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细节取胜,用真情感人
——浅谈高中记叙文写作

2019-01-13 12:57江苏省姜堰中学邬继霞
作文成功之路(高考冲刺) 2019年3期
关键词:粉笔语句记叙文

江苏省姜堰中学 邬继霞

所谓细节描写,实际上就是紧紧把握现实生活中富有代表性的情节基础上,配合更加生动的描述技巧加以修饰,令人们可以更加有兴趣去关注和感受作文中的不同角色、景致、场面。那么究竟怎样在记叙文中处理好细节之余,渗透出更多动人的情感,对应的方法会在后续补充性论述。

一、细致化描写动作,呈现变化过程

记叙文写作时一定要在叙述细节的过程中,融入更加生动的文字内容,以做到引人入胜。如这样简单的一句话:“可我能感觉妈妈并没有出去,反而好像到了我的床前。我微微睁开眼,妈妈果然站在我的床边,眼睛看着我。”修改过后就是:“可我感觉妈妈尚未出门,反而正慢慢走向我的床前,我缓缓睁开眼睛,果然妈妈正在床边,温柔地看着我的同时,正缓缓爱抚我的头发,不知道是在回忆过往,又或是只想哄我入睡。”经过这一系列细微的刻画,那些温馨的场面就仿佛降临在读者眼前,引人深思,令人感到这段内容是那么的真实和富有情感。

二、借助修辞,勾勒出神韵

面对相同的语句,如若适当添加一些修辞手法,会令读者受到更强的感染,持续到读完所有内容为止。对应的转变内容就是:“可我能感觉妈妈尚未出去,反而慢慢临近我的床前,而此时我将眼睛慢慢睁开一条线,妈妈果真驻足在我的床边,视线集中在我的身上,仿若清晨太阳初升泛起的阳光、三月吹起的春风、夏日携带的晚霞,而我则俨然一朵娇羞的花、宁静的碧水、嫩绿的枝桠,就那样接受温柔的抚弄。”这些修辞利用不同季节的自然景象来形容妈妈的目光以及作者的感受,突出表现了妈妈的慈爱与作者的幸福,展现出一幅温馨的景象,情景交融,如沐春风。

三、精炼处理词语,生动化呈现特征

面对另一段语句,即“老师讲课很有个性,一抬眼,一投足,常常让我们忍俊不禁”,经过修改之后,“教师授课方式可谓是极富个性,一到内心激动之时,眼睛自然地眯起来并带动眼角慢慢上起,谁看到都会认为其完全享受当中。一会跟随着波动的语调进行手舞足蹈、一会又在黑板上有节奏地划着拿不大不小的粉笔。因为我的老师不习惯使用整根粉笔,每当摸到新粉笔时就会自然地掐掉一截,当到最短之后,便干脆换下另一支,直到在黑板上留下一个又一个粉笔点为止,这样我们就可以快速理清本堂课的重点、难点内容。”经过这样的对比分析,我们能够快速地明白,经过精炼的细节描述之后,就会令原本简单平淡的内容变得更加富有生机活力,经过这样处理的作文,才可以在众多精心雕刻的作品中脱颖而出。

四、类比与联想,丰富作文的内涵

同样是以教师讲课的内容为例,经过修改之后的结果为:“教师很有个性,任何举眼投足都会令人感到温暖和有趣,特别是在他有兴致的同时,眼睛会自然的朝向上观看。”如在教师投入到文学世界的时候,他的视线很明显开始缓缓远离我们,而是朝着天花板慢慢移动,这样的眼神我曾经在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都德的《最后一课》中见过,反映出的是对古代文化的痴迷信仰、对特定语言的崇敬和热爱情感、是对科学王国的探索追求。事实证明,通过逐步深入性联想和想象之后,作文本身会更加富有内涵,能够吸引更多人去阅读欣赏,最重要的是令批阅教师心灵颤动,愿意给出高分,从而在激烈的高考竞争中脱颖而出。

五、适当地进行侧面烘托

再引入一段平常的文字,即“他是一个怪人,经常会引起周边人的关注”。运用侧面烘托技巧调整之后,则演变成为:“他,似乎有些与众不同,因为即便是处于寒冷刺骨的冬季,他仍旧穿着那一件通红通红的秋季夹克衫,所谓万花丛中一点红,一眼望去你立刻能够见到那一个傲霜独立的身影,正拼了命的朝着教室门口跑去,当教师看到他时却也只能够一眼无奈而苦笑。”就好比是法国文学大师巴尔扎克曾经表述过,只有处理好细节,才能够呈现出作品的特殊价值,也就是说,在记叙文中巧妙的处理细节,会令作品本身变得更加深刻、生动、神奇。这些都是记叙文中凸显细节经常会沿用的写作手法,需要高中生们在平常学习和练习过程中多加体会,做到灵活把握好,势必能够创作出令人满意的文章。

【结 语】

综上所述,想要书写出文采飞扬、令人道好的记叙文,并非易事。除了要精炼化地表达语句之外,更应该灵活沿用一系列修辞手法,在类比中进行深入联想拓展,予以适当程度的侧面烘托。这样坚持下去,高中生的作文水平才能够真正有所提升。

猜你喜欢
粉笔语句记叙文
记叙文阅读专练
小粉笔出游记
回归粉笔书写
重点:语句衔接
如何写好记叙文
让记叙文赢在构思
初中记叙文阅读解题技巧探讨
粉笔怎么来的
我喜欢
作文语句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