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书统考背景下体育教育专业发展的现实困惑与多维考量

2019-01-19 01:28王朝信张正雷康金明
体育研究与教育 2019年1期
关键词:资格证书体育教师考试

王朝信,王 玲,张正雷,陈 翀,康金明

体育教育专业隶属师范类,其主要目标是培养各类学校体育教师或复合型体育人才。原师范类学生在校期间通过教师教育类课程考试,且普通话成绩在二级乙等(中文专业为二级甲等)以上,毕业时通过审核即可获得教师资格证书。在各级学校教学改革的浪潮下,教师资格证书的改革也提上了议程。2015年始,教师资格证书终身制被打破,师范类学生必须通过国家教师资格证书考试且合格后方可获得教师资格证书。

山东省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结合《教育部关于开展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教师函〔2011〕6号),颁布了《山东省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及认定制度改革工作实施办法》。2013年下半年起,山东省加入教师资格证改革试点并组织国家教师资格证书考试。

山东省体育教育专业执行《山东省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及认定制度改革工作实施办法》,且规定本科三年级才能报考。这意味着体育教育专业的优势或特色在一定程度上被削弱,教师资格证书的统一考试必然倒逼体育教育专业改革,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的培养势必重新审视和调整[1]。

为此,笔者以山东省17所具有体育教育专业招生资格的体育院系为切入点,以“教师资格证书考试”为研究对象,从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实习模式和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重新考量,以期为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方案的完善提供参考。

1 体育教师资格证书考试特征分析

1.1 考试内容全、范围广

体育教职资格证书考试类别主要有小学体育、初中体育和高中体育等;考试模式分为笔试和面试,其中笔试分为小学体育和中学体育两个层面。小学体育教师资格证书笔试考试包括综合素质和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中学体育教师资格证书笔试考试涵盖综合素质、教育知识与能力以及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面试主要表征为模拟课堂教学能力。

笔试内容的综合素质主要考察学生观、教师观、教师职业道德及一些历史性选择题目;教育知识与能力主要考察教育学与心理学;中学体育教师资格证书的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主要考察运动训练学、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以及各术科专业性题目。笔试题型主要有选择题、填空题、判断说明题、简答题和论述题。笔试考试特征主要体现在内容覆盖面广,迷惑性强;考察考生记忆知识的准确程度;针对自己的观点能有合理科学的解释;对于知识点的回答不仅要全面,还要思路清晰有理有据。

面试内容主要为考官提问(结构化问题)、说课(试讲)以及期间根据实际情况对体育与健康课程项目进行技能展示。

1.2 注重考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体育教师资格证书考试注重考察考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尤其是面试过程中的提问(结构化问题)或说课(试讲),要求考生的语言准确,声音洪亮,回答问题符合实际并能有效解决问题,注重考察与考官的现场沟通能力。说课(试讲)时,要求准确运用体育专业术语。整个面试过程没有学生参与,要求考生将体现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学习方式以及新课程教学理念通过说课(试讲)的方式呈现给考官。

1.3 重视专业技能示范能力和“教”的能力

体育教师资格证书考试包括专业技能展示环节。对于中小学体育教师来讲,专业技能展示和示范能力属于必备技能。模仿是中小学生的体育学习特点。这一特点要求体育教师自身的专业技能过关、专业示范能力过硬。面试的技能展示环节可以充分体现体育教师资格证书考试对考生专业技能展示和示范能力的重视。

面试环节中的试讲内容很少涉及单一项目内容,更多的是跨项目组合,如田径弯道跑与足球弧线球;设计左右野马分鬃教学步骤、体操单脚蹬地翻上成支撑易错点和纠正方法、演示双杠(杠端跳上成分腿坐—前进一次摆动成外侧坐—越两杠直角下)等等。这种试讲内容的设计充分体现了考生对考试内容的理解能力、教学内容的衔接能力、教学设计能力以及“教”的能力的重要性。

1.4 考试难度大、发证时间晚

通过2013级、2014级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考试反馈的信息来看,体育教师资格证书笔试考试知识涉及面太广,不容易总结与归纳,难度相对偏大。尤其是面试内容,部分运动项目在体育教育专业本科教学大纲没有涉及,如武术的形神拳。部分运动项目的教学内容难度超出了普修范围,仅项目专选的学生才能涉及到,如足球队的综合素质训练方法,对于仅选择足球普修的考生来讲难度很大。

另一方面,考生通过笔试和面试后,不能及时获得教师资格证书。当前山东省教师编制考试,不仅有统考还有地方单独考试。教师招聘简章中明确规定必须有教师资格证书或应届生面试审核时获得教师资格证书。部分应届生至毕业前才能把笔试和面试全部通过,此时教师资格证书的发放需要时间,这就给考生工作的落实带来不便。建议教师招聘面试以能从网上查到教师资格证书笔试和面试成绩合格为依据。

2 体育教师资格证书考试中的现实困惑

2.1 体育教师资格证书考试内容与体育教育专业课程体系存在偏差

2.1.1体育教师资格证书所涵盖课程教材版本不同且内容赘述山东省17所具有体育教育专业招生资格的体育院系中,体育教育专业教育类课程主要包括“教育学”“心理学”“教材教法”等。大部分体育院系所用教材都是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部分是人民体育出版社。教材的版本不同,教材所涉及的教学内容和知识阐释也有所差异,必然造成学生对课程知识的理解存在偏差[2]。

2.1.2体育教师资格证书所涵盖课程的授课形式单一,重理论、轻实践、轻“教” 体育教师资格证书理论考试的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主要有体育概论、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体育保健学、运动训练学、学校体育学、体育心理学、田径、球类、健美操、体操、武术等课程。

据调查,这些教师资格证书所涉及到的理论课程在教学过程中非常注重理论讲述,忽略了说课以及模拟课堂教学能力的培养。课程结业考试时一张试卷决定学生的最终成绩;术科课程相对来说在课堂上比较注重理论讲解和运动项目的基本技术练习,但忽略了学生“教”的实践能力培养。

2.2 体育教育专业教师资格证书面试技能展示与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考核评价机制脱节

2.2.1体育教育专业教师资格证书面试技能展示部分内容与体育教育专业考核内容不符目前,山东省不同学校体育教育专业各运动项目考核内容不同。如足球项目,大部分学校考核内容涉及到脚背正面颠球技术(50个为满分)、定位球吊准(分别以半径1m、2m、3m为圆心划圈,设置相应的分数)、运球绕杆射门技术(男生9s为满分;女生10s满分)。从项目内容设置来看基本涵盖了球性、传球、运球以及射门等技术测验要求。但是,在教师资格证书面试技能展示中涉及的头颠球技术,在体育教育专业考核内容中并未涉及,二者严重脱节。

又如,武术的形神拳,属于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但是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武术普修课程甚至武术专选课程都未涉及到该内容的教学与训练。这样对于抽到形神拳技能展示的考生来讲说课(试讲)难度偏大。

2.2.2体育教育专业教师资格证书面试技能展示与体育教育专业考核评价方式不吻合据调查,目前山东省17所具有体育教育专业招生资格的院校,在教学评价中注重终结性评价,尤其看重技术成绩评价结果,忽略技术示范能力评价,容易造成学生在体育教育专业术科学习过程中过分追求技术成绩,忽视技术示范能力。这直接影响了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教师资格证书面试技能展示的示范效果。

另外,在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考核评价中忽略了对学生“教”的实践能力的考察。学生在充分掌握各运动项目专业技能后通过有效的方式“教”出来,才能达到体育教师追求的终极目标。

2.3 体育教师资格证书面试内容的试讲与体育教育专业实习模式脱轨

在体育教师资格证书面试环节中试讲又称之为模拟课堂教学,是在规定的时间内通过口述、形体语言以及各种教学技能与教学手段展示的一种教学形式,主要对考生关于体育教学的设计、体育教学的组织与实施以及体育评价与反思等综合能力的考量。这种模拟课堂教学的能力没有规范化的教育实习平台,很难在短期内达到好的效果。

2.3.1山东省体育教育专业实习模式基本情况山东省体育教育专业实习模式主要有顶岗支教实习、实习基地实习以及自己自由选择实习学校等多种模式。依据山东省教育厅及各地市教育局的要求,体育教育专业可供实习的学校有:顶岗支教的学校8所、实习基地学校9所、自己自由选择的学校5所。

2.3.2山东省体育教育专业实习时间安排情况山东省17所具有体育教育专业招生资格的学校中,实习安排在大三第一学期的有3所学校;安排在大三第二学期的有7所学校;安排大四第一学期的有6所学校;有一所学校分两批次安排在大四第一学期和大四第二学期。从实际教学情况来看,安排在大四进行教育实习不利于学生教师资格证书考试的应考,同时也影响学生考研继续深造和找工作。实习时间为两个月的有6所学校,其余11所学校均为一学期。

2.3.3山东省体育教育专业实习前、实习中相关培训情况调查得知,教育实习前学校安排相关教育实习培训的有9所学校,其中1所学校培训3天、5所学校培训1周、3所学校培训3周;培训内容主要包括队列队形、口令、专项技能、教案写作能力练习等。其余8所学校未组织相关教育实习培训。此外,顶岗实习支教的现状令人担忧,学校除了象征性的检查之外,基本不再关注顶岗实习支教学生。另一方面,较多支教学生不从事体育教学工作,更多的是承担小学语文、数学、美术、外语、音乐等课程。实习岗位与所学专业不相匹配的教育实习不可能让学生体会到体育教育实习的价值,更不会感受到模拟课堂教学的实质,直接影响到体育教师资格证书面试的效果[3]。

3 教师资格证书考试背景下体育教育专业发展的多维考量

3.1 促进适应教师资格证书考试需求的体育教育专业课程内容体系改革

体育教师资格证书的统考倒逼体育教育专业课程内容体系的改革以及课程目标的重新审视。

3.1.1规范体育教师资格证书涉及课程教材版本并整合内容体系由于目前教师教育类课程教材版本偏多,如师范类体育院系大多使用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材,体育专业学校更多使用人民体育出版社教材。教材版本不同必然造成教材内容存在差异。

内容知识存在赘述现象,例如,学校体育学、中学体育教材教法、小学体育与健康教材教法、体育教学论等4门课程,内容交叉重合。为此,可以由教育部牵头,统一规划教材,重新整合内容知识体系[4]。

3.1.2体育教师资格证书所涉及课程要理论联系实践,重视“教”的实践能力培养在体育教育专业未来新的教学大纲中,应强调课程教学注重理论联系实践,重视对学生“教”的实践能力培养,教会学生通过口语、肢体语言结合各种教学方法来完成体育教学设计的能力。

另外,我们可以分层次举办体育模拟课堂比赛。第一阶段:撰写体育教学设计;第二阶段:班内试讲推荐;第三阶段:模拟体育课堂教学比赛初赛;第四阶段:模拟体育课堂教学比赛决赛。层层指导引起学生的重视,层层把关提高学生“教”的实践能力。

3.2 丰富教师资格证书考试背景下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考核评价体系

教师资格证书统考背景下,针对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考核评价存在的问题,有必要不断丰富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考核评价体系。

3.2.1依据体育教师资格证书面试技能展示内容完善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考核内容体系从事体育教育专业术科教学的教师应时刻关注并研究体育教师资格证书考试的内容与考试动向。以此为据,把握体育教育专业术科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的梳理,以及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考核内容的选择与完善。

例如武术普修课程在完善教学大纲时,就可以把体育教师资格证书涉及的形神拳纳入课程内容体系;足球普修课程也要把体育教师资格证书技能展示内容头颠球技术列为课程考核内容等。

3.2.2依据体育教师资格证书面试技能展示注重体育教育专业考核评价方式的多元化

(1)体育教育专业考核评价方式不仅要注重终结性评价,也要注重阶段性评价。通过阶段性评价,可以更好地修正和调整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计划,以达到控制和调控教学效果的目的。另外应关注初始性评价。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专项项目不同,在体育教育专业术科学习的过程中水平不同,依据不同水平可以进行分层教学,并以此作为学生学习过程中进步幅度大小的依据。

(2)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考核评价方式不仅要注重技术成绩评价结果,同时也要注重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技术的示范能力。只有技术成绩评价结果和技术示范能力相结合,才能实现技术质量评价。

(3)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考核评价时更要注重学生“教”的实践能力, 注重体育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的培养[4]。对于一名体育教师而言,规范的专业示范能力是内因,但如何把体育的各项目运动技能教授于学生更是体育教师所应具备的实践能力。

3.3 完善教师资格证书考试背景下体育教育专业教育实习模式

(1)对准备参加教育实习的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进行相关教育实习培训。从最基本的队列队形、口令、教案写作、教学设计、教学手段、教学的组织与实施、教学案例分析以及到教学评价与反思等各种教学能力实施培训。

(2)教育实习时间安排,建议调整到大三第一学期。因为教师资格证书报名的最低要求即是三年级。教育实习经历可使学生在实践中检验自己的教学技能以及“教”的能力并在实践中得到提高,为应考教师资格证书打下良好的基础。另外,教育实习之后学生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研究生考试以及教师编制的考试之中。

(3)培训时间上,学校需要至少投入2—4周的时间进行岗前实习培训。只有经过系统的教育实习培训,学生才能基本具有教学能力。

(4)要有专门负责教育实习的教师随队辅导,或教育实习单位优秀教师负责学生实习,以给予实习学生具体的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

4 小结

体育教师资格证书是体育专业学生成为体育教师的第一道门槛。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教师不仅在教学中应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还应注重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教”的实践能力的培养;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不仅要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还要注重运动项目的技能学习与动作示范能力及模拟课堂教学能力。通过学校、实习单位、教师、学生四位一体的合力,促进体育师范生职业技能的形成。

猜你喜欢
资格证书体育教师考试
对完善查验员资格管理机制的思考
Japanes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obotto Take Entrance Examinations
关于对国家职业资格认证培训与职业技能提升的研究
岗位、证书、课程“三位一体”教学方案设计改革研究
你考试焦虑吗?
准备考试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体育教师要重视“听、说、读、写”
由“小学兼课体育教师”引发的思考
体育教师应重视自主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