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数学教学提升学生兴趣的策略分析

2018-09-25 10:40姚少文郑艳君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8年11期
关键词:数学教学兴趣高校

姚少文 郑艳君

【摘要】激发学习的有效动力是兴趣,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积极的培养可以对学生的求知欲望进行提升,使学生可以进入一个主动的学习状态之中,在这样的状态之下,教学的效果也将变得明显.针对高校数学教学而言,其往往是抽象、枯燥的代名词,学生对其一般望而却步,本文主要针对高校学生数学学习兴趣激发问题进行了相关的探讨,旨在促进高校数学教学.

【关键词】高校;数学教学;兴趣;策略

针对高校教育而言,其中基础的学科之一就是数学,通过进行数学知识的讲授,可以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思维能力进行有效的提升,而且可以由此对学生的创作能力和判断能力进行培养.但是数学学科枯燥、难懂、抽象,导致学生对其缺乏基本的兴趣,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激发,是目前高校数学教师所需要及时解决的问题,以下就针对高校数学学科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进行相关的探讨.

一、开展高校数学教学的重要意义

与其他的高校基础类学科相比,数学学科的学习需要积极地運用抽象和形象思维能力,而且对寻找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种学科特点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进行了促进,而且也有利于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进行有效的锻炼.

而且数学教学的又一特点是论证性,本身运算结果一定,命题证明结果确定,理性导向较为明确,在长期的数学学习过程中,学生逐渐地被这种理念所感染,从而逐渐地树立起坚持真理、追求理性的学习思想[1].

另外,对于人格的有效塑造也是高校数学教学的意义之一,对于数学知识的学习可以保证学生知识的获取,而且也是对学生探索意识的一种培养,数学难度在高校学习时期的进一步增加,对于学生探索精神和坚持精神产生了促进作用,在对难度不断的探索、分析和解答的过程中,学生的人格得到了完善.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数学的作用越来越大,在众多的领域都涉及了数学知识,而且理化学科与数学学科的有效结合,使社会得到了进步与发展,因此,高校需要加大对数学学科的重视,积极地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从而使数学教学为社会的发展贡献出更大的力量[2].

二、高校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困境

目前针对高校数学教学来说,数学及其相关专业的学生具备一定的数学学习能力和专业素养,但是其他专业的学生数学专业素养不高,数学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方面普遍存在缺失,所以学生在学习上往往应付了事.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首先,是数学学科的自身特点所决定的,数学学科本身枯燥、难懂、抽象,学习的过程中课堂沉闷现象普遍,这种教学状态下,学生本身很难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之中,从而导致教学效果不好,学生的积极性不高,而且对那些本身数学基础就很薄弱的学生来说,更是很难提起学习的兴趣.其次,高校数学教师在数学教学时,存在教学死板单一的问题,传统的数学教学方式仍是现在众多高校的教学主导方式,数学教学形式缺乏形象和生动的演绎,这是阻碍学生数学学习兴趣提升的主要原因之一.最后,高校数学教师的综合素质有待提升,教学的过程中学生主体性和个性差异未得到重视,对于提升学生积极性和学习兴趣上缺乏基本的认识,这种教师综合素质和思想观念的落后,导致高校数学教学难以得到根本上的变化,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难以提高[3].

三、提升高校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有效策略

(一)提升学生的好奇心和直觉思维能力

在进行数学题目的解答中,对于相关数学知识掌握较为熟练的学生往往可以通过推理和直觉得到正确的答案,这种推理直觉可以被称为第六感,而且第六感在基本的问题解答和科学创新上也有重要的作用.对于这种直觉思维能力的培养,可以保证学生在面对新知识和新事物时,对其本质或者包含的东西进行及时的获取,然后针对这些本质和内涵进行调查和直觉的思考,在此基础上进行事物发展的合理推测,例如,在进行数学学科习题的基本练习中,针对出现的一些较难的题型,学生一般情况下都会做出一个应急形式的回答,这种情况就是直接思维的一种基本的体现,高校数学学科的教师需要对学生的这种思维能力进行积极的培养,这种直觉能力的提升可以保证学生在面对较难的数学问题时,可以迎难而上,勇于去思考和解答问题,久而久之学生将可以更加轻松地面对数学问题,并且加以推测、解答和质疑.又比如,在对微积分中值定理内容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先进行罗尔定理内容的讲解,在此知识学习的基础上,对图形进行对比,引导学生进行定理局限性的探索,从而在几何变化中去掉条件“区间端点函数值相等”,引导学生进行直觉思维的推测,提出拉格朗日定理,这种直觉的思维能力培养,可以拉近师生间的距离,促进课堂师生间的互动,从而间接地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进行提升[4].

(二)重视数学学科知识的应用性,鼓励学生运用数学知识

数学学科在不同的教育阶段都占有重要的地位,并且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也发挥着独特的作用,这些既与其丰富深刻的理论知识相关,同时也与其自身广泛的应用性质相关.数学学科理论知识的学习是十分重要的,其可以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最好的锻炼,同时也可以为以后数学知识的应用打下基础.针对目前的高校数学学科教学,教师需要结合教学标准要求,将数学学科知识的学习与实际的生活进行联系,使学生可以真切地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实用性,了解数学知识的自身性质,以及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学生将在不断的数学应用影响下,加大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例如,在对微分方程的学习中,相关的知识很枯燥,而且理解上存在一定的难度,这导致学生对微分方程理论知识的学习普遍积极性不高,因此,在此章节知识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将相关的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之间联系起来,可以告诉学生,最早对微分方程的应用是在力学领域,在现代社会发展中其逐渐地被运用到飞机导弹和电子设备设计等方面,并且应用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对于学生而言,飞机导弹和设备仪器的设计充满着神秘,虽然不会过多地深入研究,但是可以了解其中一部分的知识,学生的积极性可以得到一定的调动,对比传统的单一式教学,学生可以更多地投入到学习当中.从以上的叙述中也可以看出,数理化各门学科之中存在很密切的联系,在数学建模中,这些知识将得到更为广阔的应用,这也说明数学学科对高校学生发展的重要性,需要给予足够的重视[5].

(三)高校数学学科的教学中需要遵循因材施教原则

初等教育的逐渐推广普及以及高等教育的大众化现象均对高校生源质量产生了影响,生源质量偏低,而且对较难的数学学科来说,学生的理解和接受能力较低,这就要求数学教师在进行基础教学时,对学生要一视同仁,付出同样的耐心和尊重,而且要针对不同类型和基础的学生给予因材施教.

在高校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与时俱进,积极地转变教学观念,对教学的方式进行改变,不要将主要的精力放在对学生素质的批判以及偏见上.现代的教学理念,要求教师积极地对学生进行分层次的教学和能力培养.例如,以班级为基础,对整体的数学学习情况、教学内容、教学进度进行调整,促进学生学习.目前,高校学生在课堂提问方面比较没有积极性,尤其对数学课堂而言,教师需要主动地与学生进行沟通,了解学生的想法,对学生作业批改方面加大重视,对学生存在的数学困惑进行了解,并且耐心地给予解答.另外,也可以针对不同的学生布置适合其学习发展的特色作业,学生在不断的进步中对数学学习的自信心也将得到提升,这种因材施教的方式使学生可以得到有效的发展,学生也将更多地对自身的真实想法加以表达,从而形成教师和学生以及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双向沟通,在促进教学效率提高的同时,对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进行了根本的提升.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高校学习阶段,如果不能很好地对学生的兴趣进行激发,则学生很难更好地投入到数学学科的学习中.通过对学生學习兴趣的培养,可以有效地提升教学的效果,逐渐实现教学目标.在高校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提升学生的好奇心,重视对数学知识的积极运用,并且因材施教,以此来从根本上对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进行激发.

【参考文献】

[1]曾宇.浅谈如何提高高校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J].亚太教育,2015(36):96.

[2]秦少武.大学数学教学中运用兴趣驱动教学现状分析及探讨[J].考试周刊,2016(63):47-48.

[3]肖厚国.浅析大学数学教学现状及其改进策略[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6(14):3-4.

[4]张娟.学生学习兴趣在大学数学教学中的激励措施研究[J].青年时代,2015(23):113.

[5]李岚.提高学生学习大学数学兴趣的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13):16-17.

猜你喜欢
数学教学兴趣高校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数学教学中“量感”的教学探究
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游戏的设计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