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小学数学课堂“五化”教学

2018-11-28 07:35高锦霞
名师在线 2018年8期
关键词:五化涂色数学课

高锦霞

(福建省屏南县古峰镇第一小学,福建屏南 352300)

引 言

很多学生都不喜欢上数学课,问其原因不外乎是数学课枯燥、没意思。怎样才能让数学课变得有意思、有趣,让学生不再觉得数学课乏味并喜欢上数学课呢?这是教师当前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积极开发和有效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合理地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注重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整合,能有效地改变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下文结合几个优秀的课堂环节设计,谈谈如何让现代信息技术在我们的数学课堂上发挥其作用,让孩子们喜欢上数学课。

一、抽象的数学具体化

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课本中数学概念的表述都是用抽象的语言,让人难以理解,所以教师在教学数学概念时就要想办法让这些概念的描述具体化。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应用信息化技术,通过有趣的图像变化,让学生在学习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加深对数学概念的理解。

如在教《认识面积》一课中,教学“封闭图形的面积”这一概念。这个概念是本节课的难点教学。教师不仅要让学生理解什么是“封闭图形”这个抽象的数学概念,而且还要让学生明白“只有封闭的图形才有面积”这个知识点,因此教师设计了一个比较图形大小的环节,让学生分别比较每组图形的大小,如图1所示。

前两组学生都能顺利比较图形的大小,当出现第三组图形时,大多数同学选择左边一个图形。当教师运用多媒体把右边一个不封闭图形画完,成了一个比左边大得多的图形时,学生哗声一片。接着教师再让学生选一次,这次大多数同学选右边的图形了。当学生选好后,教师再次把图形画完,这回教师出示的是比左边小的图形了。经过这两次错误的选择,学生开始思考,为什么老选错呢?其原因是左边是个封闭的图形,它的大小是确定的,而右边的图形是不封闭的,它的大小不确定,从而轻轻松松地解决了只有封闭的图形才有面积这一知识点。在学生的两次思维碰撞中去思考数学,发现问题的本质,抽象概括出数学概念,这样的设计不仅有趣,又能将抽象的数学概念变得具体形象,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枯燥的数学趣味化

要让学生喜欢并爱上数学,就必须让学生对数学学习有兴趣,发自内心地想去研究去学习[1]。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利用信息化技术把一些枯燥的语言文字用动画的形式演绎出来,又或者用游戏的形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样学生学习的内需有了,学起来也不觉得乏味,还会觉得数学有趣,自然会主动地去研究去学习,教学也轻松而有效了。

如在《用字母表示数》一课中教学省略乘号,是一个既枯燥又难理解的环节。如果只是让学生自学课文中的介绍,或者教师讲授省略的方法,学生不但没兴趣,而且也不好理解。教师在这一环节中,制作了一个《零国王》的动画情景:“圆乎乎的零国王和他的臣子乘号,为了不让乘号和字母X弄混,制定了一些规则。”在介绍规则时,零国王那童趣的声音和形象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另外,教师将省略的乘号通过闪烁跳跃再省略成圆点到省略不写的过程一一呈现。在介绍数字要放在字母前面时,也运用多媒体特意将数字设计成可爱的数字宝宝的形象,结合情景让它优先站在字母的前面。这样处理符合小学生爱看动画片的年龄特点,调动了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和好奇心,在观看动画的过程中,了解了省略乘号的意义和方法。动画中,结合故事内容、数字和字母的跳动,学生对“数字要写在字母前面”这个知识点印象深刻。这样的环节处理,学生轻轻松松就把教学重难点解决了,收到了不错的教学效果。

三、静止的问题动态化

现代信息技术能运用声音、色彩、动作等功能,将课本中的静止问题转化成动态的形式演绎出来,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吸引力,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以及征服它的好胜心理,促使他们主动去探究和学习[2]。在教学中,一些很难示范清楚的环节,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把每个环节制作成视频的方式清晰地展现给学生,变静止的问题为动态的、直观的、便于学生掌握和理解的知识。

如教学《认识位置》一课,教师设计了击毁敌人舰艇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做指挥官下达命令。当学生发出“向西北方向开炮”的指令时,教师通过课件演示发炮,结果没打中敌人舰艇的设计。这个设计既让学生看到了结果,也让学生在这次思维冲突中思考“为什么没打到?”从而得出只有范围不行,还需要有距离。当学生发出“向西北方向1500米处开炮”的指令时,教师再次验证,发现还是没能打中。这两次的思维碰撞,让孩子们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和研究有了更明确的方向。最后得出要想打中,必须要有准确的位置,包括方向、角度、距离。只有准确地指明位置,才能准确地打中目标。因为情境的创设,学生有了强烈的想要消灭敌人舰艇的主观愿望。所以当学生经历两次失败,最后发出准确的指令,打中目标的那个时刻,学生那种发自内心的兴奋和成就感,让他们深深爱上了数学学习。这样的设计,把静止的数学问题变得有生命,在三次的开炮中,前两次的失败极大地促动了学生的探究欲望,为解决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提供了情感保障,学生学习起来就更加有动力了。

数学课本中一些操作性的知识,比如制作或设计图形,“动手做”;还有一些数学常识,比如“你知道吗”。这些内容书本中都只是做文字介绍,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也不利于学生掌握。教师可以通过信息技术,把这些内容制作成视频,把静止的文字变成动态的、直观的视频,学生通过观看视频就能轻松地理解并掌握课本中的知识。

四、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对于数学中一些复杂的问题,教师在课堂上常常会出现启而不发的尴尬境界,这时教师可以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将复杂的问题通过演示,变得简单易懂,让学生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这样学生学习起来就不费力了,从中还能掌握解决同类问题的方法,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在教学《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这节课,课后的练习2“用分数表示图中的涂色部分”的第3个图,很多学生坚定地认为涂色部分占9/16。如果教师只是单一地通过图形的转化去解释,很难让学生放弃自己的结论。怎样让学生解开这个困惑,这是很多教师感到头痛的问题。而信息化技术能帮我们轻松地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先运用信息技术将中间的涂色部分旋转起来,和外面的图形重合,发现并不是9格,而是比9格多,所以9/16的答案就是错误的;接着引导学生运用转化策略,把涂色部分分割成几块进行计算。学生通过操作发现可以将涂色部分分割成外面四个直角三角形和中间一个正方形,外面四个直角三角形每两个可以拼成3格,再加上中间4格,涂色部分应该是10格,即涂色部分占10/16。这样通过将图形动起来的方式只有信息化技术才能做到。通过阴影部分和外面图形的重合,不仅使复杂的问题变得简单直观,也解决了学生的困惑,最后通过转化的策略解决了这个问题,比教师费力地讲解有效多了。

五、单一的模式多元化

过去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往往是在讲台上唱独角戏,很少顾及学生认知的获得过程。学生在课堂上大多是接受式的学习模式。这种学习模式下,学生的学习是被动的,大大束缚了学生的探究思维和创造能力的提升。现代信息技术让学生单一的接受式学习模式变得多元化了,学生在课堂中可以通过动手操作与教师互动,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去,学生的学习不再是被动的。

比如在教学《图形中的规律》一课,在探究“摆6个相连的三角形需要几根小棒”这个问题时,教师预先给学生设计了不同的学习包,先让学生在iPad中选择你探究这个问题使用哪种方式:“A.画一画,数一数。B.用加法解决。C.用加法和乘法解决。”不同的学习包相对应的解决方法也不同,因而学生必须自己独立思考,去解决数学问题。这样,学生就可以自主地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解决问题,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这个教学理念。接着学生通过自己的选择,去完成对应的任务,探究图形摆放的规律。最后学生再把自己完成的作业提交,教师就可以看到全体学生的完成情况。这是现代信息技术带给教学的便利,也让学生完全地参与到学习中去,改变了过去教师唱独角戏的尴尬局面,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使其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结 语

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教育信息化已然是一个趋势。在使用信息化技术的同时,教师也要避免过度地使用现代信息技术,而忽略了教育本身;不要忽视了课堂的主体——学生,让现代信息技术喧宾夺主了;更不要把传统的有利的教学手段(例如板书、直观教具等)都摒除。只有合理有效地使用现代信息技术,让现代信息技术为数学课堂服务,才能让数学课堂焕发独特的魅力。

[参考文献]

[1]宋国兵.小学数学中趣味教学方法的应用研究[J].华夏教师,2017,(11):79.

[2]解其伟,刘雪纯.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有效教学探究[J].基础教育研究,2017,(20):6-7.

猜你喜欢
五化涂色数学课
有趣的数学课
讨厌的理由
“五化”建设给力纪律审查
着力促进“五化”协同
“五化”凸显作文魅力
“五化”管理提升企业党建科学化水平
“网红”数学课
怪兽涂色
怪兽涂色
怪兽涂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