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开放课堂 提升品德与社会教学实效性

2018-11-28 07:35黄丽萍
名师在线 2018年8期
关键词:实例所学调研

黄丽萍

(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冯马小学,广东广州 511466)

引 言

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教学的目的已经不仅仅局限于让学生掌握知识,而是使学生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培养适应其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在现阶段的品德与社会教学中,传统的“满堂灌”式教学早已一去不复返。与之前相比,我们的教学手段更加丰富,教学模式也不断更新,即课堂整体上更加开放。在这种氛围中,品德与社会教学的实效性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也突飞猛进。

一、结合生活实例,丰富素材

在建构开放性课堂时,教师要尽可能地使枯燥的课堂变得丰富化和趣味化,要将所讲授的知识用尽可能通俗易懂的方式讲授出来,这个时候教师可以结合生活实例来详细阐述所学的理论知识。这样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生活素材,更能够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

如在教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每个同学的权利》这节课时,我就通过学生在生活中的一些实例来诠释课本中的知识,同时也使课堂内容更加丰富,课堂教学模式更加开放。该实例如下:某位学生在超市中买了几盒酸奶,回到家中发现包装有破损,于是找到超市的工作人员。但是超市工作人员却以“商品售出概不退换”为由拒绝了该同学的请求,这位同学多次协商无果后,拨打了消费者投诉热线反映这个情况。最后,超市赔偿了该学生的损失并受到了罚款的处罚。通过这个实例,学生对自身的合法权益以及如何运用合法手段维权等问题认识得更加深刻。这样学生不仅增加了生活经验,而且还能将课本上的知识融会贯通,并且利用其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应当尽可能地丰富教学素材,通过引入生活实例来深入诠释课本所学内容[1]。这样不仅会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更能全面提升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二、把握时代脉搏,分析时事

时事热点作为学生耳熟能详的话题,能够极大激起学生的热情,若能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时事热点,以此为突破点,引入所学知识,这样在时政这条线索的引导下,学生对相关知识的应用能更加熟练。除此之外,在分析时事的过程中,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会得到加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也会大大提升[2]。

如在教学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世界在发展,生活在变化》这节课时,我就为学生引入了“十九大”这个时政。“十九大”作为一项全国关注的要点时政,能够极大地吸引学生的兴趣。课堂上,在我举出“十九大”的例子后,学生的关注点便都集中于此。“十九大”中曾指出,我国的主要矛盾已经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通过这个主要矛盾的转变不难看出,随着世界的发展和生活的进步,人民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水平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这也就引出了我们这堂课的主旨:“世界在发展,生活在进步。”通过时政这个载体,教师能够循序渐进地引出所学的知识。学生对相关知识的印象也会更加深刻。除此之外,在这个实例中,“十九大”的主要矛盾的转变也恰恰说明了在党的正确领导下,我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所以教师应当以此为突破口,引导学生意识到当今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要通过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来提升自身能力,长大之后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自己力所能及的贡献。

由此可见,引入时政是我们在教学中提升教学实效的一个很好的途径。除此之外,时政还能够极大地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能够自觉地用科学的、辩证的眼光去看待时事热点,促进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快速进步以及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

三、直面社会问题,学以致用

为了提升教学的实效性,在教学时切忌一味地只讲解理论知识而忽略对知识的应用。要知道我们教学品德与社会的目的是让学生对书中的理论拥有深刻的认识和见解,进而在生活中不断提升自身品德修养。因此,为了提升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深入剖析社会问题,提升思维能力。

如在教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法”在我身边》这节课时,我通过某些社会案例来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法律,并且通过合适的手段来运用法律正确维权:某位公司职员王女士在上班途中遇到抢劫事件,钱包被抢走。但王女士心有不甘,于是一直紧追不舍。最后抢劫犯恼羞成怒,一连捅了王女士数刀,使其至今昏迷不醒。在引导学生分析这则案例时,我主要采用问题式启发学生进行分析思考,即:①王女士的做法是否正确,为什么?②遇到类似情况时你会怎样做?③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当如何运用法律手段来维护自身合法权利?这三个问题由浅及深,层层递进地为学生揭示了本课的核心内容,即“法律”就在我们身边,在遇到不法侵害时,我们不能鲁莽行事,要在确保人身安全的前提下采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的合法权利,千万不能效仿案例中的王女士,其就是因为维权方式错误而不得不接受惨痛的教训。这一点对于青少年来说尤为重要,所以应当引起广大青少年朋友的足够重视。

通过以上实例不难看出,直面社会问题能够极大地提升学生的学以致用的能力。学生在分析社会问题的时候,其理性思维能力会不断加强,而且在这个过程中其是非观也会不断增强,更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素质和品质[3]。

四、展示实践调研,事实说话

为了丰富教学形式,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实践调研。学生通过准备问题、实际调研、整理数据以及数据分析等过程后,就会得到相关的调研结果。而经过学生亲自动手调研得到的结果会让学生觉得更有信服力,其对相应的知识的印象也会更加深刻。

如在教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一起采集民族之花》这节课时,我让学生以调查问卷的方式来了解我们周围的各个民族。此次调查以小组为单位,首先明确组内各个成员分工。全组成员共同探讨问卷问题,其中包含被调查者的民族以及该民族的一些相关风俗等。在此之后,小组成员带上自己设计的问卷去走访发放,在访问时要确保被调查对象的丰富性。最后,学生可以再一起分析调研结果。结果显示,本次调查对象中汉族最多,其次依次是满族、回族以及蒙古族等。通过这次调研,学生对被调查的各个民族的风俗习惯等有了更多的认识,这样学生在之后与其相处过程中就能在无形之间对其产生更多的尊重,更有利于民族的团结和繁荣。这也是我们这节课的主旨所在。

通过以上实例可以看出,实践调研是一种让学生获得理论知识或者验证理论知识的很好的方式,调研得到的事实能够在某些方面更好地验证所学的理论知识。这远比学生直接从课本上学习知识要更有效率,学生在应用时候也会更加纯熟。

结 语

总之,开放课堂的构建模式不是一成不变的,教师应当尽可能从多个方面进行探索,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来切实提升品德与社会教学的实效性。在这种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的时事分析能力、实践调研能力以及对知识的学以致用能力都会极大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也会得到全面升华。

[参考文献]

[1]刘静久.略谈如何提升品社课堂教学的实效性[J].小学教学研究,2012,(35):11-12.

[2]于广辉.如何提高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新课程学习,2012,(02):11-12.

[3]叶廷强.“开放式”小学思想品德教学浅论[J].新课程,2014,(07):26.

猜你喜欢
实例所学调研
非所学
“三注重”扎实做好调研工作
非所学
人大到基层调研应做到“三不”
调研“四贴近” 履职增实效
提高复习教学的实效性
一道课本题 几点新感情
完形填空Ⅱ
完形填空Ⅰ
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