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馆文创品开发的发展趋势

2018-11-14 12:42
剧影月报 2018年6期
关键词:文创美术馆消费者

文创产品是当今中国热点话题之一,但目前文创的定义还比较模糊,甚至有些人还不知道什么是文创。顾名思义,文创产品就是创意价值的产品化,美术馆文创产品的开发是为了传播文化和增强自身造血功能。也是为了让艺术之美不仅停留在美术馆中,更进一步把美延续到大众的生活中。那么如何做好美术馆的文创产品开发就是我们将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立足于美术馆拥有丰富的资源,以观众为中心,了解消费者的心理需求,发挥创造力。

中国社会现已进入一个文化繁荣的时代,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重视培养自身以及孩子的精神世界,关注艺术博物馆,利用业余时间参观艺术博物馆俨然已经成为很多人生活的一部分,参观的同时带一些文创品成了一件很自然的行为,也是观众想要把美带回家的一种心理。

越来越多的文创品商店开业也成为一道新的商业街亮点,博物馆、美术馆,甚至很多大学都有了自己的文创品商店。文创品开发是美术馆服务功能的进一步延伸,以美术馆丰富馆藏为后盾的文创产品开发潜力巨大,但是目前美术馆文创产品总体在数量、种类和创意上仍显不足,部分产品仍停留在简单的印刷复制阶段,未有创意体现。而且美术馆文创起步晚,资金短缺,体制受限,可借鉴资源也较少,这些都是目前中国各大美术馆对于做文创品的普遍反映。我们要利用美术馆馆藏优势,利用藏品所蕴含的传统文化底蕴,把中国的传统文化精髓创意设计到文创品当中,并且让它融入人们的生活。这样的文创品开发不仅弘扬了中华传统和地域文明,也是服务公众的现实需要和文化创造力释放的需要以及时代发展个性追求的需要。美术馆搞文创品的开发,一则是为了传播文化,二来是为了增强造血功能。江苏省美术馆作为文创品开发的试点单位,近两年时间也做了许多相关尝试,其实我们做文创品开发的初心就是想让观众把美带回家,将文化传承下去。

目前大部分美术馆的文创品开发还停留在将一些文化图腾直接置入到现有的一些商品,例如马克杯、文具、包、本子等等。但是可能经验不够,大家在初做文创的时候似乎忽略谁是这些文创品的消费者,之前我们也有调研过一些观众对于美术馆文创品的想法,大家提出了很多意见,比如定价、用途等,这也让我深思做文创品开发首先需要换位思考,消费者需要什么?消费的动机是什么?什么样的文创品才会让消费者有掏腰包的动力?美术馆的观众在看到文创品的时候也时常会有人问,这个商品为什么这么贵?其实当被问到这类问题的时候,我不禁思考,当一件文创品的价格高于他的功能,若产品本身没有其他优势,那么消费者为什么要买?反之,若一件文创品除了有本身的功能还能诉说他背后的故事,那么他就有了吸引消费者购买的动力,这就是他的附加价值。

目前江苏省美术馆的文创产品的灵感主要依托于馆内藏品,馆藏品作为设计元素比较能体现本馆的特色并且来源较便捷,但是选取的元素最好有可以成系列的,这样做出的文创品可以成系统。另外美术馆文创品的开发还可以借助于与本馆相关的任何元素,主要能体现本馆特色,有意义的有故事的。例如故宫博物院用猫这个元素就设计开发出各种文创品,猫本身并非故宫博物院的藏品,但是因为故宫内猫很多,将它运用到文创开发里,既生动有趣又贴合大众内心。

文创品的开发可以按以下几个方面规划:

其一:价格定位,文创品的销量高,才能实现我们的初心,反之如果消费者不买单,传播文化也只能是一句空话。

其二:挖掘历史,美术馆文创产品的开发应该是先从美术馆的历史探究,深度挖掘其中的故事,找到一个符合当代人喜欢的时代表达载体并演变成文创品,由历史和文化衍生出的文创品故事性更强,更能吸引消费者,从心打动。再有需要了解美术馆的参观人数并且对参观者进行调研,了解受众心理,根据调研控制文创品开发的价格和数量。

第三:因时造物,有规划的配合美术馆的展览做相关文创品的开发,特殊时机提供特殊产品,新活力不断注入。我们可以配合节庆、节日开发文创品,例如春节、端午、中秋等这些中国传统节日主题的产品,因为通过调研可以发现节假日观众数量会增多,这样可以让到访的观众在节假日这些特别的日子有特别的参观体验,从而提高销售量。此外结合馆内特展、大展做相应的文创品开发或者针对一些重大的政治文化艺术事件与活动做文创品的开发。

美术馆文创品开发的核心是设计,设计走向是文创品开发的主轴,文创品开发可以按年龄划分,了解他们的喜好进行设计,其次可以按性别分类将产品的用途颜色分别分为适用于男性和女性。第三按照价格区分,通过调研得出价格在50元之内的文创品是最受消费者欢迎的。最后按产品的用途可以满足消费者的不同需求,美术馆文创品店不仅仅是一个商店,更是与观众交流的地方,更像是一个浓缩版的美术馆,一个为受众定制文创品的地方。此外设计除了是一种造物的形式更是一种表达,文字虽然是文创品外物的东西,但是有文字的重量,要突显设计精髓,这种书写的温度更能体现文创品的内涵。

文创品作为商品,销量自然成为衡量一件文创品的关键,其营销策略怎样与文创品相融合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和人文影响力。

一、线上、线下齐头并进

线上可以在淘宝、微信建美术馆文创品旗舰店,利用网络平台,扩大消费面,同时公众号实时推送。线下除了在馆内开设美术馆文创品商店还可以通过馆际联盟的形式与各兄弟单位合作,共通互卖产品,平台资源共享,实现让文化“走出去”也“引进来”。

二、从产品本身出发,让观众有参与感

观众走进美术馆参观,文创品商店就像是一个缩小版的美术馆,里面承载了很多故事,如果光以物本身陈列在展柜里,不免有些空洞,让物品活起来同时也让观众参与其中。观众互动进来也是对文创品的再创造,这样不仅起到传播文化的作用,而且让观众在消费的同时有体验,是一种新型的卖点,也让商品本身有趣,使文创产品与观众有了无形的交流。通过互动让观众发现美,和美术馆一起创作,从不同角度引领公众发现同时体验艺术创意的乐趣。

三、与品牌合作

美术馆馆藏资源丰富,有着深厚的底蕴。我们可以利用我们自身的优势,扬自身之长处与大品牌合作各取所需,汲取品牌在技术上的优势,形成合作关系。当品牌准备注入到文创品开发中,就必须尽可能将品牌的打造符合消费者对于商品的期待。

四、新兴技术的运用

在目前这样一个科技盛世之中,美术馆文创品开发也可以借助科技之力,打造新型概念文创品。数字化对美术馆文明传播会更加有力,不是单一的传统表达,将数字化融入产品中更形象生动表达。

五、大力开发能体现社会责任的公益设计

现阶段美术馆文创品中体现社会责任的公益设计基本没有,在这一块属于空白阶段。大力发展设计与公益以及设计与环境的关系,提高社会效益。也是我们做文创品开发时需要考虑的。

公益性文创是能让受众充分感动深刻感染观众并且让观众感知,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同时以正能量故事场景的多元表现触发营销转化。因此,挖掘具有潜在市场化价值的公益性文创背后所蕴含的正能量故事,打造故事化营销场景是开发公益性文创品的有效途径。

公益性文创内容上以正能量故事作剧本造剧情,围绕剧情故事打造大众身临其境、亲自参与的互动场景,让观众学习了解并与公益文创背后团队互动合作、共同实践获得成就与奖励回报,增强观众对该文创的感知,助力公益的心理需求,转化为营销动能。

在这个充斥着快餐式消费的时代,人们开始寻找一种有温度的连结,与历史、文化、土地、人相连的纯粹感动,与过去生活记忆的情感共鸣。那不是高价精品所能提供的心理满足,而是当触摸到熟悉的温度,享受到体验的质感,通过设计与文化创意看见真实的品牌魅力,所产生的感动。这就是我们做文创品开发的初衷,文创品开发是为美术馆展览和服务的延伸,是美术馆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内容。同时也希望美术馆文创品能为更多的人带去美的体验,提升美术馆文创品牌形象。

猜你喜欢
文创美术馆消费者
仁·社区美术馆
陶溪川文创街区
刘力萍文创作品
《长沙茶馆文创产品设计》
铧芯文创
清洁面膜在中国都市年轻消费者中受追捧
美术馆
知识付费消费者
美术馆里遇到的数学
3.15打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