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写结合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2018-12-24 10:04韩振林
赢未来 2018年16期
关键词:读写结合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韩振林

摘要:小学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中心环节,与写作教学有着密切的联系,如果能将两者相结合进行教学,以读悟写,以写促读,加强两者的结合训练,那么可以使学生在加强阅读理解的同时,丰富其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进而提高学生语文的综合能力,文章主要探讨读写结合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小学语文;读写结合;阅读教学;应用

1 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重要性

采用多读写结合的教学形式,能够将阅读和写作结合起来,是一种十分具有效率的教学形式。在小学语文阅读的教学过程当中,往往教师采用强硬灌输式的教学方式,规定学生的阅读范围,控制学生的阅读时间,这不仅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还会制约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而采用读写结合的形式,可以使学生充分的掌握阅读知识内容的写作技巧,使得这个过程更带主观性,也更有方向性,并通过阅读和写作结合,使得学生在掌握知识的过程当中,了解自我学习的薄弱点以及需要强化的内容和版块,通过深层次的阅读内容探究,不断进行阅读能力的提升,掌握知识和技巧,进而帮助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也能够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知识用到写作之中,这对学生提升语文综合素质,提高语文成绩,培养学生的思维连贯性和逻辑性来说,也是十分具有意义的。

2 读写结合模式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现状

2.1 形成传统教育模式的固化教学

在读写结合的创新型教育模式的推广中,遭遇了较多教师的反对,因为这些教师大多有着较为丰富的教學经验,从而形成了独有的教学形式,因此对新教学模式一时间难以适应。我国目前对于中高年级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大多采用较为传统的教学方式,然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适用于现在的教学,学生的学习质量得不到提升,没有教会学生的阅读方法,只是单纯地将答案告诉学生,因此学生的阅读能力较差,成绩得不提高,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是极其不利的。

2.2 阅读教材复杂,不适合小学生阅读

小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普遍较弱,因为他们正处于智力的发展期,即使是中高年级的学生也是如此。但是在当今社会,一部分人受到利益的诱惑出版一些利润较大、但是不适合学生阅读的读物,这些读物中大多充斥着暴力与犯罪,学生阅读这些读物不仅阅读能力得不到提升,严重的甚至会对学生的三观产生严重的影响。还有的读物为了受到学生群体的欢迎,将历史韵味浓厚的名著简化再出版,也就是众所周知的青少版,这样做不仅没办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还使得学生对于名著中具有鲜明特征的人物产生固化的刻板印象,例如在《水浒传》中,对于武松这一人物形象未进行具体刻画,导致学生认为武松只是一介莽夫,还杀了自己的嫂嫂,这样的读物对学生阅读都产生了极大的阻力。

2.3 学生的阅读兴趣较差

阅读课程主要针对的是中高年级的学生,一般从三年级开始,学校在语文教学中就会增设阅读课,教师不仅会在课上指导学生的阅读,还会布置课后的阅读任务,但是这个年纪的学生在阅读上会遭遇较大的困难,例如遇到不认识的字、遇到读不懂的句子、不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等等,久而久之就会导致学生的阅读兴趣变差。最终就会导致学生对阅读课产生厌学的情绪,阅读能力得不到提高,有违课程开展的初衷。

3 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应用

3.1 由感而发,读后感写作

无论是阅读和写作,都讲求有感而发,采用读写结合的形式,可以使用阅读之后写读后感的方法,来让学生充分抒发自己在阅读之后的感悟和情绪。比如,小学语文六年级的课文《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这一文,教师就可以采用写读后的形式,首先让学生进行试读、带读、朗读等等过程,学生充分阅读之后,谈谈自己的想法和见解,教师进行讲解和进一步的疏通之后,再让学生写读后感,聊聊自己通过这篇文章学到了什么知识,有了什么感情。从而指导学生如何将这种感情更好的书写出来,通过这种读写结合的形式,能够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当中,提升理解能力,提升写作能力,并培养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这对学生的个人成长和今后的自我发展来说十分重要。

3.2 根据课文进行仿写

小学语文的课文是多位专家和学者经过大量的调查以及教育的经验所得出的文本,对学生的基础知识累积、人生观塑造来说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在语文阅读、写作的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与课文结合,来帮助学生进行阅读和写作技巧的提升。教师可以结合课文,采用读写结合的形式,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让学生模仿文章当中作者的表现方式和写作手法,通过进行仿写、临摹的形式,有利于学生尽快的掌握作者的写作形式,了解作者的情感表达方式。比如,在学习《烟台的海》一篇课文的过程当中,学生可以完成对沿海的烟台的海在春季、夏季、冬季、秋季段落深层次的情感体验和与人探讨之后,以拟人的表现手法,来表达烟台海的美丽壮阔,抒发个人情感。再比如,在学习《夹竹桃》一篇课文时,文章当中有大量的对月光下甲竹桃形态的生动形象的描写,是十分具有情感色彩和技巧可言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这一段内容进行仿写,让学生通过观察自己周围喜爱的植物或动物,以充分的想象力,通过写作进行表达,体现个人思想和情感。

3.3 生活体验,书写日记

写日记也是一种记录生活、提升写作能力的良好方式,生活来自理解和阅读,写作通过阅读和生活体验,它们是互相联通、相互结合的一个整体,人生、学习、生活都是可以相互关联的。在学习《黄山奇松》一篇课文的过程中[1],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注意文章当中的关键词汇,比如文中“挺秀”“弯曲”“枝干盘曲”等等都是表现黄山上奇特松树的词汇,教师可以布置学生一篇课外拓展训练,让学生在家长的陪同下,一起去领略当地的名胜古迹以及感受大自然所带来的魅力,从而通过生活体验、日记记录这种有机结合的形式,帮助学生提升自己的观察能力,对事物的感受能力。这也是一种十分有帮助作用的读写结合形式。

4 结语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读写结合教学方式能够将小学生的阅读、写作和思考三者恰当地融合起来,共同提升小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率,培养小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为以后的语文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时林凤.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教学模式方法探析[J].好家长,2015,(21):63.

[2]张慧玲.探究小学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的策略[J].考试周刊,2016(64)

猜你喜欢
读写结合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结合实践再探指导写作之最佳策略
浅议群文阅读下的“读写结合”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探究
读写结合,分散指导,坚持“下水”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