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式教学在七年级道德与法治课中的策略探讨

2018-09-17 06:24王观风
考试周刊 2018年82期
关键词:探究式教学策略

摘要:随着我国新课改深入发展,教育方法及教学理念得以创变,为提高教学质量,提升教学水平意义非凡。本文通过对探究式教学在七年级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践行策略进行探讨,以期为推动初中教学事业良性发展提供依据。

关键词:探究式教学;七年级道德与法治课;策略

探究式教学法主要是指教师将课堂教学主动权交给学生,用话题、问题、案例等形式引导学生各抒己见,使其在课堂上毫无保留的阐述自己的观点,探讨教学内容,在构建活跃、自主、和谐高效课堂基础上,培养学生分析理解能力、口语表达能力、敢于质疑等核心素养,凸显该教学方法应用价值,为使该教学方法应用更为得当,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需秉持教育创新原则,从道德与法治课教育实况出发,思考该教学方法有效应用策略,达到提高七年级道德与法治课教学质量的目的。

一、 秉持以人为本教育理念创设探究式教学情境

教学情境是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效方法,为此教师需秉持以人为本教育理念,从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着手,灵活设计教学情境,使学生可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探究过程中,例如教师在进行“走进老师”教学时,可在课程教学展开前,采用信息化教学法向学生播放一段视频,该视频主角为一名学生,其在成长过程中面对形形色色的教师,在生命弥留之际向自己的孩子讲述自己在成长历程中教师对自己成长的帮助。通过观看该视频学生会若有所思,不禁联想到自己幼儿园时的教师、小学时的教师以及现在的教师,使学生的思维方向统一,同时教师可向学生提出问题:在自己成长不同阶段,教师在你心中的印象有变化吗?请你回忆并分享教师对自己成长的帮助。旨在营建和谐高效探究式教学情境,为有效落实教学内容奠定基础。

二、 从学生道德与法治课学习实况出发引导学生思考

“问题”是落实教育目标的节点,学生通过思考教师所设定的问题,可保证自身始终与教师教育需求保持同步,用“问题”作为学生攀登知识高峰的阶梯,使教育实践更富成效。基于此,教师在确定“走进老师”教育内容后,需从本章节教育实况出发,结合学生学习能力及学习需求,灵活设立探究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以问题为端口进入探究式教学过程中,展开科学高效自主学习,提高其教学质量,例如教师可利用PPT向学生提出“你是如何理解老师及老师这一职业的?”、“你们喜欢的老师是什么风格的?”、“你认为造成老师教师风格不同的原因是什么?”等问题,学生在探究学习过程中有的放矢,其可展开科学高效的自主学习,为提高教学质量奠定基础。其中,教师设立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的过程,可培养学生分析理解、总结等核心素养,凸显探究式教学方法应用价值。

三、 组织展开自主(合作)探究

基于探究式教学方法以学生为教育主体,鼓励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达成教育目的,使学生可有效提升自主学习能力,掌握学习方法,在探索知识过程中逐渐削弱对教师的依赖,对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具有积极意义,为此教师在展开七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时,需尊重学生教育本体地位,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使其扎入知识“深水区”,窥见学习的奥秘并提高其学习能力,提升探究式教学方法应用价值。例如,教师在进行“师长情谊”教学时,可秉持人本性教育原则,从学生个性、学习能力、自律能力等客观因素出发,以3—6人为标准组织合作学习小组,旨在为学生营建和谐高效自主学习氛围,学生在自主学习后,可将学习成果与遇到的疑问与组内成员进行讨论,在丰富自身学习成果基础上,小组成员需共同携手攻克学习难关,解决自身学习难题,提高探究学习综合质量,基于学生学习实况不尽相同,学习疑问存在差异性,通过合作合作探究可高效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赋予探究式教学方无限活力。

四、 协作交流升华课堂

待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结束后,教师需给学生5—10min进行协作交流,学生只有在认真完成自主(合作)探究环节后,才能明晰“走进老师”这一框题所讲述的内容,在协作交流过程中有话可说,为此教师需依据学生对本章节学习内容的了解情况及学习难度,适当延长协作交流时间,使“师生交往”相关知识及学生学习思潮可翻涌在课堂中,达到构建高效课堂教育目的。其中,学生依据自身学习成果,展开协作交流的过程,就是探究式教学方法有效落实的过程,通过该教学阶段,教师可有效明晰学生学习实况,掌握学生学习动向,为提高教学质量奠定基础,为此教师需做好教育引导者,丰富协作交流方式,为学生有效融入“师生交往”教学内容中提供路径。例如,教师可采用辩论方式,以“师生之间是否应存在差异?”为话题,鼓励学生各抒己见,教师则承担维护辩论秩序的工作,相较于以往单一化协作交流形式,以辩论为载体的探究式教学更能活跃课堂气氛,勾起学生积极参与交流互动过程中的积极性,使教师更能了解学生的心理,为引导学生落实本章节教育目标,即尊重不同教师的风格,承认师生之间的差异奠定基础,使探究式教学方法得以有效落实。

五、 做好探究式教学总结

在教育创新实践过程中,教师对课堂教学方法创新存在一个误区,认为只要学生可有效参与到教学实践过程中,就可有效落实教育内容,无法有效将自己融入课堂教学实践中,就无法协调师生之间的交互关系,削弱探究式教学方法践行成效。基于此,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可通过课堂总结,帮助学生梳理学习脉络,总结探究学习成果,补充教育内容,强调学习重点,弥补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过程中的遗漏,使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得以提升,凸显探究式教学方法应用价值。为使探究式教学总结更富成效,教师需在总结开始前,引导学生展开“生生互动”,探讨学习心得,加深自身学习体悟,在此基础上进行“师生互动”,使探讨过程更加系统高效,达到构建高效课堂教育方法创新实践目的。

六、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七年级道德与法治教育水平若想得到有效提升,教师需善用探究式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启发思考、组织自主(合作)探究、协作交流及课堂总结等环节,在落实教育目标基础上,达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教育目的,凸显该教学方法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闵明.浅谈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C].中国教育学会基础教育评价专业委员会2016年专题研讨会论文集新疆喀什市第九小学,2016:257-258.

[2]萧寒,丁勇,郑荣跃.结构设计原理探究式教学设计[C].第十三届全国混凝土结构教学研讨会论文集宁波大学,2014:29-31.

作者简介:

王观风,福建省三明市,福建省尤溪縣第七中学。

猜你喜欢
探究式教学策略
基于“选—练—评”一体化的二轮复习策略
求初相φ的常见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小班化教学背景下英语教学策略探讨
高中化学习题课探究式教学设计的研究
探究式教学法在立体几何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浅谈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探究式教学方法的运用
要将探究式教学融入到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