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2018-11-28 12:31
小学生 2018年8期
关键词:文意剖析新课程

徐 勇

在新课程改革这一大背景下,为了让我国的教育事业蓬勃发展,要求教育工作者要不断的革新自己的教育理念,时常变换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让课堂教学模式不再单一化,而是新颖化和多样化。所以,新课程改革视域下的小学语文教学,要求语文教育工作者要以文本为切入点,并在文本解读上进行钻研和探究,俗话说,“研读教材是语文教师的第一基本功”。因此,研读文本的重要性可见一斑。然而,如何高效地解读语文文本呢?本文就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文本解读的策略进行阐述。

一、根据品读文本,仔细思考,深入剖析文意

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品读文本是极其重要的。因为文本虽然是由字、词、句、段构成的,但是文本里面却传达了作者的情感体验以及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所以,在解读文本之时,首先要注重文本的品读,并深入思考,从而剖析文意。如若我们仅仅只是在文本的表层进行解读,在上课之时也仅仅只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则学生也只能跟随教师的思路,并没有深入思考,研读文本,试问这样的语文课堂教学还有太大的意义吗?所以,为了有效地解读文本,让学生深入对文本的学习,其前提便是要引导学生将文本读懂,读通,读透,并深入文本,剖析文意,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对语文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比如人教版五年级上册《钓鱼的启示》一文,如果我们只看文本的表面意思,觉得文中父亲的做法不对,他不应该把那么大的一条鲈鱼放生。因此,教师可以在此提问学生:如果你们是文中的小作者,遇到这样的情形,你们又会怎么做呢?毫无疑问,学生的回答必定有两种。(1)请求父亲不要放生;(2)听父亲的话,同意放生。然而,当我们仔细研读,深入文本才恍然大悟,原来文中的父亲是为了告诉儿子一个道理:成长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诱惑,但是我们不能为了眼前的利益而忘记自己的初心,可见仔细研读文本的重要性之大,认真思考问题的感悟之多,深入剖析文意的收获之丰。所以,语文教师只有引导学生深入文本,走进文本,才能让学生真正明白文章所蕴含的深层意思。

二、根据字词句段,文本语言,体悟文本韵味

阅读是文本解读的基础,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对文中重点字词句段的深入讲解,并仔细揣摩文本语言中所蕴含的意思,并进行深入剖析,从而感受到语文的博大精深以及它的无限魅力,并在课堂上引导学生仔细品读文本,从而提高学生对文字的鉴赏能力,也懂得如何分析文章,进而提高语文成绩。

譬如,在人教版六年级上课语文《我们只有一个地球》一文中,这是宇航员遨游太空目睹地球时发出感叹:“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我们都知道,可爱的意思是讨人喜欢,惹人喜爱。然而,本文中的“可爱”一词,其意思是说:地球母亲无私、慷慨地把她的一切都奉献给了我们,给我们人类的生活提供了保障。所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体会可爱一词的深意,并懂得我们要学会保护地球,爱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从而激发学生内心深处对地球的情感,从而真正懂得地球的无私奉献,进而爱护地球。

三、根据相关文章,课外拓展,丰富文本内涵

在对文本进行解读之时,首先是要根据文本的字面意思进行解读,其次则要求学生深入文本,体悟文本内涵;最后则需要学生走出文本,不要仅仅局限于课本上的学习,还要拓展到课外阅读中去。另外,新课程改革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小学语文教学也以阅读教学为主。例如,在学习《窃读记》一文之时,语文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后阅读冰心的《忆读书》,通过对课外阅读中文章的品读,让学生体会作者热爱学习,钟爱读书的情感,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热情。通过大量的阅读,学生可以提高其阅读速度,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文本解读能力,从而深入剖析文意,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语文成绩。因此,于学生而言,课后阅读也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小学语文,重在阅读,只有提高了语文阅读能力,才能提高其对文本的解读能力,进一步提高语文成绩,使得小学语文文本解读有一个新的突破和进展。

综上所述,作为一名语文教育工作者,要在每次上课之前就品读文本,深入剖析文意,体悟文本中所蕴含的深意,让语文文本的解读更高效,才能把一堂语文课上得精彩,并吸引学生的眼球,让课堂有声有色,让语文课堂变得更精彩。

小学的语文学习是十分重要的,它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阅读在其中占据了很大一部分的作用。我们的同学一定要在小学阶段就掌握好阅读的一些相关技巧,这样在日后的学习中会大有帮助。老师也要进行合理的教学安排,在寓教于乐之中,让同学们感受到语文的乐趣,感受到阅读的乐趣,学会知识,掌握知识,这才是我们想要达到的目的。

猜你喜欢
文意剖析新课程
浅议高中化学新课程必修模块的主要教学策略
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漫谈新课程理念下的深度教学
2019年全国高考新课程Ⅰ卷生物试题分析与启示
第二届“我即语文”教学奖颁奖典礼暨新课程研讨会在福州一中举行
参考答案
创作剖析
勿让“排他性”判断遮蔽语文纯粹的美
“角”的常见错解剖析
书面表达练与析
预测情节推信息,巧解完形填空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