下,阳光照耀着梯田般的矿坑,300多米深的矿坑气势恢宏,裸露的矿石灰绿相间,资源之优令人啧啧称赞。远处可以看到“小小”的挖掘铲车和卡车,其实它们都是庞然大物,最大的矿卡可载重230吨,光轮胎就有3.65米高,价值300多万美金。记者了解到,矿区内有各种大型的穿孔及铲装运设备110余台,迄今已经开采矿石6000余万吨。

随后,记者来到堆浸场,并登上了15米高的亚洲最大布料机,看到矿区周围树林茂密,不远处的蒙育瓦城区尽收眼底,金色佛塔在一片绿色的映衬下若隐若现,告诉我这里是缅甸,这里是一座生机盎然的绿色矿山。

堆浸场是矿区最容易引发污染的地方,因为矿石在这里被喷洒酸性药剂。据了解,蒙育瓦铜矿曾由艾芬豪公司与缅方合作开发,当时的环评报告是由国际知名的澳大利亚KP公司制定的。因此,万宝矿产继续聘请KP公司对L矿进行环境管理,并且,万宝矿产接手项目之后,不但继续严格遵守,还提高了原来的技术标准。

万宝矿产副总经理、缅甸铜业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张冬松向记者详细讲解了项目在安全环保上的专业设计。为杜绝渗透问题,L矿堆浸场铺设的HDPE防渗膜厚度达1.5毫米,远超普通标准。如遇特大暴雨后,溢出铜溶液,有暴雨池专门收集。若临近的清敦江涨水,则有高3.5米、长7500米的防洪堤坝将其挡住。整个铜矿的工业废水都会纳入自身的循环利用系统,往外排放量为零。经处理之后的净水及矿区地下水,都将接受高频抽检。

为防固体污染,L矿设立了多个酸雾监测点,化学废料和生活垃圾都用深层掩埋的方式处理。艾芬豪时期便雇用的新加坡SGS国际认证服务有限公司每六个月会到项目现场进行环评,来自缅甸各级政府、议会、仰光大学、人权委员会等的观察员也经常进行突检。

张冬松还强调:“我们会把约50厘米内的所有地表土都收集保存了,因为未来复垦时,这些地表土都是宝贵的资源。”

“我们拥有三大国际标准认证,所有的工艺都经过了S&K矿的10多年验证,被证明成熟可靠,绝不会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自艾芬豪时期就一直在矿区工作的扬子铜业公司采矿部主管吴丹乃梭(U Than Naing Soe)对记者说。

如果说,采用国际公认最环保的堆浸—萃取—电积的湿法炼铜工艺,同时又邀请国际知名公司对矿山进行环境管理,能够更容易得到缅方的认可和接受,体现了“中国智慧与责任”,那么,在企业运营管理方面,扬子铜业持续推进“精益化管理”,不断降低生产成本,在铜价大幅下跌的2015年,仍实现净现金回流8000多万美元,则更将“中国智慧”表现得淋漓尽致。

这里有两个较为突出的例子,一是“多管齐下,提升浸出率”。万宝矿产总经理助理、扬子铜业董事长兼总经理张宇鹏向记者解释,浸出率提升3个百分点,就能多产出3000吨金属铜,增加潜在投资收益可达1000多万美元;浸出率提升还能延长矿山开发寿命,减少设备购置费用。

堆浸场

为此,扬子铜业通过采取“推广波浪形翻堆(根据万宝矿产与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在矿区建立的生物冶金联合实验室提出的指导措施)、改善入堆矿石粒度、优化溶液调度”等措施,2015年以来,堆场整体浸出率提升12%,浸出速率提升20%, 堆场浸出金属铜每年增加1万吨以上,大幅增加项目收益。

半移动破碎站

还有一例是“众志成城,废旧车间巧修复”,特别是一台“Mr. Sheng &His Brothers”剥片机的诞生,完美诠释了工程师们的创造性和精益求精的精神。在电积B车间修复期间,公司总工程师盛汝国提出要自己做一台剥片机,当时大家都认为这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没有现成的图纸,盛汝国就凭脑海中的构思,简单画一个草图;没有缅语翻译,就靠双手比划,将想法传递给缅籍技术工人。就这样,梦想变成了现实。

机器有了,阴极板传送又成为新问题。传送需要链条,而现场根本找不到足够的链条,缅甸当地也没有可供使用的链条,从国内采购至少需要一个月,而按照计划一个月后B车间应该已经通电,必须开始剥片作业。怎么办?还是盛汝国,受胶带运输机的启发,想到可以采用皮带装置来实现阴极板的传送,技术人员都为他的想法点赞。剥片机调试成功的那天,大家纷纷表示要以他的名字来命名这台机器。

此次恢复B车间作业仅用了不到两个月的时间,节约成本近千万美元,为公司增加产能7500吨/年。2015年12月,扬子铜业隆重召开“B车间修复颁奖典礼”,向参战的200多名员工颁发荣誉证书;2016年1月,B车间修复团队获得“中国北方工业有限公司优秀团队”荣誉称号。

这是扬子铜业在精益管理、修旧利废方面创造的奇迹!这是中国智慧创造的奇迹!

毅力:资源有多丰富,现实就有多复杂

1987年12月,缅甸被联合国列为世界上最不发达国家之一。在许多人的印象中,缅甸是贫穷落后的代名词,却不知缅甸是公认的东南亚自然资源最丰富的国家。缅甸盛产珠宝玉石,钨、锡、铅、铜等矿产资源丰富,石油和天然气在内陆及沿海均有较大蕴藏量。缅甸水力和森林资源也极为丰富,是世界第一大柚木出口国。

缅甸地理位置特殊,位于东亚、东南亚和南亚3个地区的交接处,北部与中国毗邻,西面与印度、孟加拉国相接,东部与老挝、泰国交界,西南面濒临孟加拉湾和安达曼海,是中国进出孟加拉湾和印度洋的重要陆上通道。缅甸是连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关键节点之一。

有人说,世界上有两个M是最难投资的,大家以为是“美眉(mm)”,其实是蒙古(Mongolia)和缅甸(Myanmar)。出于地缘政治战略的考量,美国、日本等大国都在加大对缅甸的拉拢力度,希望把缅甸作为围堵中国的一枚棋子。

作为亚洲最大湿法炼铜工程,莱比塘铜矿是中缅矿业合作的大手笔,总投资超过10亿美元。虽然深受两国政府最高领导人的重视,但项目一路走来却并不平坦。自2012年3月奠基以来,该项目面临着缅甸民主化转型过程中带来的种种考验。从2012年年底开始,一些当地激进村民在外部反华势力的鼓动下,因项目用地等问题不断举行游行抗议,甚至曾与维持秩序的警察发生激烈冲突。其间,莱比塘铜矿经历了停工、复工的坎坷命途。

不可否认,L矿是一个集齐了所有敏感元素的项目。合同系万宝矿产与前政府签署,其缅方合作伙伴经控又是军方企业。它本身属于资源采掘业,涉及大量金属冶炼程序,还需要搬迁村庄、佛塔、征用土地。每个环节都有可能被当成靶子。

“但事实上,无论从政治、法律、社区、宗教、舆论、环保等方面,我们始终都站在尊重缅方,维护中缅双方的共同利益出发,我们项目的所有手续都合法合规。”陈德芳说。

就法律而言,L矿所在地区早在2001年被缅甸政府划为国有矿用地,并非中国企业于2010年“强占”。而搬迁、用地的赔偿标准,均由缅甸各级政府、经控、当地民众共同议定,用一位项目管理者的话说,“虽不能说尽善尽美,但已超出普通水平”。据悉,2011年4月~2013年2月,万宝矿产开展了第一次土地赔偿,从人道主义关怀出发,赔偿的标准达到缅甸国家规定标准20倍。

据罗大庆介绍,为保证搬迁及失地农民的就业,项目从矿区每个家庭都至少雇用了一人到矿上就业,即使在项目停工期也无人被解雇,工资照发。2012年10月1日,他们由临时工转为正式员工,可享受更多福利。目前,项目公司的缅籍员工已达1793人,占总数的92%,还有中水、北爆等分包单位聘用缅工1719人,项目共聘用缅籍员工3500多人,他们的平均月收入是当地平均水平的209%。

捐书

援建幼儿园

村民通通已经组织起一支运输队

项目援建的移民新村

蛋鸡养殖场

PE管厂

项目小组到村民家宣讲公司政策

水泥管厂

陈德芳深得村民信赖

此外,公司于2014年7月推出“待业补助金计划”,即在公司不能解决就业期间,公司向失地村民发放待业补助,以维持村民基本生活。L矿附近旁嘎南村村民吴觉林,就是该计划的受益者之一,这位在矿区失地5英亩的村民,以后每年都可以领到840美元的待业补助金。该计划是公司“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区”的重要一环,截至目前,项目所涉及的35个村庄有999名失地村民已接受该计划,接受比例为88.4%,其中共有950人开设待业补助金银行账户。项目已支付待业补助金总计52.46亿缅元。

谈到对当地宗教习俗的尊重,缅甸铜业企业社会责任部资深社区关系专员吴马佐(U Myo Zaw)告诉记者,公司一直积极参与当地宗教界的布施、法事活动,与宗教界人士友好往来,历任最高管理者均参加过重大的宗教捐献仪式。参加过这类仪式的一位项目部人士说,他曾与同事按庙内规定在烈日下跪了3个小时,最后“腿都直不起来”。项目上的一座佛塔,经历了1年的调查、沟通、协调,原计划整体搬迁,后在缅甸宗教部副部长的建议与支持下,由他们择址,万宝矿产捐建了一座更新更好的佛塔,当时还请到了缅甸地位最高的僧人在动迁和落成仪式上做法事。

此外,对社区民众的帮扶也是吴马佐的工作重点。他为记者翻开厚厚的资料册,上面记载着自2011年以来,公司的各项捐赠、帮扶、援建等总额达550多万美元。内容从捐资办学、培训村民、提供免费医疗及入村巡诊,到修桥筑路、挖掘水井、捐助净水设备、改善基础设施等不一而足。

“我们承诺,项目建设期内每年拿出100万美元用于当地社区建设,项目投产后,每年将从项目净利润中拿出2%用于当地社区帮扶和企业社会责任活动,让老百姓获得实实在在的矿业发展带来的利益。我们在投资之前,就已经将此作为投资的必然成本考虑进去。有些国家矿业发展成熟,有现成的路径和操作规范,有些国家没有,我们就要做扎实。”陈德芳表示,未来他们还会继续加强社区工作。

陪同记者深入矿区采访的万宝矿产党委副书记杨罕也由衷感叹:除了资源方面,L矿几乎集合了所有海外项目可能面临的风险,我们最终踏平坎坷成大道,从上至下,是高度的责任心和信心,成为这个项目坚持下去的力量!

同理心:当赤足的信仰遇到儒家的仁爱

缅甸人民对佛教有执着的信仰,表现在行为上就是有很多规矩和坚持,比如必须脱鞋才能进入佛寺,这让他们保留了赤足的习惯。

缅甸的妇女和孩子还喜欢在脸上涂抹一种叫“特纳卡”的黄色粉末,其学名为“黄香楝粉”,可防止紫外线,驱赶蚊虫,还有清凉、美容的作用。黄香楝是一种热带野生树木,现在缅甸中北部大量种植,蒙育瓦地区就有不少。

在蒙育瓦铜矿营区负责绿化工作的是一位名叫登给(Daw Thein Gi)的64岁阿姨,她曾经在ME-1公司工作了28年,经历过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加拿大公司的管理时期,现任缅甸铜业后勤部服务中心主管。在营区住宿时,记者一行的房间卫生也是由这位登给阿姨的团队负责的。当记者向她表示感谢时,她笑着摆摆手,翻译告诉我,登给在说,这是她的职责,她很喜欢现在的工作,和其它几个国家的公司比较下来,她认为中国公司对缅籍员工理解更深,是做得最好的。

关于登给阿姨的故事,记者也听仰光办事处副主任郑娇说起过。刚到矿区时,郑娇还有点不适应,有一次感冒发烧了在宿舍里休息,登给知道情况后立刻过来看望她,还心疼得哭了,说你们年纪这么小就离开自己的国家,真的很不容易。这件事也让郑娇很受感动,在她遇到困难的时候,登给阿姨像关心自己的孩子一样关心她,说明阿姨接纳了中国同事,更重要的是,她接纳了中国公司。

万宝矿产不仅得到缅籍员工的肯定与尊重,也得到了西方高管的认可与追随。扬子铜业运营经理Glenn Richard Wallis来自加拿大,受聘于艾芬豪时期,在万宝矿产接手后,他负责衔接工作,结束之后他觉得扬子铜业的工作还是需要他,就选择继续留下来,一直到今天。在接受采访时,他说他已经融入中方体系,他非常高兴看到扬子铜业能够继续很好地坚持用国际化标准来运营项目,扬子铜业的安全、环保、职业技能管理体系,已经成为缅甸企业的典范和标杆。

缅甸铜业单月产铜破万吨

扬子铜业公司电积车间

Wallis到现在还经常会收到艾芬豪公司的邀请,还有加拿大政府也希望他回国工作,“从我个人而言,我非常希望在这个项目上一直干下去,能参与到整个矿山建设生产的过程。”据悉,Wallis目前负责扬子铜业的安全环保、社会责任以及ISO体系认证工作,同时,矿山复垦方面的工作也由他主导。

扬子铜业目前拥有员工1984人,中方员工27人,属地化率接近99%。能把这么多不同国籍的人士凝聚在一起,扬子铜业做了什么?张宇鹏说,其实就是怀揣一颗“同理心”,用真本事、真关怀赢得尊重,同时换位思考,以对方乐于接受的方式去给予。

与缅籍员工座谈

仰光办事处

在最开始复产阶段,人心浮躁,部分高管离开了公司。通过对缅籍员工的综合评价及多次走访和沟通,时任扬子铜业总经理的陈德芳在员工大会上许诺,公司将全部保留现有管理团队,全力组织复产工作。同时公司在工资发放、工资汇兑及福利待遇等方面更多地给予员工便利。事在人为,通过一系列举措,当地雇员和高级管理员工打消了对万宝矿产的疑虑,开始接受并服务新公司。一批流失的技术骨干和管理人员也逐渐回流加入到新公司。特别是一些已在海外从事同行业的原技术骨干基于对新公司价值的认同,舍弃海外高薪,重新加入到S&K矿的生产恢复中。

在公司经营阶段,扬子铜业持续推进“精益化管理”,以高超的技术能力和智慧修复了被废弃10年之久的B车间,又通过与中科院合作,大幅提升了浸出率,同时,通过改变矿石运输线路,2016年以来缩短运距超过4公里,每年可节省运输成本数百万美元以上等等,特别是当涉及安全环保方面的问题时,扬子铜业总经理张宇鹏格外重视,他说,“只要是这方面出现问题,即使事情再小,我也一定要问清楚。”这些举措令员工信服,也赢得了他们对中国公司管理和文化的真正认同与尊重。

阴极铜车间

“平均主义”、“大锅饭”是缅甸的传统文化,但不适用于企业,为充分调动缅籍员工积极性,扬子铜业以贡献为导向,创新激励方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颁发各类专项奖励,以贡献大小为标准,及时给与表现突出员工实质认可,使他们逐步适应差异化激励方式;定期进行班组评比,对获奖班组进行物质和精神奖励,形成长效激励机制;创新奖励方式,首次评选“扬子之星(Yangtse Star)”并颁发荣誉奖章和证书;通过组织英语比赛、钻机操作技能竞赛、劳动竞赛等,激发缅籍员工学习热情,挖掘、培养技术骨干,提升竞争意识。与此同时,公司每年组织优秀缅籍员工到中国、智利等考察交流,还选拔佼佼者到中国一流学府攻读硕士学位等等,为员工提供广阔的发展舞台,进一步提升他们的自豪感和归属感。

采访时,扬子铜业行政办总经理顾问吴翁伦敏(U Ohn Lwin Myint),向记者讲述了几个扬子与艾芬豪经营时期的“不同”。首先,同样经历铜价低迷时期,扬子铜业能够带领大家顺利度过,使员工的信赖感陡增;其次,员工的福利和资金从无到有,员工工资提高,这些让大家非常感动;还有,在员工受伤或去世时,扬子铜业会单独发一笔抚恤金,“这在以前是根本没有的”。此外,扬子铜业非常注重缅甸的当地文化和缅甸人民的感受,遇到缅甸传统佳节,公司还会进行捐赠,并出资举办活动,让员工和家属欢聚一堂。

曾经在艾芬豪时期工作9年、如今又在扬子铜业工作8年的综合人事部主管杜迪迪乌(Daw Thi Thi Oo)就表示,随着员工工资增加,员工生活得到了有效改善,摩托车人手一辆,70%以上的员工买了汽车,像冰箱、空调这些以前想都不敢想的电器也都购置齐全。而且,员工家庭人口数也在增加,因为他们已经无需为生计担忧。除此之外,在公司招聘时,她经常能收到很多来自仰光、曼德勒这些大城市的应聘简历,应聘者称在缅甸再也找不到像扬子铜业这么大规模、技术这么先进、待遇这么好的矿业公司了。

利润是生意人的追求目标,但无法停下的脚步提醒我们,不能让更多的人过上更好的生活,我们将无法走得更远。

无论在缅甸,还是非洲,万宝矿产无疑将走得更远。

猜你喜欢
铜业扬子万宝
江苏扬子电缆集团有限公司
江西铜业鑫瑞科技有限公司
江西铜业鑫瑞科技有限公司
中铝洛阳铜业有限公司简介
江西铜业集团有限公司简介
万宝龙M_Gram 4810皮具系列于上海全球首发向心而行自有所成
岔路失羊
扬子的理想
万宝常,一个被饿死的音乐家
愿世界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