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NSE、PEDF水平变化及意义

2018-11-22 07:59陈菊华
山东医药 2018年41期
关键词:外周血神经元入院

陈菊华

(常州市中医医院,江苏常州213003)

急性脑梗死(ACI)是脑局部血液供应障碍,缺血、缺氧引起的局限性脑组织性坏死、神经元损伤凋亡,具有极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1]。在缺血病灶周围区域存在相对缺血区域,这些缺血性半暗带具有一定的潜伏期。ACI发病后出现迟发性神经元损伤,但迟发性神经元损伤的检测方式较有限[2]。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可通过血脑脊液屏障,主要存在于神经细胞内[3]。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为一种神经营养因子,具有降低炎症反应、抑制血管生成的作用[4]。本探究ACI患者外周血清NSE、PEDF水平变化规律,并探究其临床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5年11月~2017年11月本院急诊科收治的ACI患者共90例作为观察组,男48例、女42例,年龄49~75岁(58.72±5.03)岁,发病时间0.4~3.5(2.11±0.53)h;合并高血压62例、高血脂65例、糖尿病58例。入院时接受磁共振或CT检查梗死灶面积,分为大面积梗死组39例(梗死灶面积≥5 cm2)、小面积梗死组51例(梗死灶面积<5 cm2);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对患者神经缺损程度进行评价,分为轻度缺损组35例(NIHSS评分<10分)、中度缺损组30例(NIHSS评分10~25分)、重度缺损组24例(NIHSS评分>25分)。患者纳入标准:年龄20~75岁;经头部磁共振或CT检查符合关于ACI的诊断标准[5];首次发病;患者直系亲属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有既往脑卒中病史;合并其他神经内科疾病、颅脑疾病或外科创伤、精神异常、意识障碍、严重肝肾疾病、恶性肿瘤;临床资料不全或中途退出。同时选择本院体检健康不合并脑部疾病者50例作为对照组,男27例、女23例,年龄44~75(57.33±5.21)岁。各组性别、年龄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治疗方法 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于发病24 h内给药,包括控制颅内压、血糖、血压。静脉注射奥扎给雷60~80 mg,1次/d,治疗2 d;溶栓治疗24 h后口服拜阿司匹林,1次/d,300 mg/d;静脉滴注依达拉奉30 mg/次,2次/d。

1.3 血清NSE、PEDF检测 患者均于入院第1、3、7、14、28天抽取外周静脉血10 mL,-80 ℃保存。静置4 h后离心10 min(3 000 r/min)提取血清。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中NSE、PEDF水平。试剂盒购于南京凯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操作。

2 结果

2.1 两组血清NSE、PEDF水平比较 入院第1天观察组血清NSE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第3天升高(P<0.05),入院第7天达顶峰,第28天降至与对照组水平一致(P>0.05)。入院时观察组血清PEDF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随时间延长缓慢升高,入院第14天与对照组水平一致(P>0.05)。见表1。

2.2 入院时血清NSE、PEDF水平与梗死面积的关系 入院时,大、小面积梗死组血清NSE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面积梗死组血清PEDF水平较小面积梗死组低(P<0.05)。见表2。血清NES水平与脑梗死面积呈正相关(r=0.568,P<0.05),血清PEDF水平与脑梗死面积呈负相关(r=-0.555,P<0.05)。

表1 两组血清NSE、PEDF水平比较±s)

表2 三组血清NSE、PEDF水平比较±s)

2.3 入院第1天血清NSE、PEDF水平与神经缺损程度的关系 入院第1天,血清NSE水平轻度缺损组<中度缺损组<重度缺损组(P均<0.05);血清PEDF水平轻度缺损组>中度缺损组>重度缺损组(P均<0.05)。见表3。血清NES水平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呈正相关(r=0.356 2,P<0.05),血清PEDF水平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呈负相关(r=-0.578,P<0.05)。

表3 四组血清NSE、PEDF水平比较±s)

3 讨论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ACI的发病率越来越高,若不能接受及时有效的医治会导致严重后遗症,甚至危及生命。研究发现尽管患者得到及时救治,仍会出现神经功能缺损及肢体功能障碍等[1,6]。近年来关于指导ACI诊断并判断预后的指标引起临床关注。

ACI后大脑神经组织处于缺氧微环境,低氧环境会引起VEGF的大量分泌,导致病灶微循环不畅,进一步加重脑梗死和缺氧,破坏脑部神经元[7]。NES作为一种参与糖酵解途径的烯醇化酶,主要存在于神经细胞中,当神经元出现病变坏死时,NES被释放并通过脑脊液进入外周血液[8]。PEDF隶属于丝氨酸蛋白酶,具有营养神经元细胞的作用。此外研究还发现PEDF具有抗血管生成的作用[9]。本研究结果显示,入院时观察组血清NSE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变化,入院第3天升高,入院第7天达峰值,然后下降,第28天恢复至正常水平。说明ACI发生后,大量神经元坏死,释放NES进入外周血,使NES水平迅速升高。既往研究结果显示,脑缺血患者外周血中NSE水平升高且较为迅速,与病情发展有一定关系[10]。但亦有研究认为ACI患者外周血中NSE水平变化具有一定的滞后性,NES仍是外周血中变化较为迅速的血清因子[11]。本研究观察组入院时PEDF水平低于对照组,而后持续升高,至入院第14天恢复至正常水平。PEDF术后恢复较慢,作为一种神经营养因子,足够浓度的PEDF对维持神经元功能具有重要意义。既往研究发现,ACI患者PEDF水平升高以抗血管生成,且血清PEDF水平与病情发展有关[12],此提示通过检测外周血清中PEDF可帮助判断神经元功能恢复情况,PEDF水平降低提示预后差。

迟发性神经元损伤多发生在ACI患者接受治疗后数天内,神经元再次大面积坏死,关于迟发性神经元损伤的机制尚不完全明确,有研究认为这与周围相对缺血区域的存在有关[13]。迟发性神经元损伤会严重影响ACI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影响疗效,并降低患者生活质量。本研究结果显示,入院第7天,血清NSE水平逐渐升高,而PEDF逐渐降低,预示神经细胞破坏加重。VEGF等血管生成因子导致血管大量新生,使微循环受阻,加重缺氧诱导的神经元破坏;PEDF具有抗血管生成作用,在ACI发生的急性期和恢复期均具有抗血管生成的作用[14,15]。血清PEDF水平降低预示神经功能受损加重,患者预后差。

进一步研究发现,入院第1天,血清NES水平与脑梗死面积呈正相关,血清PEDF水平与脑梗死面积呈负相关。血清NES水平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呈正相关,血清PEDF水平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呈负相关。这提示NES和PEDF可反映ACI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可作为判断ACI预后的因子。

综上所述,ACI患者血清NSE、PEDF水平发生变化,二者水平变化与患者的梗死面积及神经功能缺损有关。但本次研究样本有限,且具有一定的地域局限性,同时样本收集保存后统一检测缺乏一定时效性,结论需进一步研究。

猜你喜欢
外周血神经元入院
利用信息技术再造急诊入院管理流程*
跃动的神经元——波兰Brain Embassy联合办公
白血病外周血体外诊断技术及产品
ERK1/2介导姜黄素抑制STS诱导神经元毒性损伤的作用
毫米波导引头预定回路改进单神经元控制
侧脑室注射DIDS对缺血再灌注脑损伤大鼠神经元凋亡的拮抗作用
结肠炎小鼠外周血和结肠上皮组织中Gal-9的表达
慢性荨麻疹患者外周血IL-17和IL-23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2型糖尿病患者外周血中hsa-miR-29b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入院计划概念框架系统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