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儿童立场的小学数学游戏教学

2018-11-28 07:35姚丹静
名师在线 2018年8期
关键词:设置教学方式游戏

姚丹静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星河实验小学,江苏常州 213100)

引 言

小学阶段的儿童由于思维发展不成熟、性格活泼但集中力低、缺乏自主探究学习能力等因素,在小学数学的学习过程中经常出现“学不懂”“听不进”“没兴趣”等问题。为了改善这一现象,游戏教学开始被广泛应用于小学数学课堂。所谓游戏教学,简单地说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引入游戏活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目标,为学生创建一个快乐学习的氛围和环境,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1]。但是,在目前的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游戏教学存在着目标不明确、纪律混乱、游戏设置不当等问题。为了促进游戏与小学数学更好地融合,我认为教师首先要确立教学立场,即基于儿童立场设计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考虑儿童的学习需要、个性发展和思维特征。

一、学习需要:明确设置教学目标

基于儿童立场进行游戏化的小学数学教学,首先要考虑学生的学习需要,以此设置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师要通过前期的调查研究准确了解学生的数学水平、学生的学习态度以及学生喜欢什么样的课堂形式,并以此为基础设置教学目标。其次是教师必须意识到游戏不是教学的目的,而仅仅是作为一种手段来辅助教学活动,是有效提高教学效率的方式。为此,教师在设计教案的时候,需要认真研究教学大纲和教学要求,思考如何用游戏的方式呈现教学内容,让学生对课堂产生积极性和主动性。

对于小学生而言,传统的数学课堂重在讲解定理、概念等抽象性的知识,但从学生的结果反馈来看,传统教学方式的教学效率一般。为此,教师应该意识到学生对课堂的需求不只是局限于获取知识,还要求在课堂上能够获得一定的乐趣。引入游戏教学方式后,教师需要根据学生需要来设置游戏目标,从而保障游戏教学的成功实施。

例如,在教学小学一年级上册《数一数》一课时,教师要明确该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感受“看”和“数”是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并让学生掌握数数的能力。因此,教师设置的游戏要具有针对性,要与教学目标紧密结合,引导学生通过游戏掌握数数的方法。比如说,教师可以利用挂图等工具展开游戏,通过竞赛的方式让学生观察挂图里有多少只小动物,一方面是激发学生数数的兴趣,另一方面是引导学生通过游戏竞赛能够认识数数。为了让学生进一步掌握数数的实践操作方法,教师可以设置火车钻山洞的游戏。游戏以小组形式进行,每个小组由两名同学手拉手搭成山洞,其余同学扮演火车车厢,教师说明能通过山洞的车厢数,小组成员便数出相应的“车厢数”,数对了便能顺利通过山洞,数错了则不能通过。

通过设置游戏营造了活跃有趣的课堂氛围,既能够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在课堂上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又能够让学生通过游戏掌握数学知识,完成教学目标所要求的学习任务,真正推动数学教学的发展。

二、个性发展:游戏活动有趣生动

小学阶段的儿童总体来说性格较为活泼好动,注意力较弱且容易被新鲜有趣的事物吸引,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引入游戏方式时,一定要考虑到学生的个性特点,从儿童的立场出发,设计符合学生个性并能够帮助学生个性发展的游戏。具体而言,教师需要注意添加游戏的趣味性、丰富性、生动性,如此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还能够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如教学小学一年级《元角分》一课,为了让学生准确认知人民币元、角、分的区别与换算,并且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师在课前需要准备一些小物件,比如:铅笔、橡皮擦、笔记本、贴纸等,以及包括元、角、分的若干零钱。在课堂上,教师设置一个小超市的游戏活动,让学生结合真实情境,模仿在超市里购买物品。首先由教师扮演售货员,一名同学作为代表扮演客人,为其他同学示范如何购买物品。

教师和学生示范结束后,学生以两人为一个小组,运用虚拟的纸币进行游戏活动。由于游戏和日常生活紧密相关,学生容易对这类现实性强、操作性强且趣味性强的游戏产生兴趣,然后以积极的态度参与到游戏活动中。由此可见,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从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情境中挖掘多样的、丰富的、具有趣味性的数学游戏,引导每一个学生融入游戏情境中,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此,既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又能提高学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思维发展:互动游戏提高能力

游戏是一个互动的过程,游戏化教学应当也是一个团体性互动的过程。因此,教师要意识到在教学中引入游戏教学,应设置互动性高的游戏,让每一个学生都积极参与互动,在游戏中感受互动学习的乐趣。在设计教学活动的时候,教师为了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游戏,要从学生的立场出发,综合考量学生的实际情况并使用分组制的形式将全班同学分为几个小组,引导学生一方面积极展开组内互动,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小组间的游戏竞赛加强全班的互动氛围。

例如,在学习《统计和可能性》一课时,在教学基础知识后,为了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教师可设置一个问题情境,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分析最终汇总答案,合作制成一个统计图。比如,学校啦啦队将在六一儿童节上表演,需要购买统一的服装,身高为120~129cm的人穿S号,130~139cm的人穿M号,140~149cm的人穿L号。根据这一条件和队员的身高记录,统计出每种型号的衣服要购买几套。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分析讨论,讨论的问题共有:用什么方法来整理数据?如何设计统计表?如何填写统计表?总结统计结果。为了制定一个较为权威的正确答案,教师也要参与到游戏环节中,并对各小组的疑问及时给予解答和帮助。最后,教师引导小组学生汇总数据,然后对各小组的统计结果进行评价,统计结果最正确的一个小组被选为优胜组,并由教师给予一定的奖励。

小组游戏活动的教学方式是建立在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特点的基础上,为每个学生制造交流互动的机会,为课堂增添了活跃有趣的气氛。学生通过交流讨论、分工工作、合作探究等环节,提升了相互协作、相互分工的能力,增强了学生的团队意识,培养了良好的合作竞争观念。如此一来,游戏教学的作用便得以发挥,优化了课堂教学效率,提高了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但是教师在组织小组的游戏互动时,一定要注重维护纪律和秩序,以保证课堂的有序进行,让游戏互动发挥出一定的效果。

结 语

总而言之,小学数学教师在引入游戏教学之前一定要树立学生为主的观念,从儿童的立场出发去探究发现生活中的游戏,并将其引入课堂,让每一个学生积极参与到游戏中,感受数学的乐趣。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有利于营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确保每个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加强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最后,游戏教学还能发展学生良好的学习心理,增强其合作探究意识,促进其各方面能力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赵永兰.教育游戏环境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4.

猜你喜欢
设置教学方式游戏
船舶防火结构及设置的缺陷与整改
ControlUWP 让Windows 10的设置更方便
“真”学习:基于“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式改进
栏目设置一览表
浅谈新型信息化教学方式的困境及解决策略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爆笑游戏
第八章直接逃出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