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智慧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共享策略研究

2018-09-28 05:28康健贾林琛张鹏飞
经营者 2018年13期
关键词:智慧图书馆资源共享

康健 贾林琛 张鹏飞

摘 要 全球智慧城市发展理念逐渐深入人心,为成功创建智慧城市,各行各业都积极优化和整合自身资源,以实现行业的创新发展。图书馆作为文献信息资源的中心,是推进国民素质教育发展及引领中国优秀文化传承、发展、创新的社会教育机构。如何切实建设智慧图书馆,更好地为社会公众进行智慧化服务,共享文献信息资源,是图书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本文将从智慧图书馆的概念界定、主要特征出发,分析当前我国智慧图书馆图书采访的优势,探讨智慧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的策略。

关键词 智慧图书馆 图书采访 资源共享

一、引言

随着物联网、云计算、移动通信技术、数据挖掘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智慧图书馆”这一新兴图书馆形态越来越受到社会大众的欢迎。因此,智慧图书馆的发展是建立在数字图书馆、复合图书馆基础之上的,以全媒体资源为核心,以为社会大众提供智慧化服务为目标,而它的最终目标是实现海量文献信息资源的共享。图书采访是一个图书馆服务最重要、最关键的环节。没有图书采访,图书馆其他工作无从谈起。因此,要想智慧图书馆实现文献资源共享,就必须深入了解智慧图书馆图书采访的优势,加强智慧图书馆馆员队伍建设。

二、智慧图书馆的内涵

智慧图书馆是以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以实现文献资源高效整合、智慧化服务、运作快捷低碳为目标,充分发挥人的智慧,通过图书馆虚拟与现实空间的互联互通而实现的以人为本的新型图书馆。因此,智慧图书馆是现代图书馆科学发展、绿色发展、低碳发展的实践,以数字化、网络化与智能化的信息技术为基础,以高效、互联、便利为主要特征。[1]

三、智慧图书馆的特征

一是互联共享。网络化、数字化与智能化是智慧图书馆的基础,是智慧图书馆实现互联互通的重要技术基础。而智慧图书馆最基本的特征是全面感知、立体互联及共享协同。全面感知就是信息感知的全覆盖,为实现读者与馆员、碎片化信息互联、立体互联奠定基础。立体互联包括图书馆服务的方方面面,如图书馆跨部门、跨行业、跨城区等的互联;是图书馆物理空间、文献及读者与馆员等的相互连接等。这有利于实现智慧图书馆文献资源的共享,有利于为社会公众提供全方位、一体化的服务。

二是便利快捷。智慧图书馆将给社会大众的学习、工作带来很大的便利,尤其移动信息技术的发展,为社会大众提供了一个无线泛在、就近一体化、能够实现个性互动的新型图书馆。无线网络技术在图书馆领域的深入发展,使社会大众可以跨时空共享文献信息资源,获得个性化智慧服务。手机图书馆是社会大众享受智慧图书馆身边服务的具体体现,更体现了智慧图书馆便民、利民的本质追求。还有,智慧图书馆能够提供个性化互动服务,读者能自主借书、还书,专家讲座预约等。

四、智慧图书馆资源共享的策略

(一)创新发展新媒体图书采访

首先,转变传统图书采访的观念,图书采访的各个环节如采访经费、采购方式等要不断适应现代图书馆的发展。因此,对图书馆馆员职业素质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加强智慧化图书馆馆员队伍建设势在必行。

其次,做好智慧图书馆的“把关人”,提高智慧图书馆馆藏公信力。由于网络信息繁杂,文献信息资源良莠不齐,为维系传统图书馆馆藏的公共信用,智慧图书馆馆员承担着重要责任,扮演著重要的“把关人”角色。

最后,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创新图书采访。新媒体时代,我们应重视挖掘和整合数据信息,积极开发新媒体图书采访管理系统,以实现图书采访的网络化、信息化、系统化。比如,微信图书采访系统就是图书采访工作向读者开放,按照读者的需求定制图书,人人进行图书采购。通过开放式图书采访体系、推荐购书书目信息、链接书评等,实现图书采访的自主性。[2]

(二)整合智慧图书馆馆内、馆际管理信息系统

不断促进图书馆协同合作发展,推动图书馆创新发展,是智慧图书馆工作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无论什么创新,都要坚持协同创新,即“合作、共建、共享、创新”的发展理念。因此,我们要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作用,办开放性、公共性、公益性、智慧性的图书馆,逐渐形成数字化互联图书馆,以实现文献信息资源的共生、共建与共享。因此,整合智慧图书馆馆内、馆际管理信息系统,挖掘智慧图书馆互联数据信息,就成为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的重要战略之一。

(三)加强智慧图书馆馆员队伍建设

人才是智慧图书馆发展的根本,智慧图书馆需要智慧型的图书馆馆员。移动信息技术、云计算、数字信息技术等的发展与应用,对图书馆馆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是要熟练掌握现代信息技术,与时俱进;二是应具备交叉学科的知识背景;三是要具有很高的图书馆专业素质。因此,我们应坚持“以人为本”的智慧管理理念,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图书馆馆员进行专业培训、进修等继续教育,加大图书馆馆员人才培养与扶持力度,不断提高馆员智慧化服务水平,提高图书采访馆员的工作能力。还可以通过建立健全图书馆管理、引进机制,提高图书馆馆员的工作积极性,吸引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多学科、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五、结语

智慧图书馆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产物,其互联共享、方便快捷的特性符合现代人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符合现代人的生活节奏。为实现以人为本的信息资源共享的目标,我们必须不断创新发展新媒体图书采访,实现图书馆馆际结盟,整合智慧图书馆信息管理系统,加强智慧图书馆馆员队伍的建设等。

(康健、贾林琛单位为海军工程大学图书馆;张鹏飞单位为空军预警学院图书馆)

参考文献

[1] 李后卿,董富国.智慧图书馆服务实现策略探析[J].图书馆,2016

(05):80-84.

[2] 滕胜娟.新媒体条件下的图书采访路径发展研究[J].图书馆杂志,2014,33(12):77-80.

猜你喜欢
智慧图书馆资源共享
“互联网+”背景下会计资源共享平台建设研究
长三角加快实施交通运输信息共享示范工程
基于“互联网+”视阈下的智慧图书馆用户服务
对高职精品课程转型升级为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的认识与实践
Beacon技术在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论智慧图书馆的三大特点
教育部正式公布首批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名单
公共图书馆弱势群体智慧信息服务模式探析
RFID技术在我馆的应用及其局限性探讨
贵州铜仁万山区:探索建立教学资源共享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