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模式下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研究

2019-01-28 10:15华章琳安晓辉
考试周刊 2019年10期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培养模式

华章琳 安晓辉

摘 要: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改革应在坚持意识形态教育功能的基础上,创新思路与方法,积极适应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与要求的转变,以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与要求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改革。

关键词: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思想政治理论课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正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由学校纯理论型教育向社会市场化的创新应用型人才教育的转变。基于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与人才培养目标的实际需要,我国高等学校,特别是普通本科院校,以及各种类型的独立学院和民办职业院校都把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培养与社会需要相适应的创新应用型人才。积极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既是思想政治理论课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整个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改革应在坚持其特殊性的同时,超越其特殊性,应积极融入整个高等教育体系中,积极适应新时期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以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发展现状与要求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改革。

一、 创新应用型人才模式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新动力

创新应用型人才是相对于学术型人才而言,传统的学术型人才是指接受系统的理论知识的教育,了解与把握学科理论知识发展的过程与基本规律,从而形成对本理论的驾驭、创新与超越,也可以称为科研创造型人才。而应用型人才是在了解学科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重点培养学生的技艺之长,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适应企业基本操作程序的一种人才模式,这种模式也可以称为技能型人才。这种人才培养模式核心是应用,定位是能力,灵魂是创新,目标是市场。应用型人才最突出的特征是能够立刻进入工作状态,能够直接为企业或事业单位带来效应。企业一般不愿承担应聘者再学习与再锻炼的时间与条件(这也是国内许多企业缺乏自身创新能力与造血功能的主要原因之一),企业对这种毕业生的要求直接决定了高校的专业设置的方向,当前高校专业设置存在着“赶大流”“追时髦”“迎市场”“顺企业”的现象,基于社会对毕业生要求的转变,这种专业的设置有其合理性。而创新应用型人才的核心是人才的应用,是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一定的劳动技能的应用型人才,但这种人才又不是呆板的,像机器人一样无思维、按部就班的机械工,而是具有一定的创新思维、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既具有良好的职业意识、职业操守与职业能力,同时又具有主动适应能力与调整能力,具有良好沟通能力;能够适应工作岗位的操作要求,又能够带来效益的扩大化。

二、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创新应用型人才综合素质的有力保障

创新应用型人才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与标准,既需要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也需要一定的创新认识与创新动力。既需要娴熟的操作能力、灵活的动手能力、较快的岗位适应能力,也需要良好的学习能力、高度的社会责任意识、环境适应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人际沟通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等等。思想政治理论课主要承担学生的政治教育、道德教育与公民教育,是三者的有机统一,而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仅仅承担学生的政治教育或道德教育是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严重误解,这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裹足不前的一个重要原因。思想政治理论课政治教育功能是培养学生的政治觉悟、理论水平、逻辑思维能力和敏锐的观察能力与辨别能力;对国家的基本制度、方针政策、道路路线等具备比较客观的认识,并积极投入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这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价值目标层面的要求:富强、民主、文明与和谐。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道德教育是培养学生正确对待他人、社会与自然,以及工作、生活、爱情、亲情、朋友等方面的态度与方式,这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价值追求层面的要求:自由、平等、公正與法治。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公民教育是帮助大学生认识自身价值、努力实现自身价值的要求。这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民个人价值层面的要求:爱国、敬业、诚信与友善。当代企业虽然要求应聘的大学生能够直接上岗,能够直接带来生产效益,但是任何一个用人单位比较看重应聘者的道德品质,更看重应聘者的心理素质、敬业态度与对企业的忠诚度。德才兼备才是企业的用人方略。

三、 基于创新应用型人才模式的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改革与实践的探索

人才培养目标是学校专业设置与培养方案修订的基本前提与要求,是教学课时、学分、内容、方法与教学评价的最主要根据。因此要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有效性,要解决思想政治理论课遇到的困境与问题,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坚持传统的宏大叙事的意识形态教育的基础上,以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为指导与要求,积极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

(一) 积极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目标的定位

近几年来无论是国家层面、省教育厅层面,还是地方本科院校层面都越来越明确地把普通本科院校定位为培养创新应用型人才的平台,要求新专业的设置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硕士研究生招生分为学术型与专业型两类,而专业型硕士招生名额逐年增加;许多省正实行高校对口高职专业的招生、培养与应用型专业试点工作。因此普通本科院校将进一步创新应用化。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正由知识本位向能力本位转变;人才培养途径以学术为中心开始向“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转变;课程形态由学科课程本位开始向学科课程、能力课程和目标任务课程三者相结合的课程体系转变;师资结构由单一理论型本位开始向既有理论讲授能力又有实践动手能力相结合的“双师型”本位转变。面对创新应用型培养目标的转变,需要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目标与结构。

(二) 优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

如何把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这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成效与否的关键。教育部正组织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编写和审议工作就是落实习主席要把建材建设好批示的一项重大工程。而要突出思想政治理论课职业人与岗位人培养任务的功能,就要对原有的教材体系与教学体系进一步优化与改革。专题教学、主题教学、问题教学与情景教学是许多教师在日常教学工作过程中总结出来的比较有效的教学方法,但要强调的是专题教学、主题教学、问题教学与情景教学是原先针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人培养有效性问题而进行的探索,在这基础之上,如何突出职业人、岗位人的特点、要求而进行专题教学、主题教学、问题教学与情景教学是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重点与难点。在此基础之上,有条件的学校与教师应积极开展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模式、项目驱动的教学模式、顶岗实习的教学模式和工学交替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既突出了教师是教学过程的

主导作用,是教学活动与学习过程的协调者、组织者与解疑者,同时又突出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通过亲身经历、自己动手,一方面比较快地理解了书本与课堂理论知识,另一方面又掌握了基本的实践操作能力,从而构建了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能力体系与理论经验。

(三) 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形式

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应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改革与建设:第一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承担单位要和学校学生工作处、学校团委合作,三部门规定的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统一到大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上来,互相承认学分、成绩,互相配合;第二是探索与专业课程的实践教学相结合的途径与模式,专业课特别是理工课的专业课都配有大量的实践课时与学分,都有比较完善的实验要求与实验设备和专业指导教师,学生需要进行大量的实验工作,如何改革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积极探索相关教学内容与实践环节与专业课实践环节相联系,这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新的研究课题;第三是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基地的认识与定位。基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政治教育与社会人培养的要求与宗旨,传统的社会实践基地大多数以历史意义、革命教育、道德模范、榜样力量、先进事迹、励志故事等内容为体裁与要求而建,基于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在传统实践意义与实践基地基础上,积极拓宽实践基地含义与领域,结合市场与企业要求,多建设与开展基于工作过程、项目驱动、顶岗实习和工学交替为核心内容的实践教学基地,让学生直接进入企业,或按照企业的标准设置实践教学环节,把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内容扩展到课堂之外,深入企业、工厂、街道与社会,从而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参考文献:

[1]王惠.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加与减[J].教育评论,2017(10).

[2]刘书林.探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新境界[J].思想理论教育,2017(10).

[3]杨国辉.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评估的审视与反思[J].思想教育研究,2017(1).

作者简介:华章琳,安晓辉,山东省青岛市,青岛理工大学。

猜你喜欢
思想政治理论课培养模式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与策略
基于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探索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艺术探究
基于综合能力测评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卷考试改革
服务地铁工学结合
电子信息类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小学高年级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模式探析
青年农民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