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文本视角下小学英语试卷的制作及运用

2018-11-28 07:35
名师在线 2018年8期
关键词:连续性试卷考查

唐 媛

(江苏省宜兴市高塍实验小学,江苏宜兴 214214)

引 言

当今世界是一个新媒体高度发展的时代,这种发展也映射到教育教学上,投射到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上。随着科学和技术的发展,人们俨然已进入读图时代。然而,在小学英语的试卷制作中,教师更多的是从连续性文本出发,给出一段对话、一个小段落,让学生理解其中的文意,进行简短的语言表达性输出。生活中常见的一些非连续性文本,如表格、图表、广告或地图等,信息量大,需要人们去整合、分辨和筛选,这既是一种实践能力,又是学习的目标之一;也是学以致用的集中体现。因此,在小学英语试卷制作中,教师要积极引入非连续性文本,既要在课堂上探索如何教学非连续性文本,也要在试卷制作中思考如何考查非连续性文本,做到教考评三合一,从而发展小学生的英语语用能力和学习能力,提升学生的英语阅读素养和信息素养。

一、小学英语试卷中非连续性文本的来源

1.取材于教科书

毫无疑问,教材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而各种教材都有多元化文本。笔者发现,多种版本的教材中都有很多非连续性文本,编者有意地突出了这一文本的呈现形式。例如,在译林新版《小学英语》教材中,每个单元里除了原有的连续性文本,同时也都有一些非连续性文本的雏形。教师若能树立多元文本意识,将这些不同文本结合起来,加以改造和创造,就能形成一道道考题,让学生在学习、考试中经常接触这些文本,有利于发展学生的阅读素养。在试卷制作中,这些来自教材,又高于教材的文本较为常见。教师既要让学生接触,又要帮助学生读懂非连续性文本,以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形成读题和答题技能。

2.取材于跨界学科

跨界是新课程提出的又一个热词,其实,学科间的融合已是大势所趋。尤其在小学阶段,教师应树立新的课程观,开发综合课程,让英语学科成为学习、思考其他学科的工具,融英语学习于其他学科中。在试卷制作中,教师可以适当引进其他学科的图表、图文或表格,拓宽学习渠道,丰富英语考查的形式,提升小学生的读图能力和文本概括能力。例如,教师可从数学学科中选择一组数据,从音乐学科中选择一段旋律,并做适当的简化处理,形成一个个英语表达,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表达和思维”的能力。

3.取材于生活文本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告诉我们: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其实,现实生活中,英语的非连续性读本非常多,如电影票、导游图、宣传单、广告画等,教师要做文本发现和解读的有心人,学会储存一些有用的非连续性文本,以备试卷制作时派上用场。例如,笔者在看一部名叫《疯狂动物城》的电影时,就收录了一张电影票。然后,笔者在考试中加以改编,围绕这张电影票,出了一些关于票价、观看时间、座次等题目。学生考后反馈“很有创意、很有趣味”。其实,生活中的连续性文本和非连续性文本较多,教师要将这些实用性强的材料用英语加以呈现和解释,让学生在用中学英语,为用而学英语,突出学用结合的英语学习理念。

二、解答非连续性文本试题的策略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有效的英语学习策略,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1]。而在试卷的解答过程中,教师要有侧重点地让学生学会读图、看表,明晰图表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和信息关系,厘清非连续性文本的主要信息链和信息点,为有效的读题、做题服务。一般来说,学生在解题时需要分为三个步骤,即由获取信息到处理信息再到表达信息,从而一步一个脚印,抽丝剥茧,定位此文本的主要信息。

1.研读试题文本,获取信息

学生的读图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它不仅考查英语的字面信息,而且考查更深层次的读图理解能力。对于非连续性文本,要从它们的表达方式入手,结合此文本的标题、功能、图标和注意事项等,让学生结合已有实践知识和生活知识,激活背景知识,将非连续性文本用自己的理解把它们连续起来,从而更加显性化[2]。确定了表达方式,再细读文本内容。教师要指导学生利用自己的猜测能力。因为,对于连续性文本,学生更多的是理解、心译和推测;而对于非连续性文本,由于文本间存在着很多“段点”,需要学生进行“补段点”,需要结合多方面知识,将非连续性文本理解成为一个整体,从而还原文本的真面目,为解题服务。

2.寻找主题词句,处理信息

非连续性文本的主题词句和信息比较分散,需要学生在解题时连词成句,串句成义。教师要指导学生在快速、大量的信息中通过初步认识、猜测预想,形成一个大概的认识,了解信息的来龙去脉,并促进信息的主题化、概念化和表意化。例如,试卷中有一张记录一学生的爱好的调查表,教师既可以设计成完形填空,也可以设计成选择题或判断题。而所出的题型不同,学生的答题角度也不同。但无论如何,针对非连续性文本,教师要教会学生寻找主题词句的能力,也就是找关键词的能力,只有找到主题词句,才能找到主题词的附加意义和功能,从而串联起散落在试题文本各处的信息碎片。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审题、学会筛选、学会整合,从而对散落的信息碎片进行意义衔接,为下一步的解题发挥基石作用。

3.进行有效输出,表达信息

读和找是心智技能方面的训练,而表达则侧重于语言输出。语言习得既需要语言输入,更需要语言输出。输出能使语言更加规范化、精确化,更加易于传播。小学生语言表达要特别注意语言的形式,如单复数、人称转换及主宾格异同、时态语态的形式等。因此,在试卷制作的过程中,教师要依据文本的内容和形式,设计多种多样的形式,让学生尝试输出和表达,进行写作的书面输出。教师在命题时,既要考虑文本的内涵,也要基于小学生的认知和语言水平,设计有梯度的问题,让学生由单词、词组过渡到句子和段落来答题。无论是一两句英语或小短文,学生都要看清题意,明白要求,做到落笔有数,表达有序。

结 语

总之,小学英语教师在试卷制作时,要树立新的测试观,既要考查学生的英语语言知识,又要考查学生的语用能力,尤其要突出学生对不同文本解读能力的考查。在对非连续性文本的考查中,教师要树立以考导教的教学理念,既要在平时的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策略指导,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能动性,让学生习得非连续文本的技能;又要在试卷考查中有明显呈现,实现教考结合,教学联动,让学生在学习和测评中找到学习的自信心和获得感。同时,教师也要加强学习,提升自己各种文本的解读能力,“教然后知困”。在非连续性文本的教学中,教师要加强策略指导,调动学生各种心智技能,让学生学、思、想、猜相结合,形成解答连续性文本的能力,并在实践中形成非连续性文本的解读和应对策略。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张婷婷.对小学英语“命题”的思考与实践[J].华夏教师,2017,(18):47-48.

猜你喜欢
连续性试卷考查
非连续性文本之图文转化题阅读摭谈
创新视角下高考中关于统计的考查
创新视角下高考中关于统计的考查
浅谈连续函数的四则运算的连续性
小学中段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初探
例谈氯及其化合物的学习与考查
Module5 A Trip Along the Three Gorges
Module5 Great People and Great Inventions of Ancient China
Module 4 Sandstorms in Asia
Module 1 Euro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