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主题学习”——成就我的语文教学梦想

2018-11-24 18:04张莉
黑龙江教育·小学 2018年7期
关键词:语文主题学习丑小鸭本课

张莉

传统语文教学中,老师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但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却很慢。究其原因,大概是因为教师一直未摆脱“课堂主角”的身份,学生一直没能成为课堂的主人。另外,在教学中,传授的知识太过繁杂,教师总是想把所有涉及到的语文知识都挖掘出来,教给学生,却忽略了一个浅显的道理——学生的生长发育是有规律的,东西要一口一口吃,一顿吃多了,不但不会吸收,反而会造成消化不良。这些现象都导致了教学的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

“语文主题学习”实验的开展给我们带来了新的理念,我开始按照实验理念进行教学:把课堂的时间和空间真正地还给学生,认真思考教学目标,努力做到“一课一得”。

我以“语文主题学习”课堂教学中一节较为成功的教学案例——《丑小鸭》为例,谈谈自己和自己的语文教研团队在设计这节低段“语文主题学习”课的思考与做法。

《丑小鸭》是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的一篇童话故事,教学这篇课文之前,我思考良多,最终把怎样确立教学目标和怎样确立本节课的语用点作为首要思考的问题。为了准确地确立目标,我和我的教研团队认真研究本段的学段目標和本单元、本课的教学目标。经过反复思量,我们终于确定了本课的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懂得童话要告诉我们的道理。(2)积累并学会运用学到的好词。同时,也确定了本节课的语用点是两种类型词语的训练:什么怎么样(叠词形式)和怎么样的什么。明确了语用点后,我们力求整堂课的教学都围绕这一主题展开,努力实现“语文主题学习”的主旨——一课一得,简简单单教语文。

为了让教学更加高效,我们在整节教学中还力求做到有一定的梯度:

首先,在新课之前的师生互动时,我们便设计了词语积累环节。此环节的设计并不是简单的互动与词语的积累,而是本节课上学生进行说话训练可以选择运用的资源。这样的设计不但拉近了教师和学生的距离,更解决了学生在说话练习时词语匮乏的问题。

接着,在课文教学中,先让学生在图文结合中初步感知词语、句子,继而在两组句子的比较中(如:“它的毛灰灰的”和“它的毛是灰的”)感知叠词的特点,再通过朗读体会这种词语的优点。随即我们又创设了让学生观察其他小鸭子长什么样的环节,目的是为了进行第一次模拟训练:用“灰灰的”这样的词说一说其他鸭子的样子。有图片的辅助,更有句子的范例,学生很轻松地就用自己的话准确地描绘了丑小鸭哥哥、姐姐的样子,且用词贴切。这是本堂教学中第一次成功的语用。

第二次训练是在学生了解了故事中丑小鸭受尽周围人的欺负后,让学生观察和想象:丑小鸭被人欺负后变成了什么样,还是使用像“灰灰的”这样的词语说一说,进行再次巩固。有了上一次的基础,即使没有范例,学生也很轻松地完成了练习。而且值得欣喜的是个别学生还灵活地使用了课前积累的好词,且运用得特别恰当。

一次感知、朗读、体会,两次适时地补充文本、拓展训练,让学生对此类词语不但达到了充分地练习,而且实现了恰当地运用。

接下来进行本课的又一训练点:怎么样的什么。这一环节出现在丑小鸭变成天鹅后。学生阅读了文中对天鹅的描写后,我们又引导学生继续观察天鹅的眼睛和嘴巴是什么样的,从而使用像“雪白的、漂亮的”这样的词来描述一下天鹅的样子。在这一环节中,学生又一次运用了课前积累中的词语进行说话练习,效果特别好。学生也又一次切身体会到了积累词语的重要性。

我们在本篇课文教学之后,又拓展阅读了两篇相关的童话,力求做到主题统一,真正实现巩固主题训练的目的,并扩大了学生的阅读量。

教学的最后,我们还向学生推荐安徒生系列童话的内容,鼓励学生广泛阅读、大量积累,其目的也是为了实现“语文主题学习”从一篇到多篇,从多篇到整本书的宗旨。

以上内容就是在《丑小鸭》这篇课文的教学中,我们围绕语用点所设计的系列教学环节。关注教学实践的效果,无论是课上学生的收获,还是听课教师的反馈,我们都不难发现,本课教学的确是一次成功的教学范例。这样的设计不但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符合低年段的学段目标,更实现了“语文主题学习”目标简单、一课一得的理念。真正做到了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主动获取知识,继而消化、巩固,最终实现让学生在每节课中都能真真正正地学有所得,习有所获,且学得简单、轻松、准确、到位!

(作者单位:齐齐哈尔市昂昂溪区第二小学)

猜你喜欢
语文主题学习丑小鸭本课
Let’s play football.(部级优课)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液体的压强》教学设计
从“听唱读写”四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节奏训练
丑小鸭的蜕变
A double inequality for the modulus of the Grötzsch ring in Rn
《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与课本的有机整合
《丑小鸭》续编
灰灰鼠要娶丑小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