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则灵”之再识

2018-12-30 10:20徐光炜
癌症康复 2018年2期
关键词:荷尔蒙激素心脏

□ 徐光炜

何谓“信”,自有多种含义,本文所指乃是精神、意识、心态之意,而不涉其他。

我对其认识也有数度变更。幼时从家中老人之口而然其说,稍长随知识之渐增,自主意识日强,认为纯属迷信而嗤之以鼻。长大后习医,举凡解剖、生理、组织、胚胎等,无一不事有实据,以物质为基础。其后有幸脱产近3年潜心学习祖国医学,接触到与西方医学迥异的一套学说。《黄帝内经》云:“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结,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故医病必先医其“心”,也颇信其然。曾发文妄议《谈谈祖国医学之理论基础》,粗浅地认为“西方医学”有机械唯物论之嫌,而祖国医学乃具朴素的辩证法,真是“初生之犊不畏虎”,居然刊登在颇具权威的《自然辩证法研究通讯》上,殊不知“机械”也罢,“朴素”也然,均尚欠科学也。其后医务繁忙,未再深究。

及至行医后,在实践中却不时可遇即使病情类同、治法也似,但预后殊异的病例。存活者往往以意志坚强、求生欲强而又心情开朗乐观者居多。此一感观曾在20世纪90年代举办的京、津、沪三地抗癌明星评选活动中再次得到证实,在百名Ⅲ期以上被评为抗癌明星的偏晚期癌症患者中几乎无一例外都是如此,再次提示人的心理素质在抗病意志中的效应。

近年来,各地风行对百岁以上的长寿老人作健康调查,冀对人们的养生有所帮助,结果发现不但常与人们的预期设想有异,甚至有的老人更嗜烟酒、喜肥肉,一反大众对饮食的认知,然而一般均具有乐观开朗、性善人和的个性。另一日常生活中人均有此感受的是“人逢喜事精神爽”,届时不但食之有味,消化能力也增强,此乃整个人体的五脏六腑均沉浸在被“恩宠”的状态中,人体整个“信息”系统的运行也格外通畅,又一次说明人的意识精神对健康甚至生命的巨大影响。

2009年诺贝尔生理学奖得主伊丽莎白等认为,人活百岁的长寿之道居首者当推心理平衡的作用,占50%,合理膳食及其他因素各占其余之半。美国的戴维·霍金斯博士(David Hawkins)在他的医疗实践中也认识到意念对健康的影响大到不可思议的程度,并发现人的意念正能量(如勇气、淡定、主动、宽容、明智、爱、喜悦等)振动频率在200以上时就不易生病,所谓振动频率就是人们常说的磁场,一个具有较高振动频率正能量的人,常可为其周围带来美好磁场,使整个事物变得美好祥和,反之亦然。所以,关怀他人、慈悲心、爱心、行善、宽容、柔和等均是具有高振动频率的正能量,是健康不可或缺的因素,应倍加珍惜。古人曰“大德者寿”,诚不欺我!

另一引我注意的是研发新药的临床试验。众所周知,为求其结果可信,此类试验必须随机设立服用安慰剂的对照组,该安慰剂常选用并无疗效的淀粉之类物质构成,当然受试者是严格地按随机双盲标准而择,个人并不知其详,仍认为自己服用的是受试验的新药,居然也有一定的疗效,甚至可高达30%,这岂非咄咄怪事!使人不禁想及此乃“信则灵”之效,从而也从另一方面证实了意念的作用,绝不可忽视。

研究发现,人的“心”与“身”确有紧密的联系,缘因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这三点形成了人体的应激反应中心,遇紧张状态,此反应中心便会立即响应,分泌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等压力激素,使体内的各种“资源”被重新分配,减少消化、免疫系统的供应,重点保证心脏的供血及肌肉的运动以应对危机。如人整天焦虑不安、紧张贪婪、怨恨嫉妒、苛求他人、只思利己,令压力激素长期居高不下,不仅人体的免疫系统将受抑制和摧残,心血管系统也必长期过劳而更显脆弱。君不见癌症、高血压、动脉硬化、消化性溃疡、月经失调等人类65%~90%的疾病均与此等长期心理压抑的因素有关?实验研究也发现,当人大发雷霆时产生的压力激素居然足以使小鼠致死,为提高人们对其警惕,故又将此“压力激素”称为“毒性激素”。

当然,上苍对我等不薄,在人体具有“毒性激素”的同时,也必然有相对应的“益性激素”,这乃是大脑分泌的多巴胺等。此等激素则可让人身心愉悦、情绪放松、产生快感,使人体各机能平衡协调促进健康。新的研究发现,如生活中有追求、目标感很强,且勤于动脑,使脑血管经常处于舒展状态,从而保养了脑细胞,促进脑的新陈代谢,避免过早衰老,且这种积极的心态也决定了机体的生理状况,不但有利于健康,更可激发生命力,战胜疾病。古人云“恬淡虚无,真气从之,正气内存,病安从来”,只要思想淡泊、不纠结、不沮丧,就不容易生病。

人们可能听到过“假性怀孕”之说。可发生在婚后久不怀胎而又极思为人母的妇女,居然发生停经、腹部渐隆等症,正当沉湎于“弄嫜”之喜时,岂料经检查乃是一场“空喜”之闹剧,宫内并无胎儿,此种事例虽属罕见,但因突发事件或精神遭受打击而致妇女停经的事例确时有所闻,这也说明按照生理周期而自行组织的体内信息系统也常会受思想意识的影响。

更有甚者,10余年前美国佛罗里达大学健康科学研究中心的首席科学家威里斯教授的好友韦德患了严重的心脏病,祸不单行,其妻安妮也被诊断为晚期乳腺癌,更不幸的是两人均已病入膏肓,乏回春之术,仅有3个月的寿命。得知此耗音,两位相怜的伴侣决定珍惜此仅存在世的3个月作一环球之旅。两人慷慨地将足够支付在最豪华游轮上周游世界一年的4万英磅积蓄交给旅行社,并与之签订了一终生协议,约定两人中只要有一人离世,旅行合同就自然终止,不然则继续执行,旅行社通过调查,知他俩确已时日无多,极可能生命持续时间不超过1个月,于是欣然签下此一特殊的旅行协议。两人选择了2003年5月7日登上豪华游轮,从英国出发,开始了他们的告别世界之旅。

这期间音讯全无,威斯里教授悲伤地意识到两位挚友恐早已不在人世!岂料,于2004年11月7日威斯里突然意外地接到来自英国的越洋电话,传来的居然是他老友韦德的声音,兴奋地告诉他其刚与夫人结束了长达一年半的环球之旅,因为如按合同继续旅行下去,旅行社要破产了。原来他俩上岸后,至权威的伦敦皇家医院检查,发现不但安妮体内的癌细胞已全部消失,他本人的心脏也处于没有危险的稳定期。

缘因他俩在旅途中非常珍惜生命仅存的少数时日,贪恋旅途中的美景,尽情体验生命的美好及世界的奇妙,盼能留住此时此刻,长久再长久,根本不及他顾,无暇虑及自己的身体状况。后来发觉各种不适渐离体而去,精力也越益充沛,就干脆忘了自己是病人,而只当成是世上最幸运划算的旅客,在豪华游轮上幸福地度过了整整一年半。

自此以后,威斯里教授决心揭开发生在他老友身上的“自愈”奇迹,并于数年后的2008年3月17日正式向全世界公布:癌症自愈乃是来源于心脏分泌的救人一命的荷尔蒙!

其后威斯里还挑选了100名志愿者,分别对其处于各种不同情绪状态下的心脏荷尔蒙进行跟踪观察。发现人的情绪越高昂心情越愉悦,心脏分泌的荷尔蒙就越充沛。反之,人处在痛苦、担忧、抑郁等消极状态时,心脏几乎完全停止分泌这种激素。因此,只有在身患重病时保持心情愉悦、积极求生的患者,心脏才有可能分泌救命的荷尔蒙,而当这种荷尔蒙达到一定数量的时候,才能杀灭体内的癌细胞或抑制其生长。

行文至此,未知各位对此有何见解,是否也对“信则灵”有了再识?

猜你喜欢
荷尔蒙激素心脏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潜在失调基因的鉴定
直面激素,正视它的好与坏
宁波第二激素厂
研究马铃薯激素配比 为品种选育提供支持
荷尔蒙与紧肤疗法
与荷尔蒙友好相处
大写的“荷尔蒙”拯救“累觉不爱”的少女心
Meet Karan, the “world’s tallest boy”Admin
了解心脏
有八颗心脏的巴洛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