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体育课中教学方法的运用

2018-09-26 03:22何春丽
中国教育科学 2018年3期
关键词:教具跑步趣味性

何春丽

新颖灵活的教学方法是时代进步的灵魂,是当代素质教育下发展的必然过程。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能力,也是体育作为素质教育中的重要课程。因此,体育课要能够通过多种教学方法来培养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生的能力。

一、情景创设教学法,调动学生主观积极性

情景教学法是指教师利用学生涉及的故事情节或者片段与教学客观进行结合,然后经过教师引导,学生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的一种教学方法。例如在学习“碍接力”这个游戏时,教师可以创设一个童话情景,学生是圣神的使者,需要将重要的情报传送给国王。这样能够极大的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使学生掌握动作要领的同时也培养了体育精神。

二、运用多媒体教学法,带动学生感观新颖性

教师在进行体育教学时,可以根据教学的需求和学生的反应在学习体育知识和动作时,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多媒体教学可以方便学生更加的直观看到动作示范,也能够给学生的视觉带来很大的刺激,还可以拓展学生的视野。例如在教学“足球基础知识”这课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足球比赛,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能够仔细反复的观察,掌握足球基础知识。

三、设计游戏教学法,增强学生运动趣味性

小学学习体育课程的目的主要是强身健体,让学生有良好的体魄来生活和学习。学生要充满活力,体育课程的开设能让学生更具活力。以往的体育课程缺乏趣味性,学习没有新意。传统的跑跳等体育活动在小学阶段的锻炼显得枯燥乏味,学生在锻炼的过程中会感到疲惫,不想运动。这时,就需要老师来进行课程的创新,通过一些趣味性的体育活动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四年级的体育课程要求学生进行跑步锻炼,传统的强制性的跑步运动学生会有抵触心理,但是如果对跑步锻炼进行创新能让学生学习起来更加有积极性。比如传统的排队跑步,可以变成两人三足的跑步方式。小学阶段的学生好动、爱玩,这种趣味性的活动让学生能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跑步中。

四、利用自制教具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自制教具是选用学生生活中的器材进行教学,不仅可以让学生贴近生活,更能够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学生使用自制教具时,会全身心投入到自己制作的教具中,也会在上课过程中珍惜自己做的器材。例如在投掷课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自己自制投掷的道具;在武术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自制武术棍;还可以通过生活中的物品,制作一些绳圈、简易版哑铃等,既能够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也展现了学生的表现欲望。教师还可以定期举办自制教具大赛,给出相同的道具,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看能创造出哪些有关于体育方面的器材,让学生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创作当中,提升体育教学的教学质量。

五、巧设拓展性提问法,训练学生創造性思维

提问对于体育教学至关重要。提问能够让教师更加了解学生心中的真实想法,有效激活学生的创造思维。教师的提问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符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利用提问带领学生更好的开展新的体育课程。例如在教学排球时,教师可以选用悉尼奥运会中国女排时隔26年终于又站上最高领奖台事件,问问学生是否知道,对排球又有多少了解,从而引入到新课程当中。在教学乒乓球时,可以从乒乓球是我国的国球开始提问,问一问学生知道多少个乒乓球运动员等等。让学生对新课程产生兴趣,更好的融入到课堂当中,还可以在训练中进行点评式提问,点出学生的不足之处,并让学生自己思考如何提升自己。

总之,体育教师要根据学生不同特点,教学的不同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充分利用体育教学的优势,解放学生双手,增强身体素质,锻炼运动能力,培养学习兴趣,提升思维能力,并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和成长。

猜你喜欢
教具跑步趣味性
帮助孩子们集中注意力的创新产品
自制玩教具《拼拼乐》
以画之名
趣味几何
其实,跑了你才懂
跑步的时候我们在想些什么
八戒跑步等4则
国际足坛108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