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学习中渗透医学健康常识

2018-11-17 06:06孙志燕
学周刊 2018年33期
关键词:渗透高中

孙志燕

摘 要:高中生物课程作为中学生物教学中最重要的一个阶段,其中许多知识点涉及医学知识的内容。因此,作为一名高中生物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绝对不可忽视医学健康常识与教学的渗透,让学生在学习生物知识的同时,拓展视野,增长见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可对高中生物学习中医学健康常识学习的现状进行分析,并且对高中生物学习中渗透医学健康常识的教学策略進行简单探讨。

关键词:高中;生物学习;渗透;医学健康常识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33-0092-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33.057

作为实用性很强的一门学科,高中生物课的学习受到了广大师生的重点关注,并且通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对相关的医学健康常识的渗透,使学生对生物学有了深刻的了解,提高了学生对生物课的兴趣,认识到了学习生物对于将来学习、生活的重要意义。除此以外,它还可以增长学生的见识,帮助学生具备基本的医学常识,提高学生用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生物教学渗透医学健康常识教育的意义

我们知道,高中生的健康教育是由三个部分构成的,分别是心理健康教育、生理健康教育和社会健康教育。这三点相辅相成,共同决定着高中生的健康成长。而生理健康教育作为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它和人的身体健康有着密切的关联,更是学生健康教育的基础,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起着最基本的保障作用。基于这些原因,在高中生物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强化医学健康常识的渗透,让学生通过生物课堂上的学习,能够对卫生知识有个更加全面的了解。另外,生物课堂还需渗透急救知识和医疗保健知识,并且有效地将其融入到高中的生物课堂教学中,以此达到对医学健康常识传播的目的。可以说,生物课堂是医学健康常识传播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生物课本中所包含的大量的医学知识点,对于其充当医学健康常识教育的载体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高中医学健康常识教育的现状

通过问卷调查我们发现,学生的医学健康常识基础非常薄弱,对其了解程度整体偏低,连一些基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的医学健康常识,如感冒的预防和治疗等,好多学生都不清楚,而对于生物课本中没有涉及的健康常识,学生的知晓率则更低,这不得不使我们对学生的医学健康常识教育的现状进行反省。

目前,我国高中生的医学健康常识获取的途径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家长对学生的医学健康常识的普及,另外一个就是通过生物课堂对学生的教育。然而,许多家长对于医学健康知识的了解也很浅显,大多数仅仅是简单的卫生健康教育或者是传授一些所谓的生活经验而已,不会涉及专业的医学健康问题。因此,学生对医学健康常识的获取,还需依靠生物课堂中相关医学知识的教育。但是,长期以来,在我国应试教育政策的影响下,传统的生物教学都是根据生物教材来制定教学方案的,对于课本中涉及医学健康知识的延伸和拓展比较少,导致学生医学健康常识的欠缺。对此,我们必须改变传统观念,完善教育模式,将素质教育与学生的全面发展有机结合起来。

三、 高中生物学习中渗透医学健康常识的教学策略

(一)联系生活,提高渗透效果

生物课堂是渗透医学健康知识的主要场所,但不是唯一的途径,教师可以充分挖掘周围的资源,积极寻找渗透医学健康常识的第二课堂,鼓励学生参与和健康教育有关的社会实践活动,或者为学生创设医学健康教育的实践活动,在激发学生对健康常识学习热情的同时,还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学生在生物课堂的健康常识学习主要依靠教师的讲解,是被动的,而学生通过实践活动获取的健康常识,是自主学习的过程,能够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增强健康意识,学习到更多的和生活有关的健康常识。

(二)设置情境,增加健康常识教育的途径

医学健康常识的教育不能拘泥于一两种固定方式,教师要不断地创新教学方式,通过丰富多彩的形式让学生了解更多的医学健康常识,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学生医学健康常识匮乏的现状。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搜集家里感冒药的说明书,通过师生的共同讨论,渗透感冒的预防和治疗常识;还可以鼓励学生在图书馆或者计算机上查找和感冒有关的防治知识,并为学生分析其可行性,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另外,教师可以建议学校组织医学健康常识的专题讲座,学生通过参加这些活动,做到充分了解和自己息息相关的医学健康常识。

(三)加强自主学习

传统的生物课堂实行的是以教师为主体的、学生被动听课的灌输式教学方法,是一种陈旧的教育模式。为了适应当前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师要摒弃这种方式,让学生自主进行探究学习。具体操作可以是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通过分析和讲解相关的案例,引导学生讨论和分析医学健康常识,最后教师再进行总结,对于学生观点错误的地方及时予以纠正,但不能过度批评,以免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对于谈论和分析中表现优异的学生,要予以相应的表扬,以便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

(四)通过实验教学,加深学生的认识

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涉及某些医学健康常识需要在实验室完成的内容,教师必须带学生去实验室,并且在旁边指导,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完成实验操作,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学生能亲眼看到实验变化,从而验证生物课本中的结论,对于医学健康常识的认识程度会更高,也能让学生形成自主探究的意识,从中体会生物这门学科的魅力,进而喜欢上生物课堂。

四、结语

总而言之,高中学生在学习生物这门课程的时候,不仅要学习生物课本中的基础知识,还要通过生物课堂对相应的医学健康常识进行有效的学习,这就要求各位教师在生物教学的过程中加强对医学健康常识的渗透,科学地将生物知识和医学知识相结合,并且通过多种渗透方式,以达到最佳渗透效果,让学生通过生物课堂,掌握更多的医学健康常识。

参考文献:

[1] 陈浩.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健康教育的策略研究[J].文摘版(教育),2015(1).

[2] 程文亮.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健康教育的探索[J].中学教学参考,2015(20).

[3] 陈彩凤.高中生物教学中健康教育的渗透[J].都市家教月刊,2014(2).

[4] 黄诗彤.关于高中生物渗透医学健康的学习探讨[J].低碳世界,2016(27).

猜你喜欢
渗透高中
在印度佛教大会感受日本“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