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措并举 全面提升教学质量

2018-09-13 10:46施静静
考试周刊 2018年66期
关键词:基本点常规核心

摘 要:质量是学校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提升教学质量是学校工作永恒不变的主题。那么如何全面提升教学质量呢?主要可以采取以下几项措施,即突出一个“核心”,强化两个“基本点”,抓好三项“常规”,打造一个“亮点”。

关键词:核心;基本点;常规

一、 突出一个“核心”,加强学科管理

突出一个核心,就是突出“加强学科管理,提高学科能力”。

(一) 加强学科逐级管理。采取校级领导蹲点分管,教务处各学科分管主任主要负责,教研组长、年级备课组长具体实施。对不同的学科齐抓共管、整体推进、相得益彰,做到发展传统学科,扶持新兴学科,打造优势学科,强化特色学科,加强薄弱学科。

(二) 提高教师学科能力。通过说课、教学设计评比等形式来提高教师设计教学的能力;通过听常态课、上研讨课、公开课、评比课等形式提升教师实施教学的能力;通过观摩研讨、观课议课的形式提高教师评价教学的能力。

二、 强化两个“基本点”,抓好有效备课

强化两个“基本点”,就是“加强校本教研,深化有效备课”。

(一) 加强校本教研,提升教学水平

坚持制度规范、名优引领、自我激励的校本教研模式,有效提高教师素质。其中名优引领起着关键作用,同年级、同学科教师调配优劣结合,发挥优秀教师作用,实现资源的共享与互补、相对薄弱学科的教师结对帮扶跟踪,切实提高校本教研的效率。

校本教研以教研组为单位,加强课型研讨,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以备课、说课、微课、上课、观课、听课、评课、议课、反思、成果交流为主要活动方式,在实践活动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每学期初,每个教研组立足年级或班级中的共性问题,找出本年级急需解决的问题,然后教研组認真开展学习研讨,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策略,接着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具体的课例,采取同课异构来检验提出的方法、策略的可行性,然后进行研讨,改进教学设计,再实践,再反思。最后形成经验总结,进行全校推广。

(二) 深化有效备课,提升教学实效

备课是教学的起始环节,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备课质量。我们采取三个措施:一是明确目标,细化课程标准。各学科教研组利用集体备课时间认真研究单元和课时目标,研究如何将目标落实在教学过程中去。各科教师都要用教学目标来引领教学过程,认真落实细化后的学期目标、单元目标和课时目标。二是精细管理,强化集体备课。做到“二加强”“三结合”“三发挥”“四确定”“四保证”。“二加强”即加强主管领导对集体备课方法的指导,加强主管领导对集体备课过程的监管;“三结合”即个人备课与集体备课相结合,大集体备课与小集体备课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结合;“三发挥”即发挥专家引领的作用,注重发挥骨干教师的作用,发挥集体的优势和智慧;“四确定”即确定内容、确定时间、确定地点、确定中心发言人;“四保证”即保证集备时间、保证全员参与、保证集备质量、保证教案优化。三是规范流程,深化有效备课。即确定内容——个人初备——设计预案——集体备课——达成共识——个人复备——形成个案——教学实践——教后反思——完善个案。具体要求:每周两节大集体备课时间,主要备本周甚至下周要讲的内容,以本单元主题、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和字、词、句的积累为主;每天一节小集体备课时间,主要研讨第二天要讲的内容,以课型设计、教学方法和需要特别注意的细节问题为主。

个人备包括“五备”:①备教材,认真研究教材特点,理清重难点;②备教法,特别是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方法;③备学生,分析、设计调动学生主动性、积极性的方法和措施;④备相关的资料,以此拓宽知识面;⑤备课程的困惑和疑问。

集体备,在中心发言人分析教材、介绍了设计思路、提出疑问后,其他教师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肯定精彩之处,共同解决备课过程中的疑惑。最后形成的教学设计要达到“五个统一”,即统一教学目标,统一教学重点、难点,统一课时分配和进度,统一作业布置、训练和活动,统一单元达标。

反思做到“五记”:记成功之举,供以后教学时参考使用,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地改进、完善、推陈出新;记败笔之处,使之成为以后再教时应吸取的教训;记教学机制,让“智慧的火花”不因时过境迁而烟消云散,令人遗憾不已;记学生见解,作为以后丰富教学的材料养分;记再教设计,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

三、 抓好三项常规,落实质量监控

抓好三项常规,就是抓好作业批改、学生辅导和质量监测。

(一) 抓好作业批改。要求教师精选习题,做到难易适中和适量、适度。在夯实基础的同时,强调布置具有开放性的题目。平时注重积累学生易错、易混淆的习题,经常变更题目反复呈现,加深学生理解与巩固。凡布置的作业,教师须先做一遍,了解作业的深度和广度,弄清各类习题的安排意图、要求及容易出现的问题,做到心中有数。上交的作业教师必须认真批改,对基础差的学生做到面批面改。

(二) 抓好学生辅导。各科教师每天定好辅导学生时间,以辅导学困生为主,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查漏补缺,在提高学习成绩的同时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三) 抓好质量监测。建立“四位一体”的质量监控体系。一是坚持日常听课教研。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习惯的培养,通过观察、询问、与学生座谈和作业检查等方法加强质量监控。二是加强平时质量监测。通过平时单元小练习的监测,发现学生学和教师教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调控。三是认真组织期末测试。了解学生是否达到了年级或学段教学目标,为今后的教学提出改进意见。四是定期进行质量分析。通过具体详实的资料、数据,反映教学中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与老师们一起想应对的策略,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四、 打造一个亮点,加强青年教师培养

打造一个亮点,就是加强青年教师培养。近年来,各学科的部分骨干教师分流到周边的新建学校,使得学校骨干教师缺失,新参加工作的年轻教师居多,教师培养迫在眉睫。

1. 每学期一次座谈会,引导青年教师坚定自我发展的意识,变“要我发展”为“我要发展”。

2. 培养、选拔校级骨干教师,与青年教师结成“师徒对子”,发挥校级骨干教师的辐射带动作用。

3. 推荐青年教师中的优秀教师到市中心组、青年协作组或名师工作室参加教研活动,加强与外市、外校教师间的交流。

4. 用走出去听课学习,请进来(请名师、骨干教师、市教研员)到校发挥专家引领作用的办法加强对青年教师的指导和培养。

5. 举办校级优质课评比,观摩研讨课,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市里的优质课评比、基本功、会教等竞赛活动,为教师搭建快速发展的平台。

6. 认真落实教师“一二三工程”的考核工作,促使新上岗教师做到一年基本规范,二年站稳讲坛,三年教有特色。

总之,在提高教学质量方面,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是,不管这条路有多长,我们都要坚定不移地走下去。因为这是关系到人才的培养质量,维系着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大事,也是深得民心的大事。我们要不忘初心,在教学过程中,从实际出发,对症下药,使每个孩子的才能品性都得以提高,从而为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简介:

施静静,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开发区晨曦小学。

猜你喜欢
基本点常规核心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常规之外
紧急避孕不是常规避孕
别受限于常规
常规培养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
于点线之间探寻作文构思之路
核心价值观 要害在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