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背景下学生语感发展策略浅释

2018-11-28 07:35杨巧燕
名师在线 2018年8期
关键词:体悟语感文本

杨巧燕

(江苏省南通市竹行小学,江苏南通 226016)

引 言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语感是阅读主体对文本语言所产生的敏锐直觉,是对文本的言语形式、语言内涵进行二度创造的心理行为能力。生命个体在语言学习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就会感受到文本言语中所蕴藏的丰富信息以及这些信息所包含的内在精神与情感,影响学生原本的文化心理,最终以语感的形式呈现在思维意识中。这就意味着教师必须借助语言的品味辨析、涵泳鉴赏等方式,将学生的身心浸润在高品位的文化情境中,感受文化的熏陶,提升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意识。

一、体验文本意蕴,在感知辨析中发展语感

1.多维感知中练语感

阅读教学的核心就是要关注文本语言,依托文本语境对文本语言进行咀嚼玩味,体悟文字表达的魅力精妙,获取丰富的情感体验,切忌以机械化的标签将认知强加给学生。这就需要学生能够准确、深刻而丰富地洞察理解,在整体性把握文本的基础上将语言所记叙的事件、描述的场景、刻画的事物客观还原,通过激活学生的内在思维,培养学生语感的敏锐意识。

如《月光启蒙》一文中,作者描写母亲歌谣的美妙时这样写道:“院子里飘满了芳香的音韵。”一个是听觉系统下的“音韵”,一个是嗅觉系统下的“芳香”,如此割裂的两个词语,为什么能够如此和谐地进行搭配呢?此时,教师如果生硬地告知学生这是一种“通感”的艺术手法,必然导致思维的错乱。为此,教师为学生播放了音频文件,感受母亲歌声的美妙,让学生说说这种歌声的体验。很多学生不仅从听觉体系下运用了“悦耳动听”的词语,更从自己的心理认知层面运用了“沁人心脾”等语言。紧接着,教师聚焦“芳香的音韵”让学生进行再度感知,学生则认识到“芳香”形象地展现了母亲歌声的美妙,仿佛已经冲击着人们身体的所有感官,有效地引领学生内在认知能力的发展。

教师就是让学生在直观体验中还原作者表达的初衷,深入辨析陌生化词语的丰富意蕴,让学生在文化感知中培养语感。

2.体悟情韵中练语感

文本并非无情物。刘勰说:“情动而辞发,披文以入情。”语感的获取需要充分发挥教材文本的丰富情感价值,让学生在文本情韵的熏陶、感染中丰富认知体验,满足情感需求,从而引发学生语感的质变。

《我和祖父的园子》以生动的语言、灵活的句式,展现了萧红童年生活的无忧无虑、自由自在。但著名文学家茅盾却评价《呼兰河传》是“一首凄婉的歌谣”,这令很多学生异常费解。为此,教师可以出示萧红的生平:早年丧母,又被父亲和祖母歧视,唯一的快乐就是在祖父的园子中生活。此时,教师相机点拨:我们看似快乐自由的园子生活,却是萧红童年生活的唯一源泉。此时,教师再次引领学生回归课文,文本的那些场景、那些语句,就不再是一种简单的快乐与自由,而是蒙上一层辛酸、苦涩的面纱,童年不再、自由无存,原本的文字在情感体验下已然变成了另一种完全迥异的滋味。

这一案例中,教师正是借助资料的形式,改变了学生对文本的语言重新审视,学生对文本的语感意识就这样在不断持续走高。

二、把握文本语言,在诵读涵泳中发展语感

1.关注意蕴,在洞察中发展语感

汉语是一种声律性语言,不仅意蕴悠远,更具鲜明的韵律之美。这就决定了语文教学必须强化学生的诵读体验,尤其是一些语言优美、意蕴悠远的文本,更需要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水到渠成地感受文本语言,丰富内在体验。

在教学《半截蜡烛》时,伯纳德夫人与军官斗智斗勇,每一个动作、每一句对话,甚至是每一个字都蕴藏着智慧。例如伯纳德夫人对德国军官说:“瞧,先生们,这盏灯亮些!”怎样才能让德国军官顺利地换掉蜡烛呢?这就需要学生有极好的语感。很多学生尝试多种朗读方式:重点“瞧”,转移德国军官的注意力;重读“这盏灯”,让德国军官在对比中,更顺利地换掉蜡烛;重读“亮”些,为换蜡烛找到好的借口……不管学生采用怎样的方式进行阅读,只要有妥帖的理由,就是学生内在语感的真实体现。

在这样的过程中,教师正是给予学生广阔自由的空间,让学生在品味涵泳的过程中,感受人物对话的内在力量,更好地促进学生语感意识的不断发展。

2.关注形式,在品味中发展语感

文本的言语形式是引领学生语言感知能力发展的重要资源,更是促进学生语感形成的重要平台。这就要求教师在发展学生言语能力的同时,体悟文本表达的内在魅力。这其中,朗读的作用绝不可小觑。

如通讯《大江保卫战》这样开头:“暴雨,大暴雨,一场接着一场。”“荆江告急!武汉告急!九江告急!”语言虽然简短,但却烘托出长江险情的危急,展现出极强的震撼力。教师要引领学生通过自由读、指名读、集体读、竞赛读等多种形式,将文本语言的节奏、轻重、缓急等内容进行合理地把握与处理,让学生在感知文本内在气势与神韵的基础上,感知文本表达的主旨,并从语言的形式中感知作者表达的艺术,从而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到简短的语言对于表现形势紧急的重要效果,在逐层递进的过程中丰富学生内在的认知体验,真正融入文本表达的内核,让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感受通讯语言形式的精妙[1]。

三、开掘文本资源,在文化熏陶中发展语感

1.深入开掘,在体验文化中历练语感

母语本身就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元素,对母语的学习,本身就是在与民族传统文化进行感知与体验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善于从文本中开掘丰富的文化元素,引领学生在体悟、揣摩、辨析的过程中进行感知,从而相机历练学生的语感[2]。

如《渔歌子》借助简洁的文字刻画了一个淡泊名利、悠闲自得的渔翁形象。教师紧扣词作中的“不须归”引领学生揣摩渔翁的内心活动,学生分别从景美、雨小、鱼肥等不同的视角进行感知,把握文本的精神内核。随后,教师聚焦“不须归”,为学生拓展王世禛《题秋江独钓图》与柳宗元《江雪》这两首诗,让学生在对比中提炼出这几首古诗词的共同特点,即都设置了渔翁的形象,教师则顺势揭示中国传统文化中“钓鱼”的内涵,从而让学生感知古代文人淡泊名利的高尚情怀。

在这一案例中,教师始终以“不须归”为切入口,让学生从词作中多种角度感知“不须归”的原因,并通过链接、拓展同质文本,在提炼共性的过程中实现对传统文化的体悟,更深入理解张志和“不须归”所蕴含的丰富文化元素,为学生语感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契机。

2.多维感知,在运用文化中历练语感

语文教学的核心目标是学以致用。教师需要在引领学生认知文化、体悟文化、悦纳文化的基础上,将教学的关注点聚焦在学生的运用中,让学生在实践运用过程中进行清楚表达,更好地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如《清平乐 ·村居》这首词的教学中,教师紧扣词眼“醉”字展开教学,设置三个板块:首先,从词意入手,感受自然景色的美妙,探寻老夫妻俩“醉”之状态;其次,从人物视角出发,想象大儿的健康强壮、二儿的心灵手巧、小儿的天真可爱,洞察老夫妻俩“醉”之缘由;最后,教师补充辛弃疾被剥夺军权赋闲在家,看到如此悠闲的画面,作为一个驰骋沙场的将领来说,他会怎样想呢?教师组织学生将这种想法写出来,在迁移练笔的过程中,探寻“醉”字的深层内蕴。

在这一案例中,教师通过设置练笔平台,让学生在词眼的浸润下,更好地走进辛弃疾的内心,通过文化元素的运用促进学生语感的形成。

结 语

语感的形成绝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通过长期的积累和高效的历练,才能让学生的思维经历图式的建构,形成丰富的语感意识。

[参考文献]

[1]张伟眉.让语文课堂插上想象的翅膀[J].甘肃教育,2015,(15):80.

[2]吴坤媚.小学语文悦动课堂的构建[J].吉林教育,2017,(15):43.

猜你喜欢
体悟语感文本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懂,才能得
“读”辟蹊径 助培语感——指向语感培养的朗读教学策略
作为“文本链”的元电影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体悟伟大梦想 汲取创新力量
语感培养和语文学习
谈谈对语感的认识
解题中的数学史
语言与言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