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足动力,挖好源头”实现高效小组学习

2018-10-21 07:43郭林涛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18年1期
关键词:学习高效小组合作

郭林涛

摘 要:在数学的课堂教学中大部分的学习任务都是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来完成的,几乎每节数学课都会出现频度不同的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因此,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直接决定着一节课的教学效果,激活了小组合作学习,就等于激活了整个数学课堂。那么如何激活小组合作学习呢?

关键词:高效 小组合作 学习

我很幸运,我是伴着课改的春风走上讲台的,回望课改的历程,回首走过的教育生涯,感觉自己曾经像个懵懂的孩童,心智曾经是那样迷茫,步履曾经是那样蹒跚,跟随教育改革的潮流走至今天,现在看着教室里先进的多媒体教学设备,看着孩子们像吃饭喝茶那样围坐在一起,看着我们教师在课堂中地位的改变,看着孩子们那种阳光、自由、自信、乐学的状态,我意识到,在这场课改的潮流中,我收获着。现将自己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关小组合作学习的经验总结出来,分享给大家,以抛砖引玉。

一、找准“原动力”,驱动小组合作学习

几乎所有的小学生都有强烈的表现欲,希望自己成为被关注的一员。当学生这一心理得到满足时,心中产生的自豪感便会推动他们主动地去学习,从而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可见,表现欲是学习的原动力。那么,小组汇报展示就是小组合作学习的“原动力”。如何让小组汇报展示为小组合作学习提供源源不断地动力呢?

1.给足时空,保障机会

小组汇报展示要尽量为每位小组成员提供参与的机会。如果说小组交流是知识生成的过程,那么汇报展示就是思想碰撞,知识再生成的过程。《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解放学生的头脑,创造让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小组汇报展示不仅是小组合作学习的必要环节,而且是小组合作学习的检验和升华,更是小组合作学习得以良性循环的保障,因此,我们要足够重视小组的汇报展示。首先,要留给小组汇报展示充足的时间。笔者认为,在一般情况下小组汇报的时间长于小组合作学习的时间。其次,要为小组汇报开辟更多的空间。汇报不仅是一次请一位同学面向全班的汇报,我们要想办法在有限的时空里开辟更多的机会给学生。我曾经听过这样一个课例,有一位老师执教的是六年级上册《圆的认识》一课,课堂上设计了这样一项小组活动任务:试着用自己的方式画圆,小组内说说自己的画法。当这个合作任务完成之后,这位老师没有像大多数老师那样让个小组一一展示汇报画法,她紧接着请各小组选派一位“外交官”去你们邻组看看,并向邻组说说你们的画法。这样一个组间的汇报展示的活动,可以让几个小组同时进行汇报,就在有限的时空里创造了更多的汇报展示的机会,同时也增强了组际间的交流。

2.变换形式,保持新鲜

一直以来我们的数学课堂离不开师生问答,回想一下我们教师询问学生的方式,很早以前我们这样说:“谁能说一说?”“谁愿意先来说一说?”之后我们这样说:“哪一小组来说一说?”“哪一小组愿意先来说一说呢?”这样表达上的改变可以看出我们在让学生汇报时,注重的是小组成员集体的思维,关注的是小组内每个成员的想法。我们无可否认这是非常好的改变,但看看我们让学生汇报的形式,只是单一的“说一说”,这种单个学生单一的口述形式是我们经常使用的小组讨论之后的汇报方式,如果长期一成不变的采用这种方式,听的人很难保持持久的兴趣,说的人也会逐渐失去积极性。因此,我们在课堂中要适时的变换汇报方式。可以是组内成员进行接力汇报,也可以是组与组之间的接力汇报。还是以上面那个《圆的认识》教学为例,当组际汇报完成之后,要进行全班汇报,先由一位同学进行汇报,然后他可以推荐组内其他成员,或邻组其他成员进行汇报。同时根据合作任务的不同,可以适当丰富汇报的形式,如学生可以借助展台、黑板、手势、动作等进行汇报。也可以采用几人合作的方式进行汇报。这样不仅保护了学生汇报展示的积极性,同时还可以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在小组组建上下功夫

小组合作学习强调合作,重视交流,关注“小团体”的整体表现,这种学习方式既重视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目标的落实,又兼顾情感态度与人协作等交往能力的培养。那么,要让小组合作学习发挥它在课堂中的作用,就要在课外下功夫。首先要合理科学的组建小组。在小组人数上笔者认为应以5人为宜。组建小组前,要做到“三知”知每位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知每位学生的特长及性格特点;知学生间的相处情况。在对每位学生心中有数的情况下,在组建小组中有如下几点建议:

1.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黄金搭档

我们给每组5个人贴上标签A、B、C、D、E.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测试在90分以上属于基础知识比较扎实,学习成绩较好而且学有余力的学生;B、C在70-90分以上,属于中游成绩不稳定的学生;D、E在70分一下,属于基础较差的学生。这样,可以让A担任小组长,BD结对,CE结对。

2.组内成员性格色彩黄金搭檔

乐嘉老师把人的性格分成红、黄、蓝、绿四种色彩,在我们学习小组的建设中应当充分考虑到组内成员的性格色彩搭配。笔者认为一个学习小组的5个人中至少有一个红色性格的学生,每个小组内绿色性格的学生不能超过2个。那么在小组组建之前,我们就要充分了解学生的性格色彩,对学生进行性格色彩的划分。

3.取好组名,创造小组品牌

小组作为班级的组成单位,小组内所体现出的学风及精神状态直接影响小组内每个成员的发展状况。因此,我们就可以以小组为抓手,让小组内的每个成员都个性张扬,共同创造小组品牌。一定不要小看小组名称的确定,它可以反映小组成员的愿望和特点。因此,小组名称的确立不能操之过急,而且一定要民主,坚决不能提供一些现成的名称随便贴给哪一组。笔者认为对于高年级的孩子来说,在小组确立之后,可以给他们1-2个礼拜的时间,让他们根据小组中每个人的特点和小组成员的愿望为小组取名。对于低年级同学,我们要利用学生的心理特点引导学生,取形象的可以激发某一具体行为的组名,如:发言明星组、爱问问题明星组等等。

小组作为班级的组成单位,他不仅是教学成效赖以生存的细胞,更是学生赖以成长的直接土壤,我们要提高课堂效率,就必须组建科学合理的小组,充分发挥小组在学习中的作用,从而实现高效课堂。

猜你喜欢
学习高效小组合作
试论在高校“产、学、研”中发展现代传统手工艺文化
作文评改“五步曲”
小学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家庭习得环境对初中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研究
创设探索情境,让学生在“探”中“学”
提高提问的有效性, 构筑高效的语文课堂
打造务实、创新、高效的语文课堂
论构建英语高效互动课堂的策略
新课标下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
高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