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职烹饪专业的语文教学与专业对接

2018-09-13 04:58卢元胜
职业 2018年8期
关键词:烹饪语文教学中职

卢元胜

摘 要:本文就中职烹饪专业语文教学如何与专业对接进行探讨。中职烹饪专业语文教学任重而道远,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与专业有机对接,积累饮食成语典故,鉴赏饮食美文诗词,学习世界饮食文化,注重菜品餐馆命名,撰写饮食相关文章,设计烹饪职业规划等,达到培养学生语文学习兴趣,提高语文学习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中职 烹饪 语文教学 专业对接

中职烹饪专业学生语文基础薄弱,学习兴趣不浓,但大多数同学对专业学习非常喜欢。通过多年教学实践,我们在坚持语文学科独立性的前提下,把中职烹饪专业语文教学与专业较好地结合起来,有效地提升学生语文应用能力和文化素养,从而为烹饪专业学生的实习就业创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积累饮食成语典故

烹饪文化是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在成语、典故中也有所体现。虽然大部分成语仅有四个字,但每一个烹饪成语背后却隐藏着生动的故事,有些是历史的呈现,有些是寓言的暗示,有些反映社会现象,有些凝聚了人们的思想。每个成语如一个跳跃的音符,简单而形象,凝练而有趣,谱写成富有历史意蕴、文化内涵的华美交响乐章。笔者组织烹饪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按照炊具类、餐具类、谷物类、蔬菜水果类、禽肉类、饮料类等类别搜集与烹饪有关的成语。小组展开竞赛,比一比哪一个小组能搜集到最多的成语。笔者还采取成语填空、看图猜成语等形式积累饮食典故成语。然后,鼓励学生寻找饮食成语背后的故事,探求成语反映了当时怎样的饮食文化。最后,通过学生用几个成语编写与饮食有关的故事、在班上讲成语故事达到对饮食成语典故的理解与巩固。

二、鉴赏饮食美文诗词

诗词是语言较为凝练、感情较为丰富、韵律较为和谐的文学形式。从古到今,文人雅士一般品尝着美味佳肴,一边吟诵着饮食诗词,因此中国饮食诗词浩如烟海。诗词中有“一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醉倒”的豪放不羁,也有“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的婉约缠绵;有“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的归心似箭,也有“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的孤寂无奈;有“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的豪华之风,也有“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的寒碜贫穷……笔者让学生回顾饮食诗词,品读和鉴赏、积累诗词,探寻诗词中的饮食文化。利用诗词的“飞花令”,让大家轮流背出与酒、茶、食物相关的诗词名句,比一比谁记得多,并对背诵的饮食诗词按照人生情趣、社会风貌、建功立业、忧国忧民、思乡怀人等方面分类进行赏析。有一定诗词鉴赏水平后,笔者就鼓励同学们创作与饮食有关的诗词,并进行班级朗诵会;组织学生学习饮食美文,可以赏析世界各地饮食民俗画卷,了解各地老百姓的饮食习惯。如通过学习汪曾祺先生的《五味》,同学们知晓了山西人爱吃醋,而四川、湖南、湖北人爱吃辣,广东人爱吃甜,南京人喜欢吃臭豆腐的民俗风情。同学们阅读了日本作家栗良平的《一碗阳春面》这篇感人至深的文章,体会到了一种在困境中仍然充满希望,坚强面对生活不幸的乐观生活态度,也表现了陌生人之间的关爱和尊重的美好品质。教师还要求学生撰写饮食美文读后感,并动员学生根据诗歌、美文创新菜品,并写下设计理念及方案,这样能把语文学习和专业知识有机结合起来。

三、学习世界饮食文化

中国大江南北的餐桌上都有几碗特色菜,红烧肉、鱼香肉丝、葱油鱼、过桥米线等,表面上是一碗下饭菜或下酒菜,其实蕴含了一方风情,一段历史,一类文化。除了中华美食享誉盛名外,世界其他国家的饮食也有其独特的魅力。可以说,世界上各个国家、民族的饮食习惯和口味特点也是各不一样的。因此,烹饪专业学生熟悉和掌握国内外饮食文化,用心灵与各国美食进行一次交流,对从事餐饮工作很有帮助。鉴于此,笔者在语文学习中加入了中国传统节日的饮食民俗、中国各地区少数民族饮食民俗、世界各大洲主要国家的饮食民俗等教学内容,通过教师讲解、师生讨论、多媒体演示、模拟表演等多种方式来学习,从而掌握世界饮食文化。笔者还让学生自主选择中国一少数民族地区、国外某国家某城市作为假想中的旅游景点,进行旅游攻略设计。这样,同学们把世界饮食民俗与语文学习有机结合,既拓宽了眼界,又提高了语文的写作能力、交际能力。

四、注重菜品餐馆命名

“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饮食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作为举世公认的烹饪王国,中国用美食征服了世界。中华菜品,色、香、味、形、器俱绝,光听名字,就可以叫人垂涎三尺。菜品集美食和美辞于一身,给予人们多方位的享受。中华菜品既注重营养价值,又注重文化氛围,尤其在菜品命名上狠下工夫。在语文教学中,笔者引导学生根据菜品的具体内容,采用比喻、拟人、谐音、引用、对比、联想等修辞手法来给菜品进行另立新意的艺术命名;还让学生根据菜品的文化内涵、历史沿革、造型特点、艺术境界等方面内容,把菜品按照运用诗词典故、表达美好祝愿、强调造型艺术、展示美妙意境、利用人名地名等方式进行命名。学生有了一定的菜品艺术命名技巧后,笔者要求学生对身边的婚宴、寿宴、谢师宴等主题宴席进行艺术命名。不仅如此,笔者还指导学生对未来创业的餐馆及包房进行命名。有的学生以文学名著中的内容命名,餐馆命名为“红楼大观园”,包房命名为怡红院、潇湘馆、蘅芜苑、稻香村、秋爽斋、缀锦楼、蓼风轩等;有的学生餐馆以“山城桃花源”为名,在包厢命名时,表现了古雅风情,如秦时明月、且听风吟、在水一方、高山流水、幽幽南山等;有的以河流、島屿、山脉、民族等为餐厅及包房命名。菜品餐馆命名也是一门学问,在命名时,学生领会到华而有实、谐而有趣、巧而自然,让人觉得既有新意,又符合实际的艺术命名就是一次次艺术创作,收益颇丰。

五、撰写饮食相关文章

烹饪学生要学会撰写饮食相关文章。在语文教学中,笔者指导学生从主料、辅料、调料、烹饪方法、烹饪过程、菜品口味、营养价值、注意事项等方面来介绍菜品。每次举行烹饪技能大赛时,学校组织学生撰写赛事方案、发言稿、简报、总结。学生在市级、国家级烹饪技能大赛获奖后,教师组织学生撰写获奖感言。每年寒假、暑假,让学生深入餐饮行业,进行见习实习,开展行业调研,形成调研报告。毕业前夕,学生做主题宴席,教师要求学生写宴席申请、宴席制作方案、宴席总结等相关文章。学生在专业技能练习中,积累了有关安全、规范、技巧等方面的教训或经验。笔者要求学生写成教育教学案例,便于指导技能练习。学生参加顶岗实习前,笔者也会引导学生围绕餐饮业设计顶岗实习规划。在实习中,学生每周要写实习周记,全面反映自己在餐饮业的实习工作状况及收获。学生在一次次写作训练中,茅塞顿开,豁然开朗,写作兴趣倍增,写作质量良好。

六、设计烹饪职业规划

人生就是漂浮在海上的一条船,而自己就是船长兼舵手。只有选对了方向,摸清暗礁、风向、浪高,才能够乘风破浪、扬帆远航。而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人成功的第一步。对于即将从事餐饮行业的烹饪学生,他们每个人的性格、价值观、能力不同,因此选择职业方向也就不同。笔者结合学生自身实际,因材施教指导学生设计烹饪职业生涯规划。首先引导学生思考并寻找一幅职业地图:我是谁,我想做什么,我会做什么,环境支持或者允许我做什么,我的职业与生活规划是什么?引导学生发现自己内在的需求后,指导学生要选择一份什么样的职业,要怎样选择一份职业,从而寻找一个舞台——职业地位。从同学们设计的职业目标方向中,笔者得知,部分烹饪学生的最终目标是想成为老板,自主创业。学习西餐的学生想成为酒店西式烹调师,自主创业开一家糕饼屋或西餐馆等;学中餐的学生有的想开一家面馆,有的想开一家江湖菜馆,有的想开一家火锅店。有部分烹饪学生想走厨政管理这条路,最终实现当厨师长、行政总厨。根据同学们的不同目标,学校指导学生进行具体的规划:3年内的规划,主要是确定学生近期目标,以厨工身份进入餐饮行业顶岗实习,熟悉餐饮企业各项工作流程,并熟练掌握各项技能;3~5年,步入餐饮企业管理岗位,积累餐饮行业的管理经验;5~10年,如留在行业,可以提升管理职位,也可选择自主创业;10年后,可以扩大创业规模,实行经营模式连锁化。学校还邀请烹饪专业优秀毕业生回校作报告,讲解他们的奋斗历程和人生职业生涯规划设计,为在校生提供就业创业指导。通过设计烹饪职业规划,同学们的职业路线图清楚明了,同学们也将会努力去实施职业规划,从而实现自己美好的烹饪人生。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笔者在语文与专业对接方面做了一些尝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明显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大幅度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想象思维能力、写作能力得到了较好的培养。“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中职语文教学任重道远,如何进一步加强语文教学与专业的深度融合,使学生爱学、乐学、学好、学精,这还需要继续探索。

参考文献:

[1]鐘一鸣.中国古典诗歌十讲[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2.

[2]方智范.语文教育与文学素养[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5.

[3]麻来军.中等职业学校烹饪专业教学用书语文[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

[4]黄剑.中外饮食民俗[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作者单位:重庆市旅游学校)

猜你喜欢
烹饪语文教学中职
信息素养在高职食品科学专业(烹饪方向)学生培养中的作用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
构建中职生成才通道的思考
关于中职与高职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