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时期高校辅导员心理教育能力的培养

2018-11-16 09:00周碧波
决策探索 2018年20期
关键词:心理教育学生管理新时期

周碧波

【摘要】高校辅导员心理教育能力对高校学生管理来说十分重要,是辅导员的基本职业素养。新时期,高校学生的心理状态有不同的体现,辅导员应能够准确认识到学生心理状态的转变,并选择合适的方式进行辅导和教育。本文对新时期高校学生的心理状态进行了分析,并阐述了高校辅导员心理教育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新时期;学生管理;心理教育

随着高校教学改革的发展,教育工作者越来越重视高校学生的心理问题,办学方向也从实用技能型人才培养向综合素质型人才培养方面过渡,以便能适应新时代的发展。因此,高校辅导员在学生心理教育方面的作用就显得格外重要,不仅关系到学生的日常生活,还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能力。高校辅导员只有正确分析新时期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学生心理上存在的问题,才能从根本上找到合适的心理教育方法和途径,提高自身的教育水平。

一、新时期高校学生的心理特点

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社会状态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改革开放时期成长起来的一批人,其行事作风、思想动态与前一代人相比明显不同。随着我国与世界交流日益加深,世界大环境对年轻人的影响越来越大。进入互联网时代后,大量的信息和数据在互联网空间进行传播,影响着年轻人的思维和意识。

进入社会主义新时期后,我国社会环境将面临新的转型,高校学生的心理状态也将随着社会的转型有所改变。笔者认为,目前在新时期的社会环境下,高校学生在心理上表现出很强的自我认同感,不仅渴望通过自身的努力来改变自己的命运,同时希望能够影响他人,对社会作出一些贡献。在行动上表现为道德意识逐渐提高,对未来的选择多倾向于自主创业或是提升学历和技能。其次,受到互联网发展的影响,学生可以更加方便快捷地进行阅读和学习,这种完全自主接收信息的行为会使他们在思想上变得复杂,价值观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有些流行文化可能会与传统的文化道德理念产生分歧,对学生的心理造成一定的影响。

二、新时期高校辅导员心理教育能力提升的方法

(一)全面掌握社会主义新时期的时代特点

高校学生的心理变化离不开社会环境,辅导员首先要积极学习和掌握新时代的特点,了解党代会和《政府工作报告》的内容,并且积极贯彻和落实有关高等教育的精神內容。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我国未来的发展和建设指明了方向。在高校建设中,该思想也是辅导员进行心理教育工作的理论基础,只有全面学习和掌握新时期的思想理论,才能将心理教育工作做出成绩。

(二)以学生为本,改善师生之间的关系

新时期辅导员的心理教育要以学生为本,首先要改善传统的师生关系,现在的学生大多是“90后”“00后”,没有过多传统师生关系的观念,心理上又很叛逆。所以,辅导员要通过一些方式和途径,与学生建立一种良好的关系,融入到学生的圈子里,这样才能使学生敞开心扉,与教师进行更加深入的交流,以便辅导员掌握学生的心理动态。

(三)提升知识储备和职业技能

如今的学生随时都在了解和接触最新的思想,心理上的变化也比较频繁,因此高校辅导员要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知识的积累和储备。辅导员不仅要学习心理学,也应该对学生较为关注的文化内容进行了解,以便在与学生交流过程中可以找到一些共同话题,有利于与学生迅速建立起良好的关系。

三、结语

高校辅导员作为学生的直接管理者,不仅要对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进行管理,更重要的是要了解他们的心理状况。由于当下复杂环境的影响,部分学生出现了一些心理问题,不仅影响了学业,甚至还可能引起悲剧事件的发生。因此,高校辅导员应该重视学生的心理教育,通过完善的制度和合理的手段及时疏导和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使每个学生都能够积极健康地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来。

参考文献:

[1] 张力. 高校辅导员心理教育能力的

培养模式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2012(19):82-84.

[2]邹海贵,彭仲生. 试论高校辅导员心

理教育能力的培养[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4,1(4):62-64.

【本文系安徽三联学院校级人文重点项目“高校辅导员心理疏导能力现状及提升路径研究——以安徽部分高校为例”(SKZD2018013)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安徽三联学院)

猜你喜欢
心理教育学生管理新时期
浅析赞赏教育在中学教学中的运用
关于高校贫困生心理教育的几点思考
谈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设计
浅析“四进”制度对班级管理的意义
有效提高大学生心理教育方式探析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网络化问题研究
新时期农村气象观测及防灾服务探索分析
教育生态学视野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队伍专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浅论五年制师范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管理
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