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得巧妙,问得精彩

2018-11-28 12:31倪照军
小学生 2018年8期
关键词:锐角三角钝角三角形

倪照军

数学课堂提问是双向的、互动的一种教学活动。有效的、高质量的提问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发散学生的思维,拓展其深度、广度,从而使课堂氛围达到一种类似体育的竞技效果。现实教学中,数学提问往往不尽人意,很多只是“单相思”——老师单方面的考虑。甚至部分老师为了达到“某种”效果,其设计的问题和学生的回答形成了天衣无缝的默契,课堂效果甚是“和谐精彩”。有些教师提问只追求正确答案;提问只是一问一答;提问令学生畏惧;提问太随意等等。

一、提高问题质量

没有目标的提问是不“道德”的提问。数学提问应紧扣教材重难点,并根据学情适当增减其难度,教师可以创设适合教学目标的数学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集中学生的注意力,留给学生作业的机会,进而探索新知识。

(一)提出富有针对性的问题 例如,在执教“乘法的初步认识”时,先用课件出示情境图,问道:“仔细观察,你从图中得到哪些数学信息?”课堂上立即热闹起来:有小鸡还有小白兔,还有大树、还有鱼……这样你一言我一语,三、四分钟过去,学生还意犹未尽。当时,教师也不着急,学生还在继续寻找所谓的数学信息,但这样的数学课俨然已经变味,它同“看图说话”无异。为什么学生总是说不到点上呢?是情境图不对吗?其实图并无问题,而是教师设计的问题。由于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使得学生会像语文课中的看图说话那样去观察,而教师的提问并没有引导学生用数学的观点去观察,所以出现这样的状况也在情理之中。

同样的情境图,另外一位老师提出的问题是这样的:“同学们,图上有几种动物在玩耍啊?你能说说图上有几只小白兔和几只小鸡吗?说说你是怎么知道呢?”这样的提问富有“数学味”,能让学生很快进入教学情境之中。

(二)提出具有探究性的问题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多提出具有激发学生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的探究性问题。例如,学生学习“长方体的表面积”后,教师提出如下几个有关包装的实际问题:①一个长方体物体的表面积与它的外包装材料有什么关系?②是不是厂家对商品的包装都要考虑节省材料?③要包装10本大小、厚薄完全相同的书籍,你会怎么做?④你这种包装是最佳方案吗?让学生将数学与生活相互关联,扩展他们的视野,从而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二、把握问题频率

数学提问要有目的,要有方向,问题设计的数量也理应有所讲究,提问过多,课堂显得杂而乱,使得问题变得索然无味;提问过少,学生不知从何入手,学生会逐渐散失思考的兴致。

例如:在教学《三角形的面积》时,教师提问:本节课我们将要学习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大家认为怎样推导它的面积计算公式?生:可以先画一条高,随后沿着高剪开,再拼成另一新图形。师:老师给大家准备了学具:一个等腰三角形,一个不规则三角形。根据刚才同学们所说,大家动手试一试?(操作后)师:都沿着高剪开,为什么一种是能拼成长方形或平行四边形,而另一种却不行呢?(生回答后)师:那么,把一个等腰三角形沿高剪开,拼成了长方形或正方形,由此你能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吗?师:反过来想,如果我们要想把两个三角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或平行四边形,需要满足什么条件?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虽然教师的问题不少,但是在提问的中间穿插着实践过程,没有给人步步紧逼的感觉,让学生从中领悟转化思想,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三、找准发问时机

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作为数学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问题提问方法。教师不仅要会问,更要善问,好的问题设计固然重要,恰如其分的提问时机同样重要,正所谓: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一)静候佳音 教学是一种“慢”的交流,教师在发问之后,切莫心急,要给学生思考的空间,也就是老师们经常说的课堂留白,课堂适时留白,学生的就会思维潜滋暗长。人的成长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多一份期待、多一份收获。两者共同走入一段新的认知。

(二)巧妙追问 教师在学生回答之后,答对者究其原因,让其他学生知道来龙去脉,答错者要究其误点,举一反三。有代表性的问题教师一定要再度开发,打破砂锅问到底。

例如,在讲授四年级“三角形分类”时,讲解完三角形按角分,可以分为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和锐角三角形。我出示纸袋,露出一个角,提问:“里面是什么三角形?”学生顺利判断出直角或者钝角三角形(露出直角、钝角)。适时追问:“什么样的是钝角三角形、什么样的是直角三角形?”按照学生的反应,再度追问:“那锐角三角形呢?能根据一个角是锐角,判断出它是锐角三角形吗?”

(三)适时点拨 教师的适时点拨可以让原本山重水复疑无路的问题瞬间变得柳暗花明,这也是教师课堂智慧的集中体现,也有效地体现了新课标的生本理念。点拨就像一把火,促使学生的思维迸出火花。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艺术化点拨,能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去发现、去创造,从而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例如在“数与运算”的教学中,数的概念要点内涵、计算方法要点算理,估算的要拨思路、简算的要拨定律、口算的要拨技巧。

总之,课堂提问可以有效地训练学生的思维,决不能让课堂提问成为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特别是数学教师一定要树立正确的提问观,掌握课堂提问的策略和方法,把握好提问的“度”,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有所得、有所获,才能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让我们共同关注课堂提问,“提”得巧妙,“问”得精彩。

猜你喜欢
锐角三角钝角三角形
《锐角三角函数》拓展精练
皮皮和胖胖的困惑
在“拼”中解决问题
三角形,不扭腰
三角形表演秀
如果没有三角形
《锐角三角函数》单元测试题(三)
《锐角三角函数》单元测试题(一)
画一画
与两个正切、余切恒等式相关的锐角三角形等效条件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