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初中政治教学的有效性策略探究

2019-01-28 10:15刘礼清
考试周刊 2019年10期
关键词:初中政治新课改有效性

摘 要:新课改贯穿到教育的始终,是素质教育下,教育变革方向的指明灯,其根除了应试教育的弊病,指引教育以“学生主体”的人性化方式落实,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不再是分隔的个体,而形成了统一化的认知结构,通过师生之间沟通桥梁的建立,学生的求知过程是自主的,求知空间是开放的,针对不同的科目内容应创设不同的教学方案,以期提高学生的全面认知水平。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政治;教学;有效性;策略

一、 引言

初中政治的教育恰好是对青春叛逆时期学生的一次价值观念疏导,学生还处于认知浅薄的时期,对事物抱有好奇心也开始衍生自己的思维方式,政治内容与生活的关联性较强,当政治以案例等形式通俗易懂的呈递出来,学生可短时间的通过政治的悬念获得好奇心的牵引,在政治问题的互动分析下,使得初中生拓宽视野,具备独立的政治見解,政治的文字铺陈较多,过于直接的导入很容易激发学生的腻烦情绪,想要在老生常谈的问题上,填充趣味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应从学生的视角出发,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在生机盎然的空间里,提高学生的政治素养。

二、 新课改背景下初中政治教学的问题

(一) 枯燥的文字铺陈过多

政治本身就需要通过大量的文字铺陈来详解,其中教材也穿插了部分的图片,但教师通常将图片忽略,直接的进行文字的解说,课堂之外的图文代入少之又少,学生面对拖沓的文字内容,通常利用勾画的形式,将教师提及需要背诵的考点内容圈出,其他的知识就“眼不见心不烦”了,课后再寻找时间去背诵重点的圈画内容,使得学生形成了机械化的学习模式,教师过于关注学生的记忆情况,对其理解分析关注度不高,仍旧停留在应试教育的陈旧理念上,图片能够吸引学生的眼球,通过故事的创编、文字的凝练等拓展学生的想象空间,教师直接的忽视图片,使得大量的文字铺陈下,学生倍感枯燥,课堂效率低下。

(二) 正文与辅助材料在教学中没能得到高效整合

教材的内容是基础,拓展的内容是基于教材设定的延伸,这样一来能够使得学生从综合的视角进行问题的分析,实际教学中,教师过于偏颇延伸的套话,以此为重点让学生背诵,或者过于依赖教材,照本宣科不懂得随机应变,除了教材整合的效果较差以外,新课改下教师掌握了科学的教育技术手段,但不懂得在恰当的时机导入,喧宾夺主单向化的进行教学,教学模式的整合出现了很多新的问题,亟待教师提炼出传统教学中的优势,结合现阶段教学的科学方案,多方位进行梳理,解决学生一知半解的问题。

(三) 教材内外资源缺乏实际联系

教材的内容虽然已经精挑细选,但重复性的进行教材的讲述,学生在不断翻阅课本的时候,也容易感受到政治的乏味,政治的实际案例导入较少,教师日常对新闻的敏锐度不高,难以利用真实的案例、热点等契合初中生的理解点进行课堂的分析,学生一直浸泡在单调的讲述中,通过缺乏实践的机会,知识学过就忘,更加难以利用政治思维迁移到生活中学以致用,很容易学成死知识。

(四) 政治教学的情感效应反馈低

政治教学是良好的精神熏陶机会,教师若是单纯的关注学生的书面成绩,而不对学生的思维进行牵引,帮助学生走出认知的误区,背诵多少的政治内容也无法实现全面育人的效果,政治的德育不仅能够在初中阶段,帮助学生建立人生正确的信条,通过还能够以价值观念的导入伴随学生的一生,使其终身受益,教学中教师对情感效应不重视,过于集中化的授课,缺乏因材施教的契机,学生的心灵波动小,对政治的记忆也容易混淆。

三、 新课改背景下初中政治教学的有效性措施

(一) 调动学习主体,激发学习兴趣

教师应改变教学中的角色定位,使得学生从被动的求知状态转化为主动的思维探知,当学生成为课堂上的主体,教师可结合学生的反馈来调整教学策略,改变文字单一性的解说模式,图文并茂创设情境吸引学生的互动参与。例如:教学“做意志坚强的人”时,教师可搜集有关的漫画,对比“意志坚强的人”与“意志不坚强的人”的选择,并让学生创编故事,幻想最终两种意志力下的人生走向,学生结合自身的经历,以思维导图的形式进行延伸,大多都认为意志坚强的人能够抵抗挫折,最终重新振作,转化挫折为动力获得上进的动机,而意志不坚强的人与之相反,一直沉浸在痛苦里难以自拔,导致自己越来越“倒霉”,还总是怨天尤人,当学生的思维逐渐清晰,教师可让学生畅所欲言的表述自己的人生经历中有关的情节,所谓“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虽然初中生经历的事情少,但总归有一些“心事”,学生互相分享自己的故事,以切身的经历,在漫画等情节的思维牵引下,回顾了很多的往事,更加坚定要做一名意志坚强的人,不仅知识的导入较为快速,且强化了学生的情感共鸣。

(二) 联系生活热点,获得知识启蒙

政治知识与生活息息相关,新闻热点等不断的传播正能量,教师日常应强化自己的新闻洞察力,收集当地的一些真实案例,起到警示的作用,同时可鼓励学生收集好人好事,利用身边的事件做到政治的启发。例如:教学“承担责任服务社会”时,教师可让学生在回家的路上、放假期间观察服务社会的人,可收集照片或者合作上前采访,了解路边的交警、人民警察、清洁工等一天的经历,在课堂上组间专题的辩论会,最终延伸到自身的责任,与未来想要从哪些方面回报社会、服务社会,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让学生意识到自己身为国家一分子的责任,同时也激励学生更加积极地投入学习,将来能够依托自己的文化知识报效祖国。再比如:教学“做知法守法用法的人”时,教师可与公安机关联系,或者以举办专题讲座的形式,来校进行政治教育,利用初中生犯错的一些真实的经历,让学生明辨是非,或者可带领学生去参观有关的部门,抽调部分的资料分发,渗透生活热点,提高政治教育的真实度,其有效性也逐渐攀升。

(三) 开展活动课,强化互动思考

互动中学生潜移默化的进行分析思考,这一过程教师只要从旁辅助,学生思维天马行空,对政治的理解也不再拘泥于教材的固化框架。例如:教学“交往艺术新思维”时,教师可让学生合作自编剧本,按照角色的扮演模式,在课堂上展开故事交流,突显出交往中礼貌礼仪的重要性,还可以改编小品,寓教于乐完成教学任务。

(四) 课堂生动活泼,创设和谐气氛

新课程的背景下,教师可采用微课等形式,创设轻松的氛围,学生热络的展开互动,整合教材内外的有关资源,获得全面的感悟。例如:教学“我们的朋友遍天下”时,学生的眼界狭窄,我国的56个民族了解的都不多,对于世界文化就更是知之甚少,教师可通过微课带领学生走进不同的国度,感受地理差异下的环境与人文特点,并简单的分析我国处于世界上的局势地位,使得学生对于世界上的“朋友”有一个准确的定位,轻松突破抽象的难点内容。

四、 结束语

综上所述,初中阶段的政治教学应从多视角进行规划,一方面填补学生的认知空缺,一方面提高学生的思维意识,一方面强化学生的情感熏陶,以综合的视角完成政治的知识导入,强化课堂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达娃顿珠.关于新课改背景下初中政治教学的有效性策略研究[C].世纪之星创新教育论坛,2016.

[2]阳熙.浅议新课改背景下提高初中政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4(27):87-88.

[3]袁辉.关于新课改背景下初中政治教学的有效性策略研讨[J].教育,2016(11):301.

[4]林美菊.有关新课改背景下初中政治教学有效性策略的分析[J].新课程下,2014(9):16.

[5]颜旭东.基于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政治教学的有效性策略分析[J].东方教育,2015(4).

作者简介:刘礼清,福建省南平市,福建省南平市浦城县盘亭中学。

猜你喜欢
初中政治新课改有效性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制造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实现
新课改下关于学生减负的几点思考
提高家庭作业有效性的理论思考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初中政治课的“激趣”研究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初中政治教学中的导学策略研究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
新课改对立德树人的思考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