腕踝针疗法对减轻胸腔积液微管引流穿刺疼痛的疗效观察及护理体会

2019-01-07 09:53魏莉瑛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19年1期
关键词:胸腔积液临床疗效疼痛

魏莉瑛

【摘 要】:目的:探究腕踝针疗法对胸腔积液微管引流穿刺疼痛的疗效观察及护理体会。方法:在2018年3月1日至2018年6月1日期间,选取本院胸腔积液患者54名,随机均分为三组,腕踝针疗组、药物组,两组都在微管引流穿刺条件下,观察各组患者疼痛程度,进行评分,进而评价其临床效果。结果:穿刺引流过程中,比较两组疗效,腕踝针疗组在缓解疼痛方面显著优于药物组,比较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腕踝针疗法在胸腔积液微管引流穿刺过程中镇痛作用显著,在临床上有推广价值.

【关键词】:腕踝针疗法;胸腔积液;微管引流;疼痛;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2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9)01-03--01

前言: 随着患者对疼痛要求不断提高,整体护理理念不断更新,对患者的疼痛给予科学管理已经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国外的疼痛研究发展历程中,经历了两次转变,一是从控制疼痛转变为科学地管理疼痛[1],二是疼痛管理专业的组成人员从过去的,以麻醉医师为主体的模式转向现在的以专业护理人员为主体的模式[2]。国内外大量研究[3,4]亦表明,与常规的药物疗法相比,针灸是一种相对安全的镇痛方法。而腕踝针疗作为针灸疗法的一种,是通过皮下浅刺法治疗身体的各种病症,其止痛效果尤为显著。此方法安全方便、经济实用、简单易学,经过专项培训的护士都可以很好地掌握、实施。只要操作方法正确,进行针刺时患者几乎不会感到疼痛,患者也易于接受。

腕踝针是对祖国医学的发展和创新,它不像传统针灸学那样有完备的经络理论体系,但近年来,针刺镇痛原理已部分得到现代科学的验证。西方学者[]在研究针灸镇痛的实验中,还发现针灸止痛的效果有一个迟缓发作特点,它们缓慢增加,甚至当取针后,才会感到它的止痛效果,连续治疗几次后效果会更加明显。这种效果在停止针灸治疗一段时间后才会逐渐消失。本文就其对胸腔积液穿刺引流后疼痛减轻方法进行如下探究。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在2018年3月1日至2018年6月1日期间,选取本院诊断为胸腔积液的患者54例,其中纳入标准为:①X线、B超或CT下明确诊断;②对针刺疗法无或者很少发生不良反应,如晕针等;③所有选取患者有微管引流的指征。54例患者中,男女比例2:1,年龄在50-70岁,平均年龄在(50.23±13.35)岁,随机均分为两组,腕踝针疗组和药物组,且所有患者之间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

1.2 治疗方法

患者取端坐位,用微管作为引流管,操作时先在彩超引导下定位,取腋中线第6~7肋间为穿刺点,再常规消毒进行穿刺。穿刺引流后,腕踝针疗组,做法如下:首先在腕横纹以上约两横指环腕一圈处标记穿刺点,各点分别记作上A1、A2、B1、B2、C1、C2这六个穿刺进针点。然后在内踝和外踝以上约三横指环踝一圈处标记同样六个穿刺进针点,然后在上述穿刺点进针,留针时间一般为30 min,如有需要可适当延长1-2h,该治疗的10天为一个疗程;而药物治疗组,在术后给予强痛定 30mg/次口服治疗。观察两组在一个疗程后各组患者疼痛程度,并进行疼痛评分。

1.3 疗效观察

评分标准:0分-10分。其中0分表示:患者处于无痛;3分以下:患者自感有轻微的疼痛,能忍受;4分一6分:患者疼痛并影响睡眠,尚能忍受;7分一10分:患者有渐强烈的疼痛,疼痛难忍,治疗无效。3分以下,表示经治疗后患者疼痛减轻显著,记为A级,4分-6分,表示经治疗后患者疼痛有一定程度减轻,但不明显,记为B级;7分以上,表示经治疗后对患者疼痛无缓解作用,治疗无效,记为C级。其中疼痛有效率=3分以下患者人数/各组患者总人数。

2 结果

根据患者疗效观察,两组在一个疗程治疗后,腕踝针刺组,疼痛评分在A级有17例,疼痛评分B级有8例,C级的无效患者有2例,疼痛有效率为62.3%;药物治疗组,疼痛评分在A级的患者有10例,疼痛评分在B级的患者有14例,而C级无效患者有3例。疼痛有效率为37.0%。两组在数据上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腕踝针疗组在减轻疼痛方面比药物组更加显著。

3 讨论

随着人们物质及精神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医学科学的发展进步,人们对医疗护理质量的要求也随之提高。近年来,对患者疼痛的科学管理已经逐渐成为国内外医学界研究的主要热点课题之一。在我国,关于疼痛的诊疗和护理工作起步较晚,目前临床上疼痛控制不足仍是一个较普遍的现象。早在 20 世纪 70 年

代就有欧美学者提出关于多学科队伍(multidisciplinary team)从事慢性疼痛的诊断治疗的概念[5],因而在不久的将来,疼痛的诊疗护理工作必然会趋向于走多学科相结合的道路[6]。临床实践证明:中医针刺治疗在疼痛控制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我们应充分发挥祖国传统医学的优势,从而可以避免患者由于恐惧药物依赖性和担心耐药性而隐瞒疼痛。合理、有效的镇痛,可减轻或防止疼痛对身体和心理造成的一系列的不利影响。

本文在胸腔积液微管引流穿刺疼痛方法上进行探究,经过临床研究发现,腕踝针刺法对其缓解疼痛效果显著,具有推广使用的价值。

参考文献

张广清. 中医护理现状及科研展望[J]. 中华护理杂志,2002,37(4):290.

Mccaffery M,Robinson ES. Your patient is in pain-heres,how you re- spond[J]. Nursing,2002 ,32(10):36 ~ 45.

Gaiiagher G . Treatment of pain in severe burn[J]. Am J Ciin Derma- toi,2000,1(6):329.

Macpherson H. A prospective survey of adverse events and treatment reactions foiiowing 34 000 consuitations with professionai acupuncturists[J]. Acupunct Med,2001,19(2):93.

趙存凤,姚梅芳,赵继军,等. 护士在控制术后疼痛中的作用[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3,20(3):41.

猜你喜欢
胸腔积液临床疗效疼痛
把疼痛赶走!
怎么给疼痛分类
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干预要点研究及分析
快乐也能赶走疼痛?
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临床分析
微创手术治疗胃溃疡42例临床分析
研究腹腔镜在早期卵巢癌分期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早期应用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
结核性胸腔积液不同护理方法的临床效果观察
预见性护理在中心静脉导管引流胸腔积液中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