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故事开展高中历史教学的思考

2018-10-24 02:00陈雪莲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18年9期
关键词:故事高中历史思考

陈雪莲

[摘 要]学生对历史学习感到恐惧、没有兴趣的主要原因是历史课程内容繁杂和教学资源单一,再加上传统教育制度和高考压力的影响,使得高中历史教学缺乏灵活性。对此,教师可借助故事来开展高中历史教学,将繁杂难解的历史知识变得通俗易懂,并培养学生的历史情怀和责任感。

[关键词]高中历史;故事;思考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8)25-0077-02

历史是人类的故事,故事是历史的流传和发扬,历史故事是历史知识中重要的构成部分。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正视历史故事的重要性,科学合理地利用历史故事,将繁杂难解的历史知识变得通俗易懂,对学生进行授业解惑,并培养学生的历史情怀和责任感。

一、“故事里的事”怎么说?

1.书面“读”事

高中阶段的学生在阅读理解上已有了一定的水平和能力,书面阅读故事的形式能够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会思考,在思考中学会主动构建历史知识体系,同时还能够让学生在阅读中提高分析历史材料的能力,掌握历史学习方法,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

2.口头“讲”事

口头叙述是历史故事呈现的第二种形式,这种形式也就是俗称的“讲故事”。我们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对于一些比较浅显易懂、其中隐藏的理性思考内容不多的历史故事就可以口头叙述出来。在“讲故事”的过程中,历史教师要注意自己语言表达的准确性与历史性,同时还要具有一定的趣味性,选择的历史故事尽量简短和精辟。此外,历史教师要想将故事讲好,也要注意一定的技巧,适当地设置一些悬念,提升个人的语言魅力,把握讲故事的艺术性,将“讲故事”升华至“讲者绘声绘色、听者身临其境”的境界。

3.视频“放”事

多媒体在现代的课堂教学中应用得非常广泛,这种教学手段是伴随着现代化的教育技术发展而兴起的,将其应用到高中历史教学中是一种新型的“历史故事”表达方式。多媒体教学能为高中历史课堂提供既生动又有趣的教学情境,将单一枯燥的无声史料转化为形象的有声视频,将静态的故事转化为动态的学习情节,从而刺激学生的视听感官,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视频播放故事的过程中,历史故事好像插上了“翅膀”,将历史教学变得更加生动直观。

4.短剧“演”事

编排历史短剧是将学生带入历史事件当中,深入历史的有效方式,这一方式的运用有助于学生化解因为历史的过往性而导致的理解障碍。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经常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学生因为时间距离的关系而产生历史学习无趣的印象;另一种是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经常以今律古,产生对历史人物、事件误解的现象。而这些问题可以借助短剧表演的形式来解决,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来演绎角色,在表演的过程中感受古人的观念和想法,神入其境地体会和理解历史,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意识和观念。

二、“故事里的事”怎么用?

1.用故事导入

对于高中历史教学来说,课堂导入环节至关重要,而故事导入是有效的新课导入方式之一。教师如果在课堂开端就给学生呈现一段新奇有趣的历史故事,让学生产生兴趣,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之中,历史课堂教学会事半功倍。在导入故事的选取上,力求短小精悍,避免时间过长,同时要能够将导入故事与教学内容联系起来,快速切入正题。

例如,在教学《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的建立》时,笔者通过国王权力变化的过程来让学生了解君主立宪制度的建立过程。在课堂一开始,笔者通过历史故事来导入新课。

师:我们在电视、新闻报道里面经常看到关于英国国王的报道,那么大家对英国国王有什么印象?

生:尊贵、高高在上、不可接近。

师:我现在来为大家讲一个故事,请大家来看看这一位国王是怎样的。

然后笔者为学生讲述“处死查理一世”的历史故事。

师:在英国历史上,查理一世是唯一一个被人们处死的国王,历史上的这一举措促进了广大民众的民主意识发展,让人们看到了国王的权力并不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自此以后,英国进入了新的发展时代。那又发生了哪些事情影响到了英国政治制度的变化呢?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探个究竟。

2.用故事质疑

“质”能引思,“疑”能激趣,利用故事来提出疑问,解决疑问,对历史事件进行分析说明,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启迪思维,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还能够帮助课堂营造出一种良好的教学氛围。例如,在教学《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时,笔者通过历史故事让学生走进历史,感受中国建国初期的艰难外交处境。笔者首先为学生播放了“克什米尔公主号飞机爆炸案”的故事片段,然后提出一些疑问促进学生思考。

师:看完这个故事之后,我们来思考一下,国民党暗杀周总理的目的是什么?

生:阻止周恩来总理去参加万隆会议。

师:他们为什么要阻止?

生:可能是为了阻止我们与其他国家建立外交关系,这对国民党来说是一种威胁。

师:是的。如果当时暗杀成功的话,设想历史会怎样变化?

生:两岸关系可能会更加恶化,中国的发展道路会更加坎坷,也许现在我们的生活不会这么美好。

师:当时的外交部指出这次暗杀是国民党在美国的支持下进行的,为什么要这么说?

通过这一具体的历史事件,能够让学生认识到新中国在国际上的艰难处境,有助于学生理解我国在那样的时代背景下所采取的外交政策的原因。

3.用故事强化

高中历史的内容较为抽象,且理论性也较强,给学生学习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就要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历史故事通俗易懂,将故事作为教学素材,学生更容易接受。

例如,在教学《夏、商、周的政治制度》时,要求学生掌握宗法制和分封制,了解当时政治制度的特点。这一时代下的内容较为复杂,于是笔者为学生讲述故事,让学生根据故事来编排剧本,梳理各人物之间的关系,清楚西周时代的分封制度。

师: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纣,建立西周,故事由此开始……

接下来让学生分角色扮演周武王,纣王之子武庚,周武王的弟弟管叔、蔡叔、霍叔,将“周公东征”的故事演示出来,以情节来显示西周时代的分封制度以及实行这一制度的影响。

通过引导学生认识“周公东征”的时代背景、情节、人物、结果等,将表演与分封制的内容联系起來,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分封制的作用、对象等,掌握该课的重难点。

总而言之,借助故事开展历史教学卓有成效,但是要想利用好历史故事,历史教师任重而道远。历史教师要扎实自己的史学基本功,广泛阅读、厚积薄发,还要有非常深厚的语言功底,以为学生带来有内容、有情节、有情感的精彩课堂。

[ 参 考 文 献 ]

[1] 鲁东海,刘倩.将故事“化”入历史教学中[J].历史教学,2013(10).

[2] 刘友梅. “故事”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3.

[3] 赵士祥.神入历史与理解力培养的教学研究[J].历史教学,2012(6).

(责任编辑 袁 妮)

猜你喜欢
故事高中历史思考
高中历史“问题+”课堂模式构建的实践探究
遵循记忆规律 提升高中历史学习效率
学科哲学导向的高中历史教学重构
浅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体系的新变化
少儿图书馆小志愿者工作的意义和思考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语用”环境下对古诗词教学再思考
“故事”是中国动漫的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