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花渐欲迷人眼

2018-12-24 10:04宋维莎
赢未来 2018年16期
关键词:古诗教学教学创新小学语文

宋维莎

摘要:在中国历史悠久的5000年文化中,灿烂的文化瑰宝数不胜数,在这其中古诗就是重要一部分。因此在小学语文学习中,古诗学习自然是必不可少的内容,特别是在目前弘扬传统文化的大背景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古诗教学也就成为了不可或缺的教学内容。单单在小学语文的教材中,就选取了数十篇的古诗内容,在低年级和高年级针对学生的不同学习特点,选取了不同的诗歌内容进行学习。可见在当前的语文教学中,对于诗歌教学的重视。本文就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论述小学语文教师在古诗教学中值得借鉴的一些方法和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教学;教学创新

一、吟诵古诗,陶冶情操

在语文的学习中,阅读和朗诵一直都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之一。俗话说得好,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学习古诗时也是同样,学生通过朗诵古诗可以了解到故事中所描绘的具体景物和意境,对古诗中描绘的人物形成直观的认识,了解作者的写作目的和中心思想,对于古诗的情感态度与表达有一个初步的认识。由此可见,在学习古诗时,阅读朗诵是重要的一种学习方法。通过学习朗诵,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使学生在理解和掌握古诗中的基本表现手法的基础上,在脑海中描绘出相应的情境。因此在学习古诗时,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反复的阅读,直到学生能够达到进行背诵的程度。对于阅读古诗,笔者认为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进行。其中包括浏览式的阅读,精细的阅读以及认真的对古诗进行品读三个部分。

浏览式的閱读,指的就是学生在接触到古诗,首先通过阅读找出古诗当中的生字。理解其中难理解的词句,通过文章的注释翻译,能够将文章完整的阅读下来,掌握文章的大意,能够做到抑扬顿挫。在这样的基础上,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精细的阅读,通过进一步深入的阅读,使学生能够掌握古诗的感情基调,对于古诗中描写的情境有进一步的认识。在这一环节教师就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使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的去进行阅读。最后是认真品读的阶段,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就要充分的起到自身的引导作用,带领的学生对古诗进行逐字逐句的分析,使学生能够感受到古诗中的文化魅力,陶冶学生的情操。

二、分析主旨,领略风采

在阅读完了古诗后,接下来就是对文章进行具体的分析,只有使学生能够真正的掌握文章的基本内容,才能够更好地把握作者的写作目的和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这就需要教师帮助学生进行深入的分析探究,对文章的主旨进行分析。首先,教师可以针对所要讲述的内容寻找一些背景资料,使学生能够了解作者写作的背景,在这样的基础上,使学生能够更容易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作者的写作目的。对于唐宋的古诗,有大量的诗歌是描写生活当中的内容,十分贴近当时的社会生活,尤其是白居易的文章作品,它的《琵琶行》更是贴近广大劳动人民的日常生活,以人民大众作为描写的对象。而李白的诗歌,则多是表达了他对于人生的感慨,充满浪漫主义色彩。教师在讲解这些诗歌的时候,就需要介绍诗人的写作背景,介绍诗人他们的生活经历和写作背景,使学生能够深刻地体会到他们所处的时代,体会他们的情感和情绪。在这样的基础上,进行文章的分析,就能够更容易理解和体会了。其次,教师在讲解时,可以围绕重点的字词进行讲解,从重点的字词出发来分析文章的主旨。大部分文章在写作时都会有着点睛之笔,因此,在学习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去发现,去总结归纳写作的奥秒。例如,在学习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时,就可以引导学生讨论,这句诗中的点睛之笔,其中“悠然”两个字直接表明了作者的心态是悠闲自得的,而“见”这个字说明了作者并非特意的去到南山,而是无意间发现南山的,这样将作者的情感充分的表达了出来,在古诗教学中,教师就应当组织学生重点的学习字词,作为切入点,通过精心的进行字词分析,发现文章的主旨,把握文章的大意,领略古文古风的风采。

三、内容拓展,提升能力

在我国,诗歌的保护中有许多诗歌是具有诗情画意的描写,尤其是李唐以来的一些诗人对于景致的描写甚是喜爱。对于牡丹,洋流等景物的描写,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因此教师在讲解这些古诗时,就应当充分的使学生能够体会到诗歌中所表现的意境。例如在学习,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等古诗时,教师就可以通过多媒体的形式,帮助他们把诗歌转变成一副副的画面,使学生能够加深学习的印象,一幅幅生机盎然的画面能够更加直观的使学生感受到作者写作时的情感。从而能够有效地提高背诵的效率。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去郊游,体会大自然的美,接触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魅力,使学生能够在生活中发现美。

拓展古诗教学,对于教师的教学水平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既要使学生能够学习到故事之外的知识,同时也要使得学生的能力得到拓展,充分地体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教师在教学时只有对文章进行深入的研究和了解,才能够充分的把握好课堂教学的进度,利用各种教学方法和辅助设施来,为学生创建相应的情境,来表现作者的情感。在语文教材中的古诗大多是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选取的优秀素材,但是由于古诗的写作时代距今已经十分遥远,因此,学生在理解时往往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古代的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与现在已经是大不相同。因此教师在情景再现时就需要有针对性,了解古诗的写作背景以及背后的人物轶事,这样才能够更好的把握古诗的语言。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使学生在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的同时,使学生的能力得到提升。

总结

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古诗,能够充分的弘扬传统文化,使得小学生能够学习接受古典文化的熏陶。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应当通过阅读教学以及主旨分析,还有教学内容的拓展,来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使学生能够在学习古诗时,有所收获,有所提高,受到了古典文化的熏陶,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和艺术水平。

参考文献:

[1]吴永军. 乱花渐欲迷人眼——从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现状看语文的本质[J]. 小学教学(语文版), 2007(8).

[2]陈彦游. “无为”教学潜心修有效课堂自在求——关于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点滴思考[J].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11(7).

[3]赵春松, 张波. 乱花渐欲迷人眼有效才是最根本——对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点滴思考[J]. 中小学教学研究, 2012(10).

猜你喜欢
古诗教学教学创新小学语文
关于高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研究
古诗教学如何激发情感体验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古诗教学研究
中职美术创新教学实施的方法探究
读写结合探寻初中记叙文写作教学新路径
中职 《电机与拖动》 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