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运动员的媒介形象研究

2018-10-19 09:11陈秀丹
西部论丛 2018年11期
关键词:形象媒介

陈秀丹

摘 要:在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中,女性运动员被塑造为在体育赛场上顽强拼搏的正面形象,同时随着媒介商业化程度的加深,她们的“身体美”成为了运动场域外媒体关注的焦点。自媒体兴起后,女性运动员掌握了“麦克风”,她们塑造的自我形象更加个性化、多元化。

关键词:女性运动员 媒介 形象

女性运动员既要在被认为是男性霸权的运动场上努力拼搏,履行作为运动员的社会责任,同时作为妻子、母亲和女儿,她们又担负着多重家庭角色,是媒介与性别研究中的代表性

群体。

一、“他者”塑造下的女性运动员形象

在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中,记者、编辑掌握着塑造媒介人物形象的主动权。传统媒体主要指纸质版的报纸、杂志等出版物及电视、广播。网络媒体是以互联网为载体进行传播的组织机构,是一个相对宽松的开放的自由的信息平台与舆论空间。[1]

女性运动员的媒介形象在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中的特点是不同的。大致可以歸纳为,在传统媒体中,女运动员们会被塑造为在体育赛场上顽强奋斗的民族英雄形象,但受到男权话语的约束和规范。在运动场域以外,媒体会较多的关注女性运动员的母亲、妻子等家庭身份,呈现柔弱的女性气质。网络媒体中,在商业化和弱把关的作用下,女性运动员的“身体美”被极大的挖掘了出来,在男权视角下,她们成了“被看”的商品,女运动员的私生活被大量报道,使她们的形象更加娱乐化。

女性运动员媒介形象构建机制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第一,消费主义的影响,中国媒介市场化程度逐渐加深,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而由市场带来的消费主义话语则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媒介对女性运动员的形象构建。第二,女性媒介从业者的缺失及媒介从业人员的性别平等意识比较淡薄,在追求速度和力量的体育项目中,将女性气质和男性气质区别对待。第三,受到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报纸新闻报道中体现出的女性歧视和价值偏向,在社会文化体系中并非独立地存在,它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等各方面因素均有千丝万缕的联系”。[2]

二、女性运动员自我塑造的媒介形象

随着微博、微信等自媒体的兴起,女性运动员掌握了建构自我形象的渠道。微博是开放的自媒体平台,女性运动员在该平台上有意识地建构自我形象,产生了不同于传统媒体的媒介形象。但目前对女运动员利用微博进行自我形象构建这个课题缺乏研究。而女运动员们对我形象的构建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社会文化的价值形态并表现出她们对自身的身份认同和价值期许。因此本文尝试以新浪微博为例对女性运动员自我形象构建的特点及内在原因进行探究。

新浪微博中女性运动员的自我形象构建有着新的特点,首先是女性运动员形象更加个性化:微博简介能够最直接的体现女运动员们对自我的形象认知,李娜的微博简介是“生活在地球的外星人”,这体现了她的特立独行和不走寻常路;吴敏霞的微博简介是“简简单单,平平凡凡!”,表现了她的沉稳低调;傅园慧的微博简介是“爱猫咪爱狗狗;看见圆球体萌仔欲罢不能;以食为天;一只混天蝎座血统的摩羯座。一直认为自己是个安静的美男子。”,这些表达方式是典型的90后网络用语,传达了她萌、逗的气质,拉近了与受众之间的距离,同时与电视媒介中傅园慧的形象相符。女运动员们能够塑造出如此迥异的媒介形象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媒介即信息”,新浪微博作为一种新形态的媒介,有着超时空、草根性的特点,不可避免的对传递的信息产生影响。二是受众的

反馈。

受众个性化的需求对女运动员们产生了反作用。在传统意义上的大众传播中,数量庞大、身份不同的受众在被媒介进行了相应的“议程设置”之后,差异性就被削弱了,而近似的被看成是只有一种性格的一个整体(单数),而微博这种新型的传播媒介的出现改变了这种传受现状,微博传播意义上的受众不再是一个单独的整体,而是无数个个体的相加(复数),他们的使用与满足形态和需求更加的多样化、复杂化和碎片化。[3]具体来说,当女运动员们发布某条微博信息得到粉丝的大量点赞、评论和转发时,她就会受到鼓励,进而多发类似话题的微博,以此吸引更多受众的关注。里约奥运会期间傅园慧在接受采访时的萌、逗语言使她几乎在一夜之间“一炮而红”,粉丝数量剧增,在那之后,傅园慧的微博也延续了这样的风格,大量使用表情包和网络语言,增强了自己“萌”“逗”的形象。

商业因素对女性运动员形象构建的影响愈加明显,女性运动员的微博基本上都会发一些代言、广告等相关内容,朱婷在她的微博中就涉及了康师傅、亚瑟士等多个品牌,潘晓婷的微博中涉及的品牌有前锋厨电、英雄联盟、赛博宇华手机,叶诗文微博中出现的品牌有普利司通。这样商业化信息的出现说明女运动员们能够将自己的运动成绩转化为生产力,获得较高的商业利益。她们为了保证自己的商业价值往往要主动吸引受众,进而影响了在微博中的信息发布和形象构建。

结语:随着时代和科技的发展,正确的性别观念被广泛传播开来,女性运动员掌握了更多的话语权。她们作为社会公众人物,不仅在竞技场上展现女性力量,在运动场域外,她们将充分发挥自己的社会影响力,塑造个性化、多元化的媒介形象。

参考文献:

[1] 董天策,陈映.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的议程互动[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07):134-138.

[2] 罗文.报纸新闻报道中的女性歧视探论[J].新闻三昧,2007(08):41-43.

[3] 张晓霞. 新浪微博受众的“使用与满足”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3.

猜你喜欢
形象媒介
虚拟社会化与批判缺失:代际媒介观演进与媒介素养研究
辨析与判断:跨媒介阅读的关键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论媒介批评的层面
铁骨柔情——论《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平的形象
开创硬汉派侦探小说先河
论导演创作的指挥棒
《水浒传》宋江形象探析
中日十二生肖之亥猪形象比较
声音的“邮递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