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场地 大学问 精彩体育

2018-11-28 07:35潘小红
名师在线 2018年8期
关键词:小场地器材体育锻炼

潘小红

(福建省泉州市第二中心小学,福建泉州 362000)

引 言

现阶段的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学场地资源的限制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教学障碍。学校体育课内锻炼是保证小学生身体素质的有效手段。如何运用仅有的教学场地资源,开展精彩的体育教学呢?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仅有的教学场地分为不同的体育锻炼区域,引导学生分批次、分类型地锻炼,优化体育器材资源的利用。也可以通过设计趣味运动,让学生在固定的区域内开展趣味锻炼,引导学生在仅有的场地内开展高效、全面的体育运动。接下来,本文将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谈一谈体育教学心得。

一、划分功能区域,高效运用

场地资源的匮乏,已成为多数小学体育教学中不可避免的一个难题。按照功能的不同划分体育教学场地,教师可以结合校内学生人数和体育教学实际,合理地规划校内体育锻炼场地,高效地利用校内的每一寸土地[1]。因此,实际教学开展之前,体育教师应该统筹规划,结合校内体育教学项目,将校内操场分割为几个板块,并在及时的沟通协调后,高效地利用每一个板块开展体育教学[2]。

比如,新学期伊始,针对如何让我校体育教学活动得以高效开展,体育教师要共同规划学校操场的划分利用问题。结合学校体育教学内容和各个班级所排课程,可将学校操场划分为几个板块,主要有短跑区、游戏区、跳高区、跳远区等,并在区域与区域之间以醒目的分割线加以分割,明确各个区域的体育锻炼项目。教学活动开始之前,体育教师先互相协调和讨论各个班级的体育教学时间和活动项目,再结合各个班级的体育课时间,协调好体育教学区域,保证场地内的每一个板块都能够合理地被利用,同时保证学生在上体育课的时候不会在互相等待上浪费时间,确保本校体育教学场地的高效利用。

教学活动开始之前,体育教师通过互相协调和沟通,将各个班级的体育课时间和教学内容加以安排,在此基础上将学校教学场地划分为几个主要板块。这不仅可以高效地利用学校体育教学场地,还能使得各个班级的体育课程在合理的安排之下,高效地开展教学活动,保证小学体育教学质量。

二、调度活动批次,轮换运用

小学教育的目的是育人,而育人的目的不仅仅是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文化水平,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良好身体素质,为他们以后的学习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在实际教学时,为保证每名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锻炼,体育教师应当合理利用教学场地,适当地调度学生活动批次,使各班学生能够轮流地到体育运动场所,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有足够的活动时间。

比如,教师在带领学生进行早操和课间操的时候,由于学校的课间活动场地十分有限,这时体育教师可以将各班学生合理分成两批,分别进行早操和课间操。每批学生开展锻炼活动时,体育教师要全体出动,对学生的课间操进行纠错与监督,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全身心地投入课间体育锻炼,进一步提高学生做操的质量与效率。同时,在安排课外活动时,我们也可以采取分班级、分批次活动的方法,使一些班级能够在学校场地进行相对开放的活动,如班级内部的小型接力赛、班与班间的小型拔河比赛、各班一起进行的趣味赛等。其他班级也可以相应地开展一些不占用场地且安全健康的小型体育活动,如跳绳、跳高、踢毽子、跳皮筋等。如此安排,可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活动时间开展体育活动,大大提高体育锻炼的效率。

通过合理地调度活动批次,学生能够分批次地开展体育锻炼,不仅可以确保有限的场地得到合理有效的利用,而且能保证学生在有效的活动时间中,得到最大效率的体育锻炼,提升身体素质。因此,小学体育教师应当结合学校实际情况,保证学生分批次、分阶段地开展体育锻炼,确保学生体育锻炼能够高效率地开展。

三、设置趣味运动,小型运用

体育运动的特点,一是强身健体,二是趣味无穷。因此,小学体育实际教学中,利用较小的空间设置趣味运动,同样是提升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部分。小学生正处于活泼好动的年纪,因此可以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开展趣味运动,往往能够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故而,体育教师可以基于体育教学内容,以趣味运动的方式,引导学生开展精彩的体育运动。

比如,教师在为学生讲解了“篮球”的相关知识后,为了进一步强化学生对篮球技巧的熟练程度,更愉快地进行篮球学习,让校园的小场地发挥较大的价值,可以为学生设置趣味篮球运动。学生两人为一组,分好组之后,同组的两个人分别站在两端,一个人运球走到另一个人的面前,将球传给队友,队友再运球返回原地,相同时间内运球个数最多的小组获胜。了解了这一要求之后,学生积极组建小组,并展开了较量。活动过程中,学生你追我赶,欢乐无穷,输了的小组主动地向赢了的小组讨教,反思自己的失误。通过一场趣味活动,许多学生的球感得到提升,也增强了体育运动兴趣。

可见,在实际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创新性地结合教学内容,在小场地中开展趣味活动。这种趣味化的体育教学方式,不仅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引导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习体育知识,有效地增强自身身体素质,同时还能提高场地的利用率,让学校的体育锻炼小场地发挥大用途,构建精彩的体育课堂。

四、开发器材资源,创新运用

运用体育教学器材是小学体育教学的重要项目,是节省体育场地的一种教学方式,也是体育教师可创新使用的教学资源。尤其是在学校场地有限的情况下,体育教学器材的选用和优化都是教师应当充分考虑的内容。选取适合小场地体育教学的教学器材,或者结合场地特点优化体育教学器材,充分开发器材教学资源,可以为小学体育教学融入创新的教学因子。

由于我校体育场地资源有限,不能让学生运用所有的体育教学器材,为避免各个班级学生在体育课中因场地资源限制而发生危险,投掷类体育项目中的一些较为危险的项目就不适用了。但是,学生投掷能力的锻炼不能因此而间断。对此,教师可以将投掷类项目中的垒球、铅球等教学器材,换成同样可以锻炼学生投掷能力的沙包,让他们在有限的场地内分小组开展投掷锻炼。跳高是小学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主要锻炼学生的弹跳能力。但是小学生年纪小,容易在跳高的过程中发生磕碰,受伤。因此,教师应优化跳高器材的结构,将跳高上的横杆换成一根橡皮绳,降低学生因跳不过而发生危险的可能性,并在降低危险系数的同时锻炼学生的弹跳能力。

运用体育教学器材是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一项教学内容。如何结合场地资源特点,高效利用体育器材开展教学,是教师应当着重考虑的内容。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应结合校内体育锻炼场地资源,选择适宜的体育锻炼器材,不仅可以保证学生体育能力锻炼的顺利开展,还会创新体育教学器材资源,让学生以更高的热情投入体育锻炼过程。

结 语

总的来说,体育锻炼不能因场地不够而有所间断,教师应考虑如何利用有限的场地,引导学生开展高效的体育运动。划分场地功能区域,高效利用校内体育场地,将学生分成不同批次,设置趣味游戏等措施,都能够保证学生在有限的场地内开展足够的体育锻炼,使得小场地凸显出体育教学的大学问来。

[参考文献]

[1]檀凯.关于解决小场地体育教学问题的几点设想[J].体育教学,2015,35(10):34-35.

[2]王慧彬.小场地进行体育教学的方法初探[J].吉林教育,2017,(10):151.

猜你喜欢
小场地器材体育锻炼
怎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AV TOP 100!2020-2021年度优秀影音器材推荐榜简评
AV TOP100! 2019-2020年度优秀影音器材推荐榜简评
北京市西城区中小学小场地体育教学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
学校开展校园定向运动的意义和作用
小场地组织体育活动方法初探
小场地教学比赛在高中足球教学中的应用
视听器材个股表现
视听器材个股表现
体育锻炼不能放寒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