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趣味性教学实践探讨

2018-12-24 10:04覃明武
赢未来 2018年16期
关键词:初中历史趣味性教学实践

覃明武

摘要:探讨了如何增强初中历史教学的趣味性,对初中生来说历史学科知识量大,课堂沉闷乏味,难以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要想增强初中历史的趣味性,教师应该做到: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精选教学素材;精彩的开场白;穿插讲解;科学提问;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教学;帮助学生巧记历史知识;开展历史活动,增强历史教学趣味性。

关键词:初中历史;趣味性;教学实践

在相当一部分初中学生看来,历史是一门既枯燥又乏味的学科,因为有太多的内容需要背诵、需要记忆。正因为如此,这部分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学习持有排斥及抵触心理,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历史学习活动之中,学习效果可想而知。鉴于这一情况,笔者认为,初中历史教师有必要适当赋予历史学科较强的趣味性,调动学生历史学习兴趣、焕发其学习积极性的基础上,优化初中历史学科的教学效率。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很多初中生对某一课程感兴趣是因为学科教师,因此初中历史教师要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获得学生的喜爱。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需要教师尊重、理解学生,平等地对待学生,与学生交友交心。教师要经常鼓励学生,善于寻找挖掘学生的优点,使学生对自己有信心,学会自我欣赏。此外教师还要提高自身素质,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很高的教学能力,还要有高尚的品德,能够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这样教师才能有强大的魅力,吸引学生关注教师、与教师交流,提高对其所教学科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二、创新课堂教学方式

2.1精选教学素材

教学素材的选择要符合初中生的心理年龄特征,这样才能引起学生对历史的兴趣,教学素材可以是历史典故、成语故事等。生活化的教学素材能取得更好的效果,历史虽然研究的是过去的事件,但是这些事件也是过去的现实,而且对当今的现实生活也有重要影响,历史与当前的现实生活也有紧密联系。生活化素材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紧密,在初中历史课堂中的应用,不仅令学生感到熟悉,有利于其理解学习知识,还能使学生意识到历史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引起他们的兴趣,使他们在生活中自觉的用历史的眼光看问题,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生活化素材既要包括丰富的历史知识,又要与现实生活相贴合。如在岳麓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材中的《丝绸之路的开通》一课,为了让学生理解丝绸之路对商品交流的影响。教师可以以生活中常见的果蔬,如葡萄、核桃、菠菜等为例子,告诉学生这些并不是我国本来就有的,而是在古代的商业交流中传来的。接下来再详细讲解“丝绸之路”的相关知识,这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加深其对课堂内容的理解。

2.2精彩的开场白

开场白作为课堂导入的一种方式,要先声夺人,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为良好的教学氛围奠定基础。如在学习《五四爱国运动》一课时,教师可以在上课开始时,向学生提问:“青年节是哪一天,为什么是这一天?”这能引起学生的思考和求知欲,积极的投入到新课的学习中。

2.3穿插讲解

为了让初中历史课有趣味,教师在讲解教材上知识的同时,可以穿插讲一些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历史典故、名人轶事等。这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调动课堂气氛。如在讲《三国鼎立》时,可以讲一些“桃园三结义”“过五关斩六将”“草船借箭”等故事,在讲《百家争鸣》时,可以讲一些孔子、孟子等人的故事。这能使学生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有更深入的了解,使历史知识变得更生动,扩展了学生的视野,进一步提高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

2.4科学提问

课堂提问是师生互动的主要方式,它能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课堂氛围活跃。提问能引发学生思考,使其获得新的知识。课堂提问要适时,问题设计要科学。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使问题设计既不脱离教学内容,又难易适中,能引起学生的探索欲望。教师要创设问题情境,提出有价值、有深度的問题。这能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使其积极思考问题,活跃学生的思维。如《法国大革命》一课,在讲拿破仑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拿破仑的对外战争有什么作用”,这个问题不仅要求学生认识到战争的侵略性,对世界和平的破坏,对其他国家人民的伤害,还要认识其积极的一面。这就要求学生要用历史唯物辩证的眼光来看问题,认识到拿破仑的对外战争对封建势力的打击,它的进步性。这个问题能提高学生的探索兴趣和辩证思维能力,还能使他们在解决问题时获得成就感,增强对历史学习的信心。此外,教师要关注学生对问题的探讨过程,学生遇到困难,要给予提示和指导,要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并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和补充。对于课本中的问题,教师不要直接告诉学生答案,而是让学生认真阅读教材,经过思考讨论得出答案,教师再进行总结补充。

三、开展历史活动,增强历史教学趣味性

初中生活泼好动,具有很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师要抓住他们这种心理特征,开展有趣的历史活动。岳麓版的初中历史教材有专门的活动课,教师不应该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忽略这些活动课,而要精心组织,充分发挥它们的自身作用。如在《历史文物仿制活动》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讨论仿制文物的步骤,应该注意的问题,如何收集利用素材和工具,并动手仿制文物。学生仿制文物完成后,教师可以开展一个作品展览会,对学生仿制的陶瓷器、竹简、唐代仕女等文物,进行观摩评议。这种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观察鉴赏能力、动手能力,使其认识到文物的价值,增强对其的保护意识,同时还能进一步提高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

总结:

激发学生学习历史兴趣的方法和途径还很多,如巧讲典故,以奇引趣;精读诗词,以诗牵趣;编写歌谣,以歌导趣;设置图表,以图增趣等等,只要经过教师精心设计,巧妙安排,就一定能在教学中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使他们的学习化繁为简,变被动为主动,从而在充满兴趣的教学中,既接受了爱国主义教育,又增长了知识,提高了教学质量,真正达到学史明志,知史做人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钟晓红.浅谈初中历史教学的趣味性——让学生在愉悦中学习和成长[J].文理导航,2015,(10).

[2]晏炜.如何使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更具趣味性[J].小作家选刊,2015,(31).

[3]牛军.初中历史趣味教学探讨[J].内蒙古教育,2016,(36):96

猜你喜欢
初中历史趣味性教学实践
“揪”出音乐教学的趣味性
提高化学实验教学趣味性的实践探索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探析初中历史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
中职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反思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测量平差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与实践
初中历史反思性教学思考
把握民生新闻趣味性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