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初中教学中信息化的作用

2018-11-17 06:06张常员
学周刊 2018年33期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数学教学初中

张常员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国家高度重视信息技术以及其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在国家整体信息化发展战略中重点发展教育信息化,尤其是对中小学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以及其在专业发展和教育教学方面,明确了教师对于信息技术应用的要求和发展目标。在新的教育条件以及国家的指导纲要下,在现阶段信息化的大潮下,我们的教育要同现代教育教学技术相结合,对新型教学模式进行探索与构建,完善教育信息化的作用。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教育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33-0071-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33.043

一、教育信息化的概念

所谓信息化,指的是将信息本身作为构成某一领域或是某一系统的一项基本要素,并对该领域或该系统中信息要素的生成、处理、分析、传递和利用所进行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信息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由多个要素和多个系统共同参与,其复杂性不仅仅体现在它在对现实生活中相对抽象的信息的一整套生成、处理、分析、传递和利用这一过程,并且还将信息在活动中进行相应的有机提取和归纳整理的复杂性。在信息化的大前提下,教育信息化这一概念相应产生并进行了发展。

教育信息化这一概念,由信息化发展而来,强调在教育过程中有机地添加已经发展成熟的信息技术,将教育发展的这一过程在信息技术的结合下进行推动。因此,教育信息化这一过程本身是一段不断进行动态变化的过程,是在信息化的动态前提下,教育实现相应变化的一个过程。信息化是教育信息化的基础和根本,教育在信息化条件下进行相应发展,不但能够影响现代的教育内容与教育形式,同时还能够反作用于信息化,促进信息化在教育背景下的快速发展。

二、教育环境下信息化的作用

(一)使教学生动形象,提高教学质量

在初中阶段,学生会接触一部分较为抽象的问题,并且对于该类问题理解能力相对较弱,单纯依靠课本和教师的描述,很难清晰地认识这些抽象问题。借用信息技术将抽象的问题直观清晰地展现出来,有助于分析和解决问题,同时在学习难度上有所降低。除此之外,信息技术能够降低教学内容的枯燥性,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提升教学效果。在教学资源上,依据强大的多媒体技术,可以将教学资源进行数字化处理,将单一的文字信息转变成丰富的图片、视频、音频等数字资源,通过网络检索、获取、共享以及再加工,降低了获取教学资源的难度,充分整合了现有的教育资源。

(二)改善教学环境,改革教学方式

各种信息系统应用在教学管理中,能够加快教学方式和教育观念的转变与发展。教师在信息化的环境下,可参考其他多种教学方式设计教学,将先进的信息化工具和丰富的网络资源加以利用,提高在教学上的主动权,使用图片、音视频课件丰富原有的教学设计和方式,提供给学生更好的学习方式和学习环境,使学生在多方位、多角度下认识、理解和解决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信息化技术的辅助作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升教学质量。

(三)开拓学生视野,提高综合素质

应用信息化技术和工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动力,还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开阔学生的视野,使学生对更先进的技术加以了解,丰富知识储备,从而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

三、教育信息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信息化技术在教育中具有生动形象,提高教学质量;改善教学环境,改革教学方式;开拓学生视野,提高综合素质三个优点,但是教育信息化还是会有一部分不足,我们也应当在实施过程中加以注意。

(一)过分依赖多媒体技术

现阶段信息技术中,应用最广的是多媒体技术。但是有些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对于多媒体设备和内容的依赖程度过大,使得多媒体技术成为了课堂的主要手段,而教师本身只负责进行展示,弱化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和教学发展。

(二)缺乏与学生的交流

信息化技术下,有部分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只注重完成课堂任务,急于展示教学内容,阻碍了学生的思维训练,对于有些需要思考和实操的部分,未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使得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实践能力以及学习能力无法得到锻炼。

四、教育信息化的构建

教育信息化体系的构建主要包含人员和设施设备,因此对中小学教育信息化进行构建,需要初中教育系统中教师的积极参与。同时,管理人员还应根据学校课程的具体教学要求以及财务状况进行合理规划,因地制宜地构建起相应的信息化教育系统。

(一)人員的构建

教育信息化系统中对于人员的构建,主要内容是提升教师在信息技术的操作水平。目前,由于部分教师习惯于“黑板粉笔”的传统教学模式,对于课件制作以及多媒体系统的操作未能熟练掌握,因而对新技术有所排斥。因此,对于教育信息化体系的人员构建,主要需要对教师的信息化应用技能进行培训。

(二)设备的构建

信息技术设施设备作为信息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专用性强、资金耗费大、维护专业化等特点。因此,构建信息化系统的设施设备将衍生出具体的运营及其他问题。例如,专用性强会使得沉淀成本过大;维护专业化就表示需要进行专人维护,在人力和资金上造成新的规划。基于以上因素,在设备的构建过程中,应当根据实际规划设备和人力的布置和实施,以确保信息化系统的建立和运行。

五、结语

信息化系统的构建和相关技术的应用在中小学教学中具有较大的作用,是时代发展的趋势,同时也是当代教学改革的一大特色。在初中的教学中,应当合理规划信息化系统的构建,将其与现阶段的教学进行结合,切实提高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 郭绍青.《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课程标准(试行)》解读[J].电化教育研究,2015(9).

[2] 陈焕东,康东,凌波.教育信息化研究概论[J].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2).

猜你喜欢
教育信息化数学教学初中
信息技术与教学难以深度融合的成因及解决途径探析
创新信息技术支撑教学变革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