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电子商务精准扶贫模型建构研究

2018-12-21 01:41
经济研究导刊 2018年32期
关键词:驱动力状态精准

李 义

(东北农业大学 计划财务处,哈尔滨 150030)

引言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程度越来越高,依托互联网的电子商务发展迅猛,农村电子商务的份额也在逐年升高。依托信息技术和电子商务等有利条件发展贫困地区贸易,可有效缩小贫困地区与发达地区的经济差异,将电子商务这种对贫困经济的扶持方式加入到扶贫工作体系中,创新扶贫开发模式[1]。农村电子商务精准扶贫主要是运用互联网销售这种网络交易方式,打破地区市场限制,整合优势资源,增加贫困地区农民收入,提高扶贫绩效[2]。现阶段关于电商扶贫的相关研究主要是从农村电子商务精准扶贫的意义、概念、作用形式等角度进行定性分析,缺乏对电商扶贫问题的系统化建模分析。本文提出运用DPSIR概念建构模型系统研究电商扶贫相关问题,以期为电子商务在农村精准扶贫过程中发挥更大作用提供一定决策依据。

一、DPSIR概念框架及农村电子商务扶贫指标体系构建

(一)DPSIR概念框架分析农村电子商务模型的适用性

DPSIR模型是为了系统衡量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状态而开发的一种指标体系理论模型,通过细化研究人与SH生态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将表征自然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区分为驱动力(driving forces)、压力(pressure)、状态(state)、影响(impact)和响应(response)5 种类型的指标[3]。

通过对比农村电子商务精准扶贫项目和生态环境系统,发现两者之间存在相似性。农村电子商务精准扶贫项目可被视为一个管理生态系统。首先,两者都是一个系统化整体,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需要全面系统研究局部到整体;其次,两者是人类活动与事物发展之间协同发展过程;最后,两者都遵循DPSIR因果关系链。所以,将DPSIR模型运用到农村电子商务扶贫项目系统指标分析过程中,有助于系统化研究各系统要素影响作用,进一步挖掘农村电商精准扶贫相关策略。

(二)基于DPSIR概念框架的农村电商扶贫模型指标分析

基于DPSIR概念框架建立农村电商扶贫模型,由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五大因素组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细化模型指标分析,结果如下:

1.驱动力指标集。驱动力反应系统中推动改变的因素,是导致整个系统发展变化的根源。在农村电商扶贫项目中,驱动农村电子商务得以发展并以此实现农民脱贫致富的主要原因在于借助农村电子商务平台可促进贫困地区创收和增值[4]。

2.压力指标集。压力是指驱动力发生作用后,直接反作用于农村电商扶贫项目的负载因素,是阻碍以农村电子商务为主导形成的扶贫系统发展的主要因素。

3.状态指标集。状态是指农村电商扶贫中,农村电子商务所处的发展现状。状态因素是驱动力和压力共同作用后该系统的表现情况,衡量农村电商扶贫系统内特定时间的水平和状况。

4.影响指标集。影响则是驱动力、压力、状态三者相互作用的表现,是农村电商在扶贫中产生的作用结果。

5.响应指标集。响应是指为改善农村电子商务扶贫环境所采取的对策和措施。

基于上述内容,以及考虑数据来源的准确性与可靠性,确立农村电子商务扶贫模型中的分析指标,如表1所示。

二、基于DPSIR概念框架的农村电商扶贫模型建构

通过对DPSIR概念框架下的相关指标分析发现,各指标间存在复杂的相互影响,使得五大影响因素间单个因素的变化会对其他因素产生相应的影响。因此,通过系统的理论分析,对各因素间影响关系提出以下假设:

表1 基于DPSIR概念农村电子商务扶贫模型指标体系

1.驱动力与压力之间关系

在农村电子商务精准扶贫系统中,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需要相关物流配送体系的完善,在此处驱动力与压力之间的关系应是正向相关。

假设H1:农村电子商务精准扶贫系统中,驱动力与压力成正相关。

2.压力与状态之间关系

当物流配送问题得以解决后,必然伴随着农村电子商务快速发展,带来农村电商的“上行”“下行”,即“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中的效益不断提高。因此,压力与状态之间的关系应是正向相关。

假设H2:农村电子商务精准扶贫系统中,压力与状态成正相关。

3.状态与影响之间关系

从逻辑上来说,农村地区电子商务发展必将引起贫困人口规模减少、贫困发生率下降,同时享受农村最低保障的人口数量也会有所降低。因此,状态与影响之间是负向相关。

假设H3:农村电子商务精准扶贫系统中,状态与影响成负相关。

4.影响与响应之间关系

农村电子商务扶贫项目的成效,即影响因子与为改善农村电子商务扶贫环境所采取的对策和措施之间相互作用,因电商扶贫取得成效,继而政府出台诸多政策、推进诸多工程;同时,也正因为有诸多政策的扶持,使得农村电商扶贫成效更近一步,贫困人数减少、贫困规模下降。因此,两者之间应是负向相关。

假设H4:农村电子商务精准扶贫系统中,影响与响应成负相关。

5.响应与驱动力之间关系

电子商务进农村助力扶贫的总目标很明确,就是脱贫致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细化总目标,农村电商扶贫的目标可分为交易实惠、产业升级、能力建设(培养贫困群众创业就业和脱贫致富能力)、基础设施改善和社会发展等任务。完成总目标和这些任务,特别需要各部门推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以及电商扶贫的相关政策。贫困村的改善、贫困村产业的发展也需要相关基础设施的优惠政策与之配合。由此来看,响应与驱动力之间存在正向相关关系。

假设H5:在农村电子商务精准扶贫系统中,响应与驱动力成正相关。

6.驱动力与状态之间关系

随着互联网技术在农村的普及,技术的普及、基础建设的完善驱动着农村贫困地区基于电子商务平台交易量增长,而这一交易量增长正是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状态的反映。因此,在农村电子商务精准扶贫系统中,驱动力与状态之间存在正向相关关系。

假设H6:在农村电子商务精准扶贫系统中,驱动力与状态成正相关。

7.响应与状态之间关系

对于一系列政策效果最好的验证,就是农村电子商务平台销售趋势。政策的出台,是为促进农村电商的发展,而销量是衡量发展良好最直接的指标。因此,响应与状态之间存在正向相关关系。

假设H7:在农村电子商务精准扶贫系统中,响应与状态成正相关。

结语

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对精准扶贫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借鉴DPSIR概念框架的分析思想,从“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五个方面建立了农村电子商务精准扶贫模型。推进农村电子商务扶贫项目,有助于农村贫困规模下降。贫困人口减少。同时,对农村电子商务扶贫模型的研究表明,农村电子商务扶贫项目的推进不可缺少驱动力、压力、政策,即农村电子商务平台基础建设、阻碍农村电子商务发展问题的解决以及政府部门出台相应政策扶持等因素的作用。

猜你喜欢
驱动力状态精准
一种基于ResNet的车钩状态识别方法及其应用
采埃孚集团董事柯皓哲: 创新是产业转型的驱动力
精准防返贫,才能稳脱贫
状态联想
油价上涨的供需驱动力能否持续
基于关键驱动力要素的情景构建应用
精准的打铁
生命的另一种状态
精准扶贫 齐奔小康
偏向型技术进步视角下天津市经济增长驱动力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