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是静、淡、慢的艺术
——谈谈中国画家的状态

2019-01-09 16:30
国画家 2019年3期
关键词:淡泊境界中国画

中国画受中国古典哲学的陶融,它的不重形似的“心象观”、以书入画的“笔墨观”和强调人格品操的“中正观”,都与西方造型艺术不尽相同。它虽不长于以宏大叙事的方式直接参与社会变革,但仍表达着真实的生活感受和深刻的人生价值,体现着高蹈的文化理想。它“内修心而外益世”“抒胸臆以振斯文”,通过养心修身归于“至善,渡己渡人”,润物细无声地改变社会。

中国传统哲学的核心内容是儒道释三家。儒家的“修齐治平”观、“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的美学思想和强调“仁”学推及的大爱境界,对中国画发展的道德评判起着重要作用。

强调人文双修的传统中国画之所以不易于普及,是因为它对欣赏者有文化要求。“文”是进入中国画创作和欣赏的门槛,掌握中国画的审美规律才能真正进入中国画。因“文”而“共成化育”,不是简单的“表现”“再现”问题,而是“体道艺之合,究圣哲之蕴”。画画是为了修为,修成君子,中国画最高的精神指归是“内美”,这来自屈原的《离骚》:“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内美修能”就是人格塑造。在中国画里,热烈不是宣泄,冷静不是冷漠。最忌高远失中、偏激不平,观通不妨照隅,求末亦是归本。它最大的功能是让人静下来,淡下来,慢下来。它不表现争斗,远离血腥,却亲近造化,是自然的歌者。它追求至静至远,调和天人,独与天地精神往来。所以,在中国历史上,一个知识分子无论达和穷,书画都是修为的手段,提升自己的同时也提升着整个社会,这就是“成教化,助人伦”的功能。

道家思想对中国绘画的影响尤深,如果将中国绘画史与哲学史联系,就可看出道家思想影响到中国画发展历史和艺术规律的形成。

老庄的“虚静”观,是中国画审美的核心观点。“静胜燥,寒胜热,清静以为天下正。”老子又说:“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老子提出,静是宇宙本质,以宁静而致远的认识去了悟宇宙的本质。“大音希声”是静,“大象无形”也是静。无形的大象和无声的大音是虚静空灵的境界,正是对“道”的体悟。

象,不是形象,是无形之象,后人称之为“心象”,所以中国画的思维是“象”的思维。象思维也是中国山水画的发展。亘古无垠的虚静带给先民无限的想象。对这个“虚静”的敬畏和无限的依赖形成某种心灵的寄托,大约是中国山水画的由来。

庄子也从虚、静论道。“虚者,心斋也。”心斋即指心境或精神境界的空灵之状。他又论:“静而虚,虚则无为而无不为。”以虚静合一获取人生的自由或逍遥,这样的人生态度叫“循道以趋”,也就是天人合一。静而能虑,会使心灵净化无尘,从而以修养空灵的心怀去静观宇宙的变幻,以岑寂而宁静的心胸去体味山川的内蕴,所以后来六朝人又提出的“澄怀观道”正是出自庄子的思想。

五代北宋的山水多造设宁静无垠的自然,千载而下,静寂、苍空、荒寒、渺远无不在创设着“静”的永恒。无论是董源的江南春色还是倪云林的秋水无垠,无论是黄公望的富春大岭还是秋兴八景,均是静谧至深的诗情,可解读出无限的宇宙密码来。至于弘仁的冰雪境界、石涛的奇峰异水、八大的一线穿空、髡残的万点苍凉均凸显出一个“静”字来。

静的反面谓“燥”,燥者火气也,轻浮、骚乱与笔墨高境相去甚远,古人谓之俗格,烟火气也。

淡与静同生。所谓“寄至味于淡泊”。至味者,极味也。静从何而来?来自淡泊中。所以,淡泊是境界,也是状态,昔人曰“其妙贵淡”。中国画的至高境界是“平淡天真”,韵味淡远悠长,意味着冲淡、高妙、静谧幽玄。“大味必淡,大音必传。”(《汉书·扬雄传》)所谓“味无味”是以“恬淡为味”(王弼《老子注》)。雅洁淡远也是中国画的至高境界,“有淡雅之风,怀旷远之度”。所以,淡——意指冲和、安宁、闲远、清雅,是指平淡萧疏、冰痕雪影、鸟迹山廓、渐远渐无的清澄平淡之境,是淡中见浓、淡中见深、浮云卷舒、孤鸿渐远、空灵幽深的意境。古琴、书法常见此境。是董其昌一生追求的境界。

《黄帝内经》讲到“淡”——“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这与绘画状态一致。观照笔墨的同时,调息心态和心境,让自己元气充沛,保持精力的旺盛。“实处易,虚处难”,黄宾虹的六字诀有“淡”之深意在。

淡泊,还是人生境界,所以“淡泊以明志”,在中国古代是一种理想人格,是一种健康的功利观。出自诸葛亮的《诫子书》——“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今天,淡泊明志没有过时,仍是志存高远者实现志向的必然选择。

心态淡泊下来,笔墨自然去了火气。

南朝宋颜延之《五君咏》诗云:“向秀甘淡薄,深心托毫素。”宋人陈师道《次韵苏公独钓》诗云:“终然厌多事,超繁趋淡薄。”这里的淡薄(同淡泊)不是消极,是至味、足味,生命的纯粹无尘。

这种状态入画,必然离美学意义近了,而离烟火名利远了。居里夫人把奖牌扔给孩子玩,自己又回到实验室里。林散老坐主席台上竟不知书协选他为主席。

所以赏心悦目之画,大有“淡”字玄机。“涤烦襟,破孤闷,释躁心,迎静气”(清·王昱)自然成了祛病增寿的良药。

“慢”的问题。

中国传统绘画讲对立统一,行笔快慢即一对矛盾。但今天的普遍问题是行笔太快。所以可染先生跟白石十年体味最深的即一“慢”字。传统绘画理论讲求“涩进”,讲求“篆籀入画”作自心灵而至躯体,躯体而至手臂,再经运腕达于绢纸,精力聚于毫端才能神完气足。

“千里布云”“万岁枯藤”“高山坠石”均有速度的内涵,不温不燥才能入纸。火候纯熟,锥画沙、屋漏痕、折钗股均不是飞笔所得。忌滑、忌流、忌油都有慢行笔的意味。

慢,应是一种修行的状态,平淡从容,物欲清寡,历劫不磨,坚韧不拔,是人生修炼的过程。

我学颜真卿,除《祭侄文稿》外更多体味到的是慢中的力度。从金文、石鼓所感受到的亦非快笔所能得。

今年春节,在日本拜观颜真卿真迹,同时读到李成、郭忠恕、李公麟和元、明、清诸圣手佳作,对静、淡、慢又有更新体悟,遂作古风歌体一首,作为本文终结:

乾坤孰开辟,明净谁磨洗。山川既融结,寒暑更相递。

圣贤千载下,写心出机杼。嵩华及玄牝,一图竞相叙。

取象太虚中,悟道真源处。郁秀藏孤岩,神明降平楚。

拂觞青枫林,鸣琴白沙渚。卧游意幽幽,味淡知几许。

有兹仁者乐,况乃烟霞侣。去俗忘毁誉,养拙自我与。

笔墨随简淡,逸气得其所。余复何为哉?畅神而已矣。

猜你喜欢
淡泊境界中国画
三重“境界” 让宣讲回味无穷
淡泊,在风骨之内
中国画
中国画之美表现在哪些方面?
《远方》中国画
甘于淡泊,勇于自强
品“境界”
《岁有长又长》(中国画)
慎独的境界
“人师”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