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习作教学

2018-11-28 07:35程晓琴
名师在线 2018年8期
关键词:习作作文同学

程晓琴

(安徽省安庆市潜山县梅城小学,安徽安庆 246300)

引 言

作文教学常常拘泥于一定的模式:教师负责总结各种作文考试题目,而后进行猜题押题。在考试之前给学生提供一些可能会考的作文题目,学生为了备考狂背相关范文,这导致考试时学生的论文往往大同小异,很多是出自同一篇文章,很多优美的句子或者段落也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只有寥寥几人能够与众不同,写出比较优美且有创意的文章来。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习作能力的发展。

近年来,语文教学改革引起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先后出现语文教学大纲、语文课程标准等方面的文件,语文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都在不断地更新与完善。这些改变也为语文习作教学带来新的生机。渐渐地,开放式作文、新概念作文等陆续出现。

一、对学校学生发表作文情况的调查分析

笔者通过调查分析近几年我校学生在《绿芽报》上发表的作品及在其他报刊上发表的文章后发现:一方面,发表优秀作文的学生可能并不是成绩最好的,甚至可能是那些成绩不太理想的学生,他们也可以写出优秀的作文来;另一方面,学生发表的作文种类不仅仅局限于之前的形式,诸如创新思维类、童话类等的作文开始出现在人们的面前,甚至还有些是诗歌、寓言等形式。与此同时,一些学生的漫画作文也让人眼前一亮。人们开始接受更多的新的作文形式。从发表文章的质量来看,所有的都是“原创作文”,没有一篇经过教师的事先指导。从以上调查分析中,笔者认识到:学生写作文不要过于循规蹈矩,而要敢于大胆吐露心声,充分发挥自己的丰富想象力和创造力,写自己想要表达的想法,还可以反映一些社会问题等。

二、有关作文教学的反思

通过上述调查分析与总结,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做到:解放学生和自己,给学生一定的自由表达空间,增加课外作文开放度[1]。

第一,多布置不命题作文,如日记、周记。

第二,做到每个学科间的融会贯通。其实,我们日常接触的各个学科,它们的关系都是相通的,其他学科也可能有语文习作课能够借鉴的素材,实现学生写出创新作文的目标,甚至还会达到更好的效果。如上《草原》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边听音乐边欣赏画面,然后谈谈自己的想法,再写下来。生物学科中的实验、社会学科中的历史、体育课上的活动等,都可能成为学生的写作素材。

第三,实现学生心灵的开放。在现实学习和写作过程中,很多学生并不喜欢写命题作文,在他们看来,这些题目会限制他们的思维与写作手法。并且,很多命题作文要求很多,稍有不慎,可能就会偏题跑题,这其实不利于学生发挥自己的真实水平。因此,教师要能让学生放飞心灵。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可以尝试将写作题目选取权下放给学生,这会在很大程度上释放学生的天性,他们会想出各种各样的作文题目,作文内容也会更加丰富多彩,如《当个小孩不容易》《我班四大天王》《唐僧师徒游现代》《三兄弟漂流记》……这些并不是作家的名作,而是我校孙同学在暑假写的连载小说。这样的学生还有很多,如爱写科幻作文的张同学、冯同学,爱写童话作文的程同学,爱写人生感悟的夏同学……

第四,时时是写作之时,处处是写作之地。现实生活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同样适用于语文写作过程中。现实的观察与感觉,总比课堂讲授更能带给学生惊喜与真实的感受,让他们更加体会到真切的事物。比如,在我们平时写身边的事物或者人时,可以带领学生近距离接触。例如,写《我们的校园》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走出课堂参观校园,真实地感受我们每天都能见到的校园。当写某个人的时候,可以引导学生观察这个人,并与他交流,避免写出的事物或者人物太空洞而没有灵性,失去色彩。

第五,抓住突发的写作机遇。我班的许同学因白血病休学,前年因病重不幸离开了大家,整个班集体都因这个事情而心情沉重,郁郁寡欢。在一次的写作课上,笔者跟大家提及此事,建议大家可以通过习作的方式表达自己对同学的思念及不舍之情。就这样,大家的感情伴随着他们的写作呈现得淋漓尽致,其中两位学生的作文《假如我是医生》和《天堂里有没有学校》尤其感人。有的学生希望自己是位医术高明的医生,这样他就可以帮许同学治病了,还能给很多人带来健康。还有的学生希望在天堂里也有学校,这样死去的人可以在天堂里实现读书的愿望。这次写作很好地流露了大家的真实感情。

作文评价对学生来说也十分重要,它直接影响着学生的下次写作。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及亲身体会与思考,笔者针对学生的作文评价提出以下几点建议:首先,站在学生发展的角度想问题。要知道学生不是一上来就会写作文的,需要教师的慢慢引导和鼓励。因此,教师在平时的指导过程中要避免过于苛刻的评语,要多给学生一些鼓励,增强他们的信心。其次,进行作文评价时,要学会多一把衡量的尺子,换一种眼光看学生的作文,也许会有新的发现。笔者曾尝试为学生作文打三个成绩:写字分、语言表达分、个性创意分(作文是否独特、有个性,或是否充满真情实感),让他们明白努力的方向。最后,教师、学生、家长等多方参与作文评价,因为每个人评价作文的侧重点和层次性不同。

结 语

综上所述,这些措施可以很好地解放学生的头脑和心灵,使他们在实践感悟和习作中得到情感的熏陶,受到良好的自我教育,促进学生语文综合实践能力的发展,让“作文”与“做人”得到和谐统一,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金业文.小学作文教学的哲学思考[J].新余学院学报,2015,20(05):130-132.

猜你喜欢
习作作文同学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习作展示
应接不暇 骑虎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