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职业院校产教深度融合的创新创业教学思路

2018-09-13 04:58王红
职业 2018年8期
关键词:产教融合创新创业职业院校

王红

摘 要:职业院校对产教融合的关注度日益提高,创新创业教学被称为高层次的产教融合。本文根据对职业院校汽修专业的产教融合的调查结果,提出职业院校产教深度融合的可行性建议,如多样化实训方式推动产教融合、定向培养班推动产教融合、社会化培训推动产教融合等。除此之外,大多数职业院校还未能达成高层次的深度融合,创新创业教学就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职业院校产教深度融合新方向。

关键词:职业院校 产教融合 创新创业

“创业”的概念最早出现于1734年,“创新”的理论始于1912年,创新就是要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即生产要素重新组合,那时的“创新”还是一个经济概念。

一、创新创业教学的概念及历史发展

创新教育诞生于20世纪40年代,随着我国经济形势的变化,创业作为一种全新的理念全面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创业教育的内涵远非仅仅是教导学生如何建立一个新的企业,它已经成为一个整合的概念,成为了培养学生思維方式和行动模式的教学方法。

我国职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起步较晚,教育部在1999年比较完整地提出了创业教育的概念,直到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做好2016届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从2016年起所有职业院校都要设置创新创业教学课程。创新创业教学是一个专业教育和基础理论教育相结合、内容丰富、操作性又非常强的系统工程,其核心是提高职业院校创新创业的能力,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创业人才。

二、职业院校的产教融合现状及建议

1.对职业院校产教融合的现状分析

目前,职业院校产教融合主要有三种方式,第一种是企业和学校绑定在一起,通过产教结合的方式提升教学的实践性效果。一方面可解决学生日后的就业问题,另一方面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开展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目前许多职业院校有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校中厂和厂中校。第二种是根据所设专业,形成学校与企业浑然一体的办学模式,以学校现有的加工设备为载体,引入企业加盟,由学校出厂房、由企业出设备,可以有效地降低办学成本,同时和企业合作,也有利于提升实训效果。第三种是学校聘请企业老师来讲课。由企业安排生产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学人员为学校提供实践教学,学校安排教师深入到生产一线进行实地学习,教学和生产两个领域由企业和学校共同参与完成。

2.以汽车工程系为例,提出产教融合方面的建议

(1)建立汽车行业教委会推动校企合作。2009年成立的东莞职业技术学院在产业融合上的做法非常值得借鉴,该校从成立伊始就开始推进学制变革,成立了以职业教育、企业协同育人的委员会,教学委员会指导校企合作,并且构建了汽修专业育人专家库,现已经有约40名专家,分别为特聘顾问、创新创业导师、客座教授几类,专家库主要是由政府部门及科研部门中该行业的管理人员及技术骨干组成。

(2)深入推进校企联盟模式。淄博市大多数职业院校汽修专业虽然在实训方面和许多企业有了交集,但是合作深度还不够,仅仅是成立了校中厂、生产性实训基地等,可以采用由科研处牵头成立教务部门、技术研发与服务中心、汽修公共服务平台等,坚持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不断推进产教融合建设,对现代学徒制、工学结合等先进理念进行实际实践,通过校企实训联盟模式加强校企合作。在校企联盟模式方面,还应该结合学校的实际特点,和学校周边的企业、省内外的优秀企业进行联盟合作。

(3)社会化培训推动产教融合。产教融合不仅仅指对校内学生的产教融合,还应该重视履行学校的社会教育义务,建议职业院校与人社部门进行合作,加强与培训行业企业之间的合作,通过培训机构设立培训点、培训中心、培训学院的方式,依托线下培训机构为社会各界提供学历进修的服务。

三、结合创新创业教学推进深度产教融合

创新创业教育是深层次的产教融合,结合创新创业教学做好产教融合是当前职业学校的新发展之路,由于学校各个专业不同,也导致产教融合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创新创业教学是世界各国教育部门都在关注的领域,日益全球化和具有挑战性的社会形势导致对更具竞争力和创造力的毕业生的需求越来越大。

1.职业院校创新创业教学应重视全过程

创新创业教学是产教融合的新方向,各大职业院校虽然举行了许多的创业活动,但是大多数的创业活动都是在职业院校学生毕业之前进行的,针对的是职业院校学生毕业之后的创业活动。那么在这个过程中,职业院校学生几乎全部依靠个人能力在进行创业。学生在校期间,如果有学校的创新创业教师进行指导,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在日常学习之中,那么职业院校学生创业的成功率将会大大提升。创新创业教学并非单纯是在学校完成的教育,应该针对职业院校学生进行更长时间的创业咨询,同时保证学生在毕业之后依然可以定期获得老师的指导,提升职业院校学生的创新创业自信心,同时也能大大提升职业院校学生的创业积极性和实践效果。

2.职业院校应增加创新创业教学课程比例

职业院校在产教融合中如果太重视技能或者实践经验,则很容易让学生忽视理论的重要作用。而事实上,理论对于职业院校学生同样重要,在产教融合中加入创新创业教学,就是一种实践和理论的融合。当前的淄博职业院校汽修专业教育过于重视让学生适应社会,而忽视了让社会、学校、教师适应学生,社会整体的创业环境较差,在传统的观念下学校会认为职业院校学生增加专业技能非常重要,所以在产教融合中更注重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这样有利于其就业。

许多职业院校学生就业时自卑情绪严重,常常觉得自己学历不高,产教融合过程中的实训虽然提升了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但是并未从精神上给予学生更多的养分,因此在产教融合中搞好创新创业教育对职业院校学生同样重要,这样对促进经济增长和学生发展、提高生产力、创造就业机会和加强知识至关重要。尤其是对于培养职业院校学生的创新精神、就业兴趣都有着一定的有利影响。

3.职业院校应重视专业教师综合素质提升

职业院校创新创业师资队伍主要存在目标定位不清、组织重视不足、师资基础薄弱、整体水平参差不齐等问题。美国提出的合作教育,即通过学校老师和企业人才的合作,实现对职业院校学生的合作教育,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具有师资来源多样化、师资培训专业化、资金保障多元化、激励措施制度化、信息共享网络化、交流合作国际化等特点,这些都非常值得借鉴。虽然世界各国都在尝试一些不同的方式建立创新创业教师团队,但是各国的教育方式和教育环境并不相同,职业院校学生的创业环境也有著一定的差别,所以对于国外创新创业教师队伍建设方式的借鉴,需要在比较中进行。

4.完善汽修专业创业教育教学质量评价

在对淄博市的职业院校进行调查时,发现各大院校对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视程度不高,仅仅是依托大学生创业中心为学生提供指导服务,并没有企业内专职的教师给学生提供创业服务,这不利于学生的未来发展。事实上,从整体而言,学生的创业质量不高,即使是聘请一些企业人员来学校给学生提供创业指导讲座,这种讲座的频率和质量都不高,创新创业教学和产教融合度也不高。之所以职业院校创业教育产教融合效果不好,其根本原因在于很多职业院校的创业教育并没有创业教育质量评价,只有创业教育与职业指导、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才能完善创新创业教育,为学生的就业提供新的方向。

四、以创新创业教育完善产教融合

产教融合不单是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技能,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让学生汲取更多的养分,以便更好地适应将来的社会化生活。创新创业教学是一个非常好的方向,可以更好地完善产教融合。

首先,在学校原有的产教融合基础上,引入创新创业教学专职和兼职老师。如今多数职业院校都有企业教师来讲课,在聘请企业教师的时候,要重视聘请一些创业教师,做好创新创业教学方面的产教融合。

其次,创新创业教学是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和模式,是创新教育、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在内容和结构上的有机结合,是以培养创新精神为价值取向,分阶段分层次地进行创新思维培养和创业能力锻炼的一种素质教育。职业院校要为学生提供全过程的创新创业教学指导,不仅在学生毕业前提供创新创业教学指导,在学生毕业后也同样应该提供相关指导。

最后,职业院校要重视创新创业教学评价,对产教融合中的兼职教师进行教学质量评价,保证创业老师可以为学生提供较为完善的创新创业教学。同时也是发扬职业院校学生创新精神、提高职业院校学生创业意识,形成初步创业能力的实践教育。

发展创新创业教学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知识经济社会和国家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台新民,董舟.阶段递进式产教融合:高职院校创业教育路径的探索与实践[J].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

[2]朱其志,徐婷婷,袁华根等.基于产教融合实训平台的高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研究——以农业高职院校动物医学类专业为例[J].职教通讯,2017(26).

[3]王会聪,邢军,陈军等.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水产养殖专业创新创业教学的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7(44).

[4]王廷荣.产教融合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探索——以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轻纺工业与技术,2017(2).

(作者单位:淄博市技师学院)

猜你喜欢
产教融合创新创业职业院校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双师型”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校企协同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机制
支持水利职业院校发展
职业院校不能仅培养一线普通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