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小学低年段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018-12-01 05:01江苏南京市觅秀街小学马丽红
小学教学研究 2018年23期
关键词:数数年段教学活动

江苏南京市觅秀街小学 马丽红

近几年来,伴随着新课程标准改革的深入开展和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我们的课堂教学也随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课堂教学氛围变得更加活泼,教师教授方式变得更加丰富,学生学习方式变得更加灵活,教学辅助手段也变得更加多样。但同时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是:这样的课堂教学真的是有效的吗?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特征有很多,没有统一的标准,但衡量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指标是看学生是否有进步或发展。下面将结合低年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及自身的教学实践经验,谈谈如何提高小学低年段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制订切合实际的教学目标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教学目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处于核心位置,它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也是教学活动的归宿,与此同时还是教学评价的依据。因此教学目标的制订应切合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具有科学性、全面性和适用性。作为教师应在充分了解学情和认真研读分析教材的基础上,找准教学起点、抓住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捕捉教学生长点,制订出具有系统性、整体性、层次性和差异性的教学目标。例如,在进行《数一数》的教学时,了解到学生能够根据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独立地从1数到10。通过研读教材可以发现教材是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呈现的是一幅游乐园的综合性情境图,图中每种物体的数量各不相同,分别为1~10个;第二部分是由十幅小图以及相应的点子图组成,每幅小图中只有一种物体,点子图表示对应物体的数量。本节课的重点不是看学生能否从1数到10,而是考查学生能否掌握数数的方法,能否学会有序地数数,能否初步建立起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通过了解学情和仔细研读教材制订了如下教学目标:1.通过看一看、数一数了解图片中的具体内容,掌握数数的方法,学会有序数数;2.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培养学生从客观事物中提取数据以及实际应用的能力;3.体会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建立数感和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根据制订的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牢牢抓住本节课的教学重点,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体会数数的方法和技巧,通过有趣的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突破教学上的难点,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掌握有序数数,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有些数学知识的学习是单调、乏味的,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如果没有参与就不会有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如果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参与性,让学生乐于参与教学过程,学生的知识技能、认知能力、情感态度才会得到发展。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应通过有趣的情境将单调乏味的教学内容转化为学生容易理解和接受的知识,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小学低年段学生的情绪不够稳定,注意力容易分散,根据低年段学生的这些个性心理特点,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时应体现一定的趣味性,可以通过讲故事、做游戏、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等形式创设情境,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注意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如在进行《丰收的果园》教学时,笔者创设的教学情境是:“兔妈妈在果园里种下了许多果树,这些果树在兔妈妈的精心照料下渐渐长大了!转眼间,秋天到了,果园里的果树结出了累累的果实。今天天气格外晴朗,兔妈妈带着小白兔和小灰兔到果园里摘果子啦!小朋友们想不想去兔妈妈的果园里看一看?”学生都听得很认真,讲故事的形式将学生们的注意力集中到了课堂上。为了让学生充分理解“当方向发生改变时,物体的位置也会发生改变”这一知识点,请两位学生分别扮演小白兔和小灰兔,其他学生当裁判说说谁说得对。学生在有趣的教学情境中,充分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重视直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小学低年段的学生具体形象思维比较好,但抽象逻辑思维比较弱,能够比较容易地记住具体、形象、生动的事物以及相关的数学知识,而对抽象、单一、乏味的事物或数学知识缺乏兴趣,掌握起来也比较困难。因此,在低年段的课堂教学中应重视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通过眼看、耳听、口说、手做、脑想,让学生充分融入课堂教学活动中,产生学习兴趣,掌握知识,获得进步和发展。如在进行“9加几”的教学时,请学生通过移一移的直观操作演示自己的计算过程:先将4个苹果分成两部分(1个和3个),将其中的1个苹果放进盒中,盒中的9个苹果被凑成了10个,盒子外面还有3个苹果,将两部分合起来就是13个苹果。通过移动苹果的过程,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凑十法的计算过程。此外,空间概念对低年段的学生是比较困难的,如在《认位置》的教学时,为了让学生正确理解“谁在谁的哪边,谁的哪边是谁”,将教材的教学情境直接在课堂上呈现,请学生在班级里具体地说说“谁在谁的哪边,谁的哪边是谁”,学生在看得见、摸得着的情境中突破教学难点,既增强学生的教学活动参与性,又让学生形象直观地理解立体空间中的位置关系,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四、健全课堂评价机制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健全教学评价机制是搞好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一环,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措施。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低年段的学生,尤其是一年级的学生刚刚步入小学的学习阶段,对课堂和学习都充满了好奇心,积极举手回答问题。但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较弱,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难免会表现出一些不好的行为习惯,或在学习过程中犯一些小错误。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及时针对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表现进行评价。评价应是多层次、多维度的,可以通过教师评、学生评、小组评等形式对学生进行多层次评价,从回答问题的次数、声音是否洪亮、语言表达是否清晰、作业完成是否认真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多维度的评价。评价应多肯定学生的表现,以激励性评价为主;评价的形式也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如用掌声、手势、表情、语言、盖印章、发小红花等,以此激励学生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能够积极参与。评价激励作用对学生的学习习惯养成也有着重要的作用,如在刚开始学习用直尺连线时,有些学生会忘记用直尺连线,此时我们可以边巡视学生,边评价“有些学生表现非常好,记得用直尺规范连线”“真不错,越来越多的同学开始用直尺规范连线了!”通过这些鼓励性的话语,让学生意识到自己哪里做得比较好,哪里没有做规范,让学生自己在比较中发现自身的不足,并积极改正。

总之,对于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这一问题,值得我们一线教师不断地实践和探索。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只有以学生为主体,充分注重学生的身心发展,并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积累实践经验,才能不断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从而让我们的数学课堂更加焕发光彩!

猜你喜欢
数数年段教学活动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关于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游戏化的思考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极速大搜寻·一起来数数
数数歌
小学低年段口语交际训练之我见
对农村小学高年段读写结合教学的思考
农村低年段童话体写话教学探究
把握年段特点 做好班级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