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院床位带组医生岗位核定研究*

2018-12-04 08:34周丹青杨佳芳叶红梅胡龙军宋舒婷侯冷晨
中国卫生质量管理 2018年6期
关键词:床位数核定因变量

——周丹青 张 戟 杨佳芳 陈 浩 叶红梅 胡龙军 宋舒婷 侯冷晨

当前,对于科室床位带组医生岗位设置研究的文献较少。已实行主诊医生负责制的医院,在岗位设置方面仅考虑单方面影响因素,未综合考虑科室现有床位数、工作量以及疾病难易程度等。上海长海医院自2002年实行主诊医生负责制以来,选定“以床定岗”设置方式,每12张床位设1位主诊医生[1]。江苏省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在设置主诊组时,因有医院体量适中(1 010张床位)的优势,故选择以患者数量核定主诊组及主诊医师数量[1]。但由于各科室手术难度系数和工作量之间的差异,单一的“以床定岗”的岗位核定方法难以体现科室之间的公平性,无法有效调动临床医生的积极性。对此,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积极调整发展规划,自2016年起构思了带组医生制度,经过前期调研,从试点到全院范围逐步铺开,在主诊医生负责制下衍生出独具特色的床位带组医生制度。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基于该院2016年以来试运行的床位带组医生制度,将各临床科室床位带组医生岗位数作为研究对象,深入剖析岗位核定影响因素。

通过回顾性文献分析法,了解科室岗位核定经验,对床位带组医生核定岗位影响因素进行筛选。

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及预测方法,揭示核定岗位数与考核床位数、床均工作量以及病例组合指数3个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借助多元回归预测方程科学预测各科室床位带组医生岗位数。

表1内科系统回归结果

项目 平方和SS 自由度df 均方MS FP 回归 112.640 107 3 37.546 702 4 127.28 <0.05 残差 2.359 892 71 8 .294 986 589

表2外科系统回归结果

项目 平方和SS 自由度df 均方MS FP 回归 198.054 6 3 66.018 199 9 229.71 <0.05 残差 2.873 971 86 10 .287 397 186

2 相关理论及模型

2.1 变量设置

2.1.1 床位数 科室床位数是衡量科室收治患者能力的指标,也是带组小组设置的主要依据。目前,国内多家医院已实行主诊医生负责制,在岗位设置上,各区医院均按照自身床位容量的实际核定主诊医生岗位。基于此,可提出假设H1:科室床位带组医生核定岗位与科室床位数相关,床位数多的科室,患者容量大,核定床位带组医生岗位也随之增加。

2.1.2 床均工作量/床均手术量 床位带组医生制度是分配制度和岗位绩效管理考核制度,主要考核带组医生的工作量和工作难度,在设置各科室床位带组医生岗位时应结合科室工作量确定。床位利用情况是医院床位配置的重要依据,是衡量医院工作效率的重要指标,也是体现临床科室管理水平的主要指标[2]。基于此,可提出假设H2:科室床位带组医生核定岗位与科室床均工作量相关,外科系统以床均手术量、内科系统以床均出院人数来核定,床均工作量大的科室设定更多床位带组医生岗位。

2.1.3 病例组合指数(CMI值) 由于各科室收治病种不同,不同病种治疗手段和难易程度亦大不相同。因此,需要将病例组合指数(CMI值)纳入考虑因素,从而均衡各科室床位带组医生核定岗位数。CMI值是DRGs的核心指标,可以用来描述一个科室收治病例难度的平均水平[3]。Pinto C[4]和Claudio P[5]分别对比了是否进行产出量的CMI调整的两个模型差异,发现两者具有显著性,证明CMI值影响了评价决策单元的效率值[6]。基于此,可提出假设H3:科室床位带组医生核定岗位与病例组合指数(CMI值)相关,CMI值高的科室需核定更多床位带组医生岗位。

2.2 预测模型选取

以各科室核定床位带组医生岗位数为自变量Y,各科室考核床位数为因变量X1,床均工作量为因变量X2(外科系统为床均手术操作量,内科系统为床均出院人数),科室病例组合指数为因变量X3。本研究选取回归模型对数据进行分析。其回归预测模型为:Y1=β0+β1X1+β2X2+β3X3+ε。其中,β0为常数项,β1、β2、β3……βn为偏回归系数或回归系数。偏回归系数表示在其他自变量保持不变时,Xj增加或减少一个单位时Y的平均变化量。使用最小二乘法对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参数进行估计。

3 结果与分析

3.1 内科系统

内科系统回归结果显示,拟合优度R2= 0.979 5,拟合优度调整值(Adj R-squared)为0.971 8,说明自变量对因变量具有较好的解释度。内科系统中,因变量科室核定岗位数与科室床位数、床均出院人数以及CMI值具有正相关性。回归结果所有P值均<0.05,在5%水平上显著,说明模型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通过方差膨胀因子VIF对回归结果进行多重共线性检验,平均方差膨胀因子为1.03<5,说明床位数、床均出院人数和病例组合指数(CMI值)3个变量的多重共线性对参数估计影响较小,可以进行参数估计。

3.2 外科系统

外科系统回归结果显示,拟合优度R2= 0.985 7,拟合优度调整值(Adj R-squared)为0.981 4,说明自变量对因变量的解释程度较高。外科系统中,因变量科室核定岗位数与科室床位数、床均手术量以及CMI值具有正相关性。回归结果所有P值均<0.05,在5%水平上显著,说明模型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通过方差膨胀因子VIF对回归结果进行多重共线性检验,平均方差膨胀因子为1.18<5,说明床位数、床均手术量和病例组合指数(CMI值)3个变量的多重共线性对参数估计影响较小,可以进行参数估计。

4 讨论

传统的岗位核定方式主要考虑单一因素,主观随意性较强,公平性略显不足。本研究通过定量分析,探寻床位带组医生岗位核定数与床位数、床均工作量以及病例组合指数(CMI值)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为床位带组医生制度的推行提供了科学的计量手段。需要说明的是,本研究所提供的岗位核定预测公式应根据各科室的床位数、床均工作量以及CMI值的变动而调整,可为其他医院在岗位核定方面提供借鉴。

4.1 有利于合理配置科室岗位

该院自2016年推行床位带组医生制度以来,对各临床科室床位带组医生核定岗位进行了多次调整,从最初的“按病区设岗”到“以床定岗”再到综合考虑床位数、床均工作量以及病例组合指数(CMI值),通过测算公式科学计算每个临床科室的带组岗位数,使床位带组医生岗位总数从最初的160个优化到141个再到129个。岗位核定方法由主观到科学,岗位数量不断精简,为每个科室配备了合理的带组岗位,优化了医院的岗位资源。

4.2 有利于调动医生积极性

组长责任制作为医院管理的有效补充,改变了以往院科两级粗放式管理模式。床位带组医生制度的实行,将绩效考核单位由科室转向小组,形成了科室内部的有益竞争。科学化的岗位设置,摒弃了主观随意性,体现了公正性,充分调动了各级医生工作积极性。

猜你喜欢
床位数核定因变量
调整有限因变量混合模型在药物经济学健康效用量表映射中的运用
全国城市医疗资源排行榜
广州市公办和民办养老机构发展现状的对比分析
企业所得税核定征收的思考
偏最小二乘回归方法
谈谈如何讲解多元复合函数的求导法则
全国公立中医类医院床位规模现状及发展趋势
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土地增值税在什么情况下应当核定征收
回归分析中应正确使用r、R、R23种符号
水库移民无法核定人口分布的调查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