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小学数学简便计算的教学策略

2018-10-16 01:19陈琳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2018年9期
关键词:简便计算教学策略小学数学

陈琳

[摘 要] 简便计算绝不仅仅是作为一种技能、一种运算定律或性质的简单应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简便计算属于“数的运算”中的基本内容之一。

[关键词] 小学数学;简便计算;教学策略

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许多学生都习惯于必须使用简便算法时才恍然大悟想起来使用简便算法。针对这一现象的发现和纠正,正是小学数学简便计算教学策略中需要第一步突破的重点。

一、灵活运用运算定律,探索简便算法

简便计算是立足于运算定律的基础之上的算法简单化的过程。在运算定律的教学过程中,既需要注重学生对运算定律的掌握使用程度,又需要在运算定律的教学中注重学生对运算定律是怎么来的这一过程的探索。

例如,在简便计算中使用最多的运算定律“乘法分配律”,我们可以用这样一个生活情境来引入:班级准备采购运动会服装,长袖运动装每套65元,短袖运动装每套35元,班级一共有45位学生,每位同学要买长袖运动装和短袖运动装各一套,一共需要多少元?按照正常的计算让学生解答计算,一般有两种情况:65×45+35×45;(65+35)×45。在这里让学生比较这两种方法的联系与区别,通过比较可以得出:65×45+35×45=(65+35)×45当学生利用这样的生活情境来理解:“两个数分别去乘一个相同的数等于用这两个数的和去乘这一个数”,最后“他们的结果为什么不变”是因为运用了简便算法,因为,例子有了现实生活经验的支撑,我们在把这个运算定律提取出数学模型,然后让学生理解这个定律就变得轻而易举,从而求得结果了,简便计算水到渠成了。

二、通过实践训练,掌握简算技能

简便计算方法作为一种数学学习过程中的快捷计算技能,增加训练频次是十分必要和应该的。教师应该采取运算定律的指导和讲解灌输的方法,:在实际问题中巩固简便运算技能,尽可能减少程式化的、枯燥的题海训练,使得在训练学生运算技能的同时,不会触发学生的抵触心理。

例如,在课堂上提问:某体育用品商店每个篮球售价100元,现在小学体育部要买15个篮球,一共需要多少元?学生会很容易做出计算解答:100×15=1500元;老师可以进一步提问:由于购买的数量较多,商家决定给予优惠,按照每个篮球98元卖给学校,问优惠后体育部购买15个篮球需要多少元?学生会做出计算解答:98×15=1470元;优惠后学生通过正常计算就比较难算,老师可以引导学生提问每个篮球优惠多少钱?15个一共优惠多少?这样再计算优惠后的价格:98×15=(100-2)×15=100×15-2×15=1500-30=1470元。这样就很容易通过简便计算方法算出优惠后一共要花多少元。

三、养成良好习惯,培养估算意识

意识是一种积累,不是一天或几天可以教会的。在实际的教学中,要让技能上升为意识,并不简单,。简便意识的培养不仅是简便计算这一部分内容的任务,也不仅仅在这一部分内容教学中所能解决得了的,它必需在应用题教学中,要学生探讨解法的最优化。例如巧妙运用加法交换律与加法结合律:29+67+71运用加法交换律:29+71+67=100+67=167;46+38+62;运用加法结合律:46+38+62=46+(38+62)=46+100=146。这两种方法又可以同时运用,如:3.4+8.1+6.6+1.9=(3.4+6.6)+(8.1+1.9)=20。运用除法性质进行计算:这种计算方法主要是一个数连续出一两个数,等于这个数除以后两个数的乘积。如:365÷4÷25=365÷(4×25)=3.65。学生区分好了各类简便的计算题类型,就能够灵活运用简便算法进行计算,处理好每一步的衔接过程,将硬算变为巧算,从而提高计算效率,培养计算兴趣。

要想真正教好數学的简便计算方法,使学生达到计算既快又准,计算方法运用合理、灵活,首先老师要能够懂得并理解相关的内容,其次老师要能够通过实际教学方法,像导演一样,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将教材内容与实际生活相结合,使学生更加容易理解和掌握所学的内容,并能够灵活运用。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做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领航者。

参考文献:

[1]杨俊.浅谈小学数学简便计算的教学策略[J].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2016(2):69-70.

[2]毛晓莉.四年级数学教学中简便计算策略浅谈[J].新课程(小学),2016(1):264.

猜你喜欢
简便计算教学策略小学数学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加强简便计算训练,提高计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