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藤幼儿园环境设施细节设计的启示

2018-11-27 06:22韩凌菊张蔚
设计 2018年11期
关键词:设计思路幼儿园

韩凌菊 张蔚

摘要:日本藤幼儿园位于东京都立川市,是日本规模第三大、第一有名的幼儿园。文章通过对藤幼儿园中部分环境设施的分析,探讨幼儿园环境设施设计与教育理念的关系及设计的尺度,为幼儿园环境设施设计的思路提供一般方法。

关键词:幼儿园 环境设施 设计思路

引言

近年来,日本藤幼儿园一直是建筑界和教育界的一个热门话题。在设计界,藤幼儿园于2007年获“亚洲设计大奖”,2008年获日本建筑最高奖项“日本建筑学会奖”,2011年被经合组织(OECD)评为“最优秀的教育建筑”。在教育领域,藤幼儿园推崇“蒙特梭利教学法”,它强调儿童的独立,不过多约束孩子。由于日本藤幼儿园的设计与教育理念相互融合、相辅相成,因此受到了各国人员的观摩、学习,也使得其中很多环境设施值得我们研究、讨论并学习。文章分析藤幼儿园内环境设施的设计思路,寻找适合国内幼儿园参考的一般设计思路,并推进设计的理论高度。

一、藤幼儿园设计背景

在日本,无论是公办幼儿园(由政府主办,教师可享受公务员待遇),还是私立幼儿园(由教会寺庙主办),他们的教室都十分朴素。日本是世界上科技先进且发达的国家,可是在日本幼儿园的教室里却找不到琳琅满目的高档玩具和现代化的智能设备。即使寒冷的冬日,孩子们也穿短裤上学,这是日本社会共同认可的观念。即对于幼儿的教育,他们主张让孩子在锻炼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成长为能够适应社会的人。

日本藤幼儿园位于东京都立川市,于2007年新幼儿园建成,现有儿童500余人,是日本规模第三大、第一有名的幼儿园。在藤幼儿园改造前,校舍陈旧、墙漆脱落水管锈死等情况,加之日本少子浪潮的冲击,藤幼儿园陷入了招生困境。2007年,加藤园长决定重新整修幼儿园,并希望它是一所防震性强的幼儿园。此时的手冢贵晴先生刚好有一儿一女要读幼儿园,手冢先生决心做一所自己儿女最喜欢的幼儿园。由此加藤园长与手冢先生合力完成了这座极富盛名的幼儿园的设计与改造。

藤幼儿园的设计主题是“一个时代的终结”,它指是现今已被抛弃的、充满着儿时记忆的时代。如今孩子们的感官体验是从便利的现代科技设备中获得的。设计师希望能够通过藤幼儿园中的环境设施给孩子们提供一些过去的记忆。无论时代怎样变迁,这些记忆都是时代更迭的痕迹。从手冢先生关于藤幼儿园的TED演讲中可以发现,设计师和园长希望孩子自然发展并了解过去。这不仅令人感慨日本可以接受并提供给孩子如此开放、自由的成长环境,也敬佩藤幼儿园设计的用心。

二、幼儿园环境设旖

环境设施是环境建设下的主题,包括各种建筑部件。幼儿园环境设施包括安全通道、通风系统、供電系统、消防设备、自来水系统以及娱乐设施等。幼儿园环境设施是幼儿与环境交流的媒介,是幼儿园氛围营造的重要组成;是幼儿健康成长发育的基础设施。与其他空间中不同的是,幼儿园环境设计的使用主体是幼儿,那么设计的原则是与幼儿教育相关的,关乎幼儿科学健康的成长。幼儿所接触的一切都对其发展有影响。因此环境设施在幼儿园设计中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由于环境设施处于多个设计领域的交叉地带,在国内,通常各个设计领域划分明确,每个领域由不同的人员组成。那么在设计过程中需要不同领域的设计人员尽量全面沟通,根据用户需求统一设计语言和设计方式才能协调好每一部分的设计,才能更清晰地呈现出教育想法。

藤幼儿园是由手冢先生与园长进行充分沟通后完成的设计改造,从建筑、景观到室内的全部设计,将教育理念充分融入环境设施的设计中,尽可能做简法的设计,充分体现教育的意义。这样的设计更容易给其他的设计师带来设计原则的启示。而对于幼儿园,设计的原则更有针对性地体现出设计在幼儿场所中特殊的、对于幼儿的责任的意识。

三、幼儿园环境设施设计的一般方法

藤幼儿园的设计十分重视环境设计中的细节,相比之下我国当下幼儿园设计更注重概括区域,比如按照幼儿教育的“五大领域”(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来划分环境区域,而且对于环境设施的关注甚少。文章依照设计流程从设计的灵感来源,到实施设计,再到设计给幼儿的体验感受三个部分,从藤幼儿园的设计中归纳出几点要素,供国内幼儿园设计者学习、参考。

(一)设计灵感来源

创意的输出是设计师爆发的信息积累、酝酿后的灵感,设计者应维持信息输入和创意输出的平衡,而信息输入则是我们接触各种事物并把它们保存在脑海中的过程。设计想法的输出和信息的输入就如同人类一呼一吸,灵感的到来似乎捉摸不透、忽有忽无,那么当设计者创意输出匮乏时,应思考是否是信息输入匮乏。创意输入的关键是对事物的热情,面对幼儿园设计应时刻保持对幼儿的热情,此外,对于幼儿这个特殊的群体,作为设计师更应深究幼儿发展规律及幼儿教育等因素,将对幼儿的关爱与教育理念结合,才能输出最恰当的设计灵感。

日本习惯脱鞋后进室内,幼儿园小朋友很多,鞋子更多,就会摆放凌乱。而藤幼儿园的教室门外有一排脚丫的贴纸,小朋友每次进出都会主动把鞋摆在脚丫图案上,大脚丫图案对应大鞋子,小脚丫图案对应小鞋子,加藤园长讲述贴纸的想法来自他儿时的记忆,他说小时候很喜欢在河边捡石子再把它们摆放整齐,总不会厌烦。小朋友摆放鞋子就像加藤园长儿时摆放石头一样有趣,这使得麻烦过程变得有意思,逐渐培养了孩子秩序感。有加藤园长排列石子想法的输入,以及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意识,才有摆放鞋子创意的输出。

又如热爱幼儿教育的加藤园长的办公室和其他老师一样在一楼,在小朋友可以一眼看到的地方。他坚持每天早晨站在幼儿园门口和每个小朋友说早上好。他希望带给孩子安全和亲近的感觉,更可以观察孩子的行为。创意输出的背后一定是花大量时间和精力去完善信息输入。

(二)设计过程中的尺度把控

1.让事物维持在“灰色”状态:在儿童的发展过程中,许多家长和园长都希望给孩子最好的,最先进的产品,最优质的服务,希望为孩子避免一切不足之处。多数设计以使用者方便为出发点,却忽视了不方便带来的好处。所以在对待事物时,不是以非黑即白的态度,而是让事物维持在灰色状态,能够带来不一样的收获。在幼儿园环境设施设计中,设计师有责任给予幼儿更多的可能性。人们以缓慢的速度接受设计,尽可能深入思考设计概念,同时也积极的理解事物。那么同样的事物,看待方式的不同,结果可能完全不同。

如今我们在家里或是去商场都越来越智能化,自动感应门、自动感应水龙头。身边出现请“请节约用水”的指示牌也越来越少。孩子们接触的事物逐渐智能化,例如习惯用遥控器开灯,而藤幼儿园使用的是老式的拉绳灯,(如图1)。孩子们从中明白了电灯的工作原理,知道生活中事物的多样性。先进的设计有时给予幼儿单方面的教育方式,然而孩子处于多种环境状态下更有利于幼儿科学的成长。此时设计可以是帮助教育价值实施的途径,因此不是最先进的可能不是最优状态的设计,“灰色”设计能带给幼儿更多可能。这就是为何藤幼儿园使用非智能水龙头和灯的原因。

除了非智能化的现象值得我们关注,藤幼儿园大部分时间都是完全开放的,户内户外是没有界限的,内部是连通的,只有简单的木板和箱子做隔断,所以这里也没有声音的界限。设计师这样做是因为他们认为把孩子放在封闭的空间内孩子容易紧张,而适度的杂音的环境更能让孩子们提高注意力。因此设计者应当多角度去看待设计带来的影响,开放的环境反而能让人集中精神。灰色的设计带来的影响是丰富的、颠覆传统的。

2.“不完美”的设计反而让人记忆犹新:藤幼儿园的可贵之处在于它的设计初衷,在设计过程中,设计想法可以由很多种的表达方式去诠释。过于完美的表达有时却失去了趣味性或者设计的初衷,此时保留设计原始的样子,会更好地保存那份初衷。那份初衷或许是文化,是关怀,是情感,是趣味,或是教育理念。坦诚的展现设计的不完美,让观众同时看到了设计的不完美,才能留下更美好更真实的印象。幼儿园环境设计是为了幼儿的健康成长,以真诚的方式展现园方的教育理念才是核心。

国内许多幼儿园的草坪是人造草坪,优点是美观、平整且便于打扫。而藤幼儿园操场上的草坪是没有修饰过的、凹凸不平的,这是设计师有目的的设计。草也使用真草,秋天草地变黄,第二年又有新芽冒出来。孩子喜欢观察环境的变化,相较规整的人造草坪,真实的、有四季变换的。不仅是外观的不同,有起伏的草坪是存在一定危险的,孩子们在奔跑过程中更容易摔跤,可受伤又何尝不是另一种教育,孩子们更乐于去发现其中的变化和乐趣。

作为设计者,幼儿园的设计初衷应该尽可能完整地表达出来,这样能更真实地诠释创意,给家长和幼儿更多的安全感。让家长获得更准确的信息,而这些不完美很可能成为他们爱不释手的地方,因为它更好的保存着对幼儿的关爱。

3.越抽象的设计,越激发想象:设计从灵感闪现到平面草图,到立体图,再到模型、实物。是一步步清晰而具體的过程。这是创意从模糊到清晰,从柔软到凝固,从想象到具象的过程。幼儿园设计越抽象的设施则越会激发儿童的兴趣。保持设计的软度,更容易与儿童灵感发生反应。反之则如佐藤大所说,“越具体,越容易被人理解,但同时可想象的空间也随之变少了”。因此设计师掌控灵感硬度的能力十分重要。

藤幼儿园的建筑是只有一层的环形结构,大家喜欢称其为“甜甜圈”。屋顶可供孩子奔跑、玩耍。而屋顶上有两棵可以让孩子们爬上爬下的大树,和一些下层房屋的天窗,除此外只有建筑本身作为支撑的方方正正的台体结构,(如图2)。围绕着树干有一张网,窗子上晒着几条秋刀鱼,而方正的水泥台在成人眼中是普通无趣的。但当孩子们聚在一起时,他们自发的排队爬上台子、又从台子上纵身一跃,他们自己会创造游戏、制定游戏规则。这里没有成人为他们准备好的游戏规则,孩子们自己发明游戏会让他们兴奋。方正的水泥台比游乐设施抽象,越是抽象,越不能快速明确它的用途,就有越多的想象空间。

方正的水泥台相较游乐设施却是模糊的、柔软的、充满想象的。所以在设计的结果也可以是柔软的状态,可以和使用者在想象空间里发生碰撞、发酵的。幼儿园需要的不是丰富绚烂的色彩和卡通形象的堆叠,而是让孩子感到舒适和安全的场所,如果能有激发他们想象力的设计会更好。因此计师应具备掌控灵感硬度的能力。

(三)设计结果影响幼儿的行为

设计的“无声语言”胜过有声语言。在幼儿园设计中,环境设施中无声语言是色彩、形状、尺度及材质等方式呈现,有声语言则是通过广播、文字等载体呈现。幼儿与环境设施是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的关系。当儿童和环境发生关系时,儿童的行为是设计语言引起,那么儿童行为影响着设计。反之,人们会创造、设计环境,环境设施的高低、尺寸、开合方式等又决定着幼儿如何使用和操作。因此幼儿园设计应遵循儿童行为心理学,了解幼儿发展规律,才能设计以儿童为核心的设计。正如《着眼发展科学保育中》所阐述的,“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即以告知的方式让幼儿习得经验不如以实际操作习得。因此在环境设计中设计应利用“无声的语言”给幼儿提供更多的学习可能性。

藤幼儿园草坪边有一处孩子们洗手的地方,这个洗手池没有水槽,水直流到鹅卵石上、木桩地面上,水管就是一根普通金属软管,可以改变冲水方向。小朋友会把手伸到水龙头下面等水自己来,因为他们习惯了感应式水龙头。但孩子们能很快就知道在这里水要自己动手拧开龙头水才会来,用完之后也要自己关上。因为没有水槽,水会溅起来,打湿鞋子,他们会自然把水关小,以节约用水。

日本是非常注重生活细节的国家,正如随手关水的行为,或者他们认为洗手把水甩干是不礼貌的,所以提倡使用手帕。藤幼儿园通过适当的设施培养孩子们的良好习惯,将“节约用水”、“节约用电”或者“珍惜粮食”此类标语建议转化成引导行为的无声设计。无论基于怎样教育理念的设计,都会反过来影响使用者的行为,一个人的行为更多是儿时的直接感受而影响的。

结语

综上所诉,对幼儿园环境设施设计思路的研究是很有必要的,藤幼儿园的设计极具国内学习的特质,思考其背后的设计原因,为国内幼儿园设计实践工作者提供设计思路的一般方法,才能避免浮于表面的模仿。在幼儿园的设计过程中应注意设计的尺度,为儿童提供适合的环境,并推进幼儿园设计的理论高度。

猜你喜欢
设计思路幼儿园
爱“上”幼儿园
水利工程建筑的设计思路分析
基于中高职衔接的税收课程设计研究 
基于人本管理的企业薪酬体系设计思路探索
文言文的阅读教学改革的一点尝试
面向小学课堂教学的智能闯关游戏设计思路
想念幼儿园
幼儿园私家菜
幼儿园私家菜
幼儿园来了男老师,你欢迎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