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基于协作建模的小学数学教学设计

2018-11-30 09:34李素娜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 2018年11期
关键词:教学设计小学数学

李素娜

【摘要】基于协作建模的小学数学教学设计,其教学框架与常规教学设计相同,都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等要素,但是在设计特点上有所不同,这一设计强调知识的形成过程,同时也关注学生认知过程的组织形式,将之划分为协作前的独立探究和协作建模任务支架设计两个模块,而教学过程则被划分为问题情境、独立探究、协作学习、构架模型、应用拓展这5个模块。

【关键词】基于协作建模 小学数学 教学设计

数学是一门基础性学科,在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都是较为基础的,包括一些数学概念、数学运算方式及数学思维方式,起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相对于学生而言,其内容是比较抽象的,对于某些学生来说,学习难度比较大,不过在多媒体技术等新型教学手段的支持下,数学教学内容更加丰富,且呈现形式更为直观,让学生的学习压力显著降低。小组合作是小学数学学习中的常用模式,但是大部分时候,成绩优异的同学都会成为掌控者,而其他学生只能游离于学习和讨论的边缘,针对这种情况,人们提出了小学数学协作建模学習的理念,要求学习小组成员以独立探究和协作学习两种方式,通过彼此间的交流与协商来学习新的数学知识及知识应用方式,提升每一个成员的参与度。

一、基于协作建模的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特点

基于协作建模的小学数学教学设计,其基本框架仍然是由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等要素组成,不过在设计特点上,与传统教学设计上不同。在教学过程设计结构中,协作建模强调知识的形成过程,同时也关注学生认知过程的组织形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循循善诱,根据知识形成过程中,由浅入深设置阶梯性问题,引导学生在思考中逐步掌握新知识。设计是理想的,但现实却不尽如人意,不是所有的学生都会将注意力集中在教师设置的问题上,逐步解决问题,如果其中一个环节出现断点,则整个学习流程将无法获取应有的效果。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基于协作建模的小学数学教学设计,设置了独立探究和协作建模这两个环节,让学生能够通过两种形式来学习数学知识。

除此之外,基于协作建模的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更加强调教学目标的主体地位,以及学生对于单一知识点的独立探究,让学生在有准备、有思考的基础上参与到合作学习中去。为此,协作建模任务支架分为了以下两个模块:(1)协作前的独立探究。设计独立探究任务,并以任务单的形式发放给学生,让学生提前去学习数学知识,并进行自主思考和独立探究,将自己的学习成果和疑惑记录下来,与小组成员交流。在这一过程中,任务的答案会应学生的个体差异而产生变化,这有利于促进学习过程的多元化交流;(2)协作建模任务支架设计。学生的自主探究,所积累的都是一些感性素材或表面的知识现象,此时学生对于知识的认知仍然停留在表面,而这些知识都会在协作建模学习中得以深化和延续。在协作建模学习过程中,让小组成员将自己学习的知识填写到表单中,然后再经由小组讨论进行汇总和分析,提取关键数据信息,发现其中存在的深层数学规律,归纳数学方法。

二、基于协作建模的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案例

基于协作建模的小学数学教学设计,设计框架与传统教学设计相同,以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三章《倍数与因数》中最小公倍数的学习为例,其教学内容就是最小公倍数,教学目标是掌握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的概念,并且学习两个数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的计算方法,教学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的的含义,教学难点则是让学生学会在实际情境中应用这一数学理念,教学过程则由问题情境、独立探究、协作学习、构架模型、应用拓展这5个模块组成,具体内容如下:

1.问题情境

设置一个情境:小区里有一群流浪猫,四个有爱心的人会定期去给他们喂食,其中小红每2天去一次,小青每3天去一次,小白每5天去一次,小黑每7天去一次,从现在开始计算,他们什么时候会碰面呢?引导学生理解这个情境,并且从实际生活中感受到倍数的关系,联想到倍数与最小公倍数的知识,并且应用相关知识去解决这个问题。

2.独立探究

每个学生都可以任意选择两个角色,然后计算从即日起这两个角色碰面的时间,以及最早会在哪一天相遇。独立学习任务单的内容如下:①我选择的是,去给流浪猫喂食的时间是第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天;②我选择的是,去给流浪猫喂食的时间是第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天;③第天他们可以碰面,最早相遇是在第天。学生自主填写任务单,观察数据并将相应的数据圈画出来,解答出这个问题。通过独立探究,学生能够清晰掌握两个数的倍数之间的练习,加深对于倍数及最小公倍数这两个概念的认知。

3.协作学习

将学生的独立探究成果填写在表单中,由其他同学对结果的准确性进行评价,同时思考每一个角色的各自天数,与两个角色之间碰面的时间及最早碰面时间的联系。例如,小红每2天去一次,天数一定是2的倍数,而小黑每7天去一次,天数则会是7的倍数,二者碰面的时间,就必须同时是2和7的倍数,也就是2和7的公倍数,而最早碰面的时间,就是2和7的最小公倍数。通过写作学习,学生汇总了各类数据,丰富了学习的素材,并且在这些数学数据中找到了倍数与最小公倍数的规律及应用方法。

4.构架模型

由小组成员协商,定义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并且探究最小公倍数的计算方式,例如,两个互质的数,它们的最小公倍数为二者的乘积,如2和7;两个成倍数关系的数,它们的最小公倍数为较大的那个数,比如说2和6。

5.应用拓展

掌握了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的概念、数学规律及应用方法后,教师可要求学生完成数学课本上的课后习题,巩固所学知识,形成解题思维和路径,掌握解题方法。

三、结语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本来数学的内容就较为抽象,掌握数学学习思维和思考路径,成为了提高数学成绩的战略制高点,但是因为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学习能力各异,在付出同等努力的情况下在水平上却会出现较大的差异,采用协作建模学习的模式,能够有效弱化这种差异,促进整体学习水平的提高。基于协作建模的小学数学教学设计,其设计层次高于小组合作学习,能够让学生通过相互的交流与协商,去建立、解释并调整数学模型,并在此期间学习数学的一些新概念或者是公式,并且应用这些知识去解决数学问题。这种学习模式,让每一个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都是同等重要的,每个人都有自己需要演绎的角色,怀着这种责任感,学生会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与其他成员携手完成学习任务。

参考文献:

[1]叶再波,佘建位.从两道探索题谈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基本思想的渗透[J].读与写,2018,(02) :185.

[2]曲辉,王玉芬.探究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基于马斯洛需求理论[J].学周刊,2018,(04) :27.

[3]樊立军.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学周刊,2017,(18) :81.

[4]杨莲芳.让提问成为有效教学的桥梁——关于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思考[J].读与写,2017,(11) :182.

[5]王莉.浅谈游戏在小学数学教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内蒙古教育,2016,(05) :53.

[6]王成营.“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课程内容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教师教育论坛,2016,(05) :54.

猜你喜欢
教学设计小学数学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案例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