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高校本科音乐表演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比较分析

2019-01-29 09:53张小敏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19年3期
关键词:质量保证设置方案

张小敏

高等教育中关于“专业”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似乎是一个约定俗成的事情。中国高等教育的学科专业分类和管理至20世纪50年代起以国家宏观调控为主,此间经历了4 次大调整,甚至出现过全国范围的院系大调整。中国的高校似乎也习惯了在一个预定的学科专业框架下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尽管从1978年开始实行学分制的教学管理模式,学分制的意图是想学习国外高校学生自主选择和学习,为学科交叉学习和激发学生创新力创造条件,但总体是在一个已有几十年预设专业学习的历史前提下进行改革。因此,完全改变中国高校创新力培养不足这个问题,我们要回到高等教育原点上进行分析。高等教育中关于学科、专业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在不同国家有不同的表述,中国沿用苏联通称“专业”并有明确的定义,英国高等教育界与此相似的词是“program”,美国高等教育界与此相似的词是“major”。对专业这个词琢磨不定的认识,导致不同国家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不同,比较中英两国高校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我们能从中找寻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创新的一些激发因素,比如高校专业设置的自主权问题、高校学分制改革的进一步走向问题、如何真正以“学生为本”的问题,以及如何走向学术自治的问题。

一、中英高校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基本原则比较

(一)中英高校本科专业设置的基本原则

关于专业的概念目前没有国际通用的认识。中国高等教育中关于“专业”的概念是五六十年代学习苏联模式后沿用的,中国的《辞海》一书对专业的概念做解释如下:专业是高等学校或中等学校根据社会分工需要而划分的学业门类,各专业都有独立的教学计划,以体现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要求[1]。在这个指导思想下,中国高校的专业设置具有明显的稳定的实体特征,国家教育部对专业有明确的设置原则和分类,高校内部的专业设置也带有固定的教学组织行政特征。我国高校依照国家专业目录设置专业,专业名称统一,国家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统一颁布专业教学规范。我国高校的专业分两种,一种是国家控制设置专业,另一种是目录外专业。这样设置的缘由是专业与现有产业需求的一种布点,以及全国范围内专业结构的调控,有利于学生就业,避免出现专业过剩情况,这种管理特征与过去中国实行计划经济有着极大的关联。中国高校自1978年恢复高考制度以来,曾进行过4 次大规模的学科目录和专业设置调整工作,分别是1978年、1993年、1998年和2012年,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专业目录分为352 种和特设专业154 种,其中62 种专业为国家控制布点专业[2]。目录内专业均以一级学科分类,基本是单一学科下的专业设置,没有交叉学科专业、双学科专业或多学科专业。

英国高等教育管理中没有与我国名称含义完全一致的专业概念。近几年,由英国高等教育质量保证署发布了一批办学规则,用于高等教育质量保证的评估准则,其中有一项关于专业设计、认证、监控和审查的规则(Programme design,approval,mo⁃nitoring and review),该规则较详细地列出了专业设计和发展需建立的原则,并推出如何制定一个专业细则的范本。其中是这么定义“专业”的:“在很多学校,专业是指根据个人的学习产出而制定的由几个学习单元或模块构成的一个课程组合。”[3]英国高等教育质量保证署中的“programme”更多的是课程组合项目的意思,与我国沿用的“专业”有区别,“programme”是以课程为基点的组织模式,在高校内部具有灵活性和宽泛性的教学组织特性。根据英国高等教育质量保证署《专业细则指南》的说明,英国高等教育的“专业”一般包括四种:第一种是单学科专业;第二种是双学科专业,由两个学科组成各自的学习任务;第三种是交叉学科专业,建立在许多学科基础上,但最后落实在共同的学习结果系列中;第四种是多学科专业,由学生根据模块组合或自行选择组合形成符合证书框架准则的专业。英国高等教育质量保证署成立于1997年,是英国国家教育与技能部遵循迪尔英报告中关于加强高等教育质量保证的建议而成立的,是一个具有行政效力的质量保证中介机构,全面负责英国高等教育质量保证和提高。为了推进高等教育质量的提升和遵循欧洲高等教育共同体进程的推进原则,近几年,质量保证署推出了国家高等教育学位资格框架,在该框架下建立了4 个学术基本规范,其中一个是学科基准,从2002年到2015年,保证署已组织制定和发布了62 个学科基准。英国高等教育的专业组成是建立在这个学科分类的基础上的,每个学科基准列出了学科内存在于高校的各种类型专业组合学习。因此,英国高等教育的专业划分是灵活和变动的,是随时根据产业发展和学生需求可以调整的(由此建立的学分制教学管理也有别于我国)。

(二)中英高校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基本原则

人才培养方案是专业建设的核心内容,一般包括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和专业中的人。人才培养方案在不同国家和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特点,每个国家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会有不同的原则。中国高等教育系统内对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基本原则有以下几个特征:第一,要求不同层次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同。例如我国现阶段提出高校分研究型大学、研究教学型大学、教学研究型大学、教学型大学、应用型本科院校、技能型高等职业院校,相应提出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一般有特定的涵义,例如北京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为国家和民族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在各行业起引领作用、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重庆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国际化”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中央戏剧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国家乃至世界戏剧影视艺术精英人才。中央音乐学院(教学研究型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较高创新力的优秀音乐人才,培养德艺双馨的高精尖音乐家。浙江艺术职业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以国家和社会需求为导向,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培养求真尚美、精艺修为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第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学科局限明显。我国高校专业设置的基本准则是以1998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规定》为依据,规定要求高校依据专业目录设置专业,目录外专业严格审批。根据北京大学教务部长卢晓东的研究,我国不同高校在同一领域的专业设置相同,跨学科专业基本没有,这里指的跨专业是指类似“国际研究与商业”“哲学、政治学与经济学”等。[4]第三,专业人才培养的主体性不够明确。由于我国的专业设置是预先设定的,根据专业设置规定,其灵活性、及时性和个体性的优势就很难体现。我国高校虽然大张旗鼓宣传以学生为主体,但目前为止很少看到以学生为主体的人才培养方案,基本是以学校、学科带头人或专业带头人和教研室主任或校外专家预先制定,缺乏以学生为主体建立的专业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英国高等教育对专业人才培养传统上没有固定的模式或要求,严格意义上说也没有中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专业概念。与中国高等教育的专业较接近的词是“program”,这个词更多地意味着“课程组合”。因此,英国高等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传统上没有统一的原则和标准。但随着英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英国高等教育质量保证署根据1997年迪尔英报告(TheReport of the National Commmitte of Inquiry into Higher Education)中提出:给学生提供清楚和明确的学习信息,以便学生知道他们要达到的目标和水平,报告建议制定清晰的专业计划以便学生选择和比较不同的学习组合的供给。因此,英国高等教育质量保证署于2000年制定了《专业设置、认证和审查规则》(Programme design,approral,monitoring),2006年在专业审查的基础上推进制定了《专业细则制定指南》(Guidelines for preparing programme specifications)[5]。《专业细则制定指南》中对专业制定的基本原则作以下几个方面的描述。第一,要求与国家学位资格框架变化的契合;第二,高等教育经费的变化;第三,关注教学质量信息化进程和学生服务国家网络的建立;第四,学校自身教学质量的保证;第五,获得学位的要求和雇主的要求;第六,高等教育权力的下放;第七,2003年高等教育白皮书《高等教育的未来》对高校提出的新要求;第八,符合博洛尼亚进程和欧盟其他发展的新要求;第九,学校遵循高等教育质量保证署推出的办学规则和学科审查准则。《专业细则制定指南》要求学校简明扼要阐述某个专业(课程组合)能达到的学习结果以及学习结果是通过何种途径达到的,比如模块课程是如何组合的,组合中是如何融入学位资格证书要求的,与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如何吻合的,等等。英国高等教育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原则具有明显的时效性特征,对学术质量标准、国际水平的考虑和就业要求的考虑并重。

二、中英高校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基本内容比较

(一)中英高校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要素与结构比较

中国高等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没有统一规定的要素和结构细则,纵观各类高校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基本具备以下几个要素:专业设置、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培养方案、培养途径。根据这些要素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一般由以下几方面构成:第一,培养目标,要求根据学校定位明确表述人才培养的定位和规格,比如技能型、专业型或创新型等;第二,培养规格,要求清楚列出本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第三,学制、学分与学位,要求写清学制年数、学分总数和学位名称;第四,课程设置与时间分配,要求列出“教学计划进程表”;第五,考核,要求说清楚考核要求,比如成绩计分方法,百分制还是五分制,考试和考查的时间段,颁发毕业证书的条件,以及对考核不合格或违反校纪校规者的相关处理规定;第六,主要课程简介,包括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

英国高等教育专业人才方案目前有统一的基本要素和结构,此模板由英国高等教育质量署于2006年制定颁布,要求英格兰高校统一执行。在这个《专业细则指导意见》中,提出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基本元素和结构。基本元素中强调以下二十项内容:详细列出专业学习结果以及学习结果是如何达到和显示的、课程模块或组合是如何融入证书的、学校要求的目标如何达到[6]。英国高等教育没有对专业人才培养制定统一的范式,但根据质量保证的要求列出了基本框架,第一,学位授予和学校名称;第二,教学机构(如果与学校名称不同);第三,列出专业认证机构和章程制定机构;第四,毕业学位名称;第五,专业名称;第六,大学编号;第七,入学标准;第八,专业目标;第九,专业学习结果中渗透的相关学科基准以及校内校外参考指标;第十,专业产出,包括认知、技能和其他内容;第十一,教学和评估策略;第十二,专业架构和要求,学业水平,学习模块,学分和学位;第十三,学习模式;第十四,语言学习;第十五,修订次数;第十六,专业特色;第十七,评估规则;第十八,学生学习资源的支持;第十九,评估和推进学习质量和准则及标准,包括在校学生、毕业生、和雇主等利益相关者的意见反馈;第二十,专业类型,例如是基于工作学习的类型的专业要列出工作学习的地点、学习内容和结果的展示。

(二)案例分析——中英高校本科音乐表演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比较

音乐表演专业是音乐学院的核心专业,培养能从事表演、教学或创作的艺术人才,本文选取英国皇家音乐学院和上海音乐学院两所学校的音乐表演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比较分析,能直观了解中英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异同。

上海音乐学院音乐表演专业本科教学人才培养方案基本框架如下:(1)培养目标;(2)培养规格;(3)学制、学分与学位;(4)课程设置与时间分配。一般附有详细的“教学计划进程表”,“教学计划进程表”横向设置目录包括:课程门类、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分、教学时数(课堂讲授、实践指导、总计)、每学期课时数(1—4 学年),“教学计划进程表”纵向目录包括:公共必修课、公共选修课、备注(一般会注明公共课每学期课周时数、体育课程中体育竞赛活动安排时间、学生参加体育竞赛次数的量化指标、形式与政策课社会实践考察学时和时间安排、技能类专业公共选课中的限选课,比如要求音乐表演技能类专业必须在中国古典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以及写作四门学修课程中限选2 门)、专业必修课(专业史论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方向课)、专业选修课(专业限选和专业任选,其中专业限选课包括基础限选、史论限选)、总计、附则(包括实践教学环节统计表)。“实践教学统计表”横向设置目录包括:类别、评分标准、时间安排、次数、时长、篇数、级别、周数、学时、学分、备注,纵向目录设置包括:类别、实习音乐会、个人专场音乐会、二人合作音乐会、三人及以上音乐会、学术论文、乐评短文、参赛获奖、参加学术研讨会观摩学习、参加学院重要演出、毕业论文、毕业考试或独奏音乐会、社会实践、听专家讲学、备注[注明学生必须完成的实践环节、参赛获奖等级折合学分数、开独奏音乐会的专业成绩要求、参加学术研讨会等作业要求、社会实践课(含入学教育、军训、社会调查、毕业教育、劳动实践、就业指导与职业生涯规划)];(5)实践教学,包括专业实践、毕业考试与论文、社会实践;(6)考核要求;(7)主要课程简介,一般列出专业必修课4—10 门,专业选修课若干门。

英国皇家音乐学院音乐表演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框架如下:(1)专业名称。(2)专业认证机构(本校或者别的学校)。(3)毕业证书和学位。(4)可获得的证书,包括课程学分、高等教育文凭、高等教育证书。(5)相关高等教育质量保证署建立的学科基准。(6)SITS 编码。(7)学习年份核准。(8)专业带头人。(9)相关领导者(n/a)。(10)专业目标。(11)专业入学准则。(12)专业产出,分别列出:专业训练和技能要求、认知和理解、专业迁移能力。(13)专业架构,包括专业年限、教学方式(全日制/半时制)、全部学时、教学时数百分比(教师教学和学生自我学习和练习,包括主修课程学习、团体小组辅导学习、跨系学习、综合学习(音乐领域)选修科目、学年学分。(14)教学方法,常规教学方法:专业/学术理论和实践训练教学、学习成绩的评定方法、学术支持方法。(15)要求列出专业课程框架图和学习产出方式。(16)学习成绩评定规则和策略。包括通过模块学习的要求、学年学分合格要求和进程、学位证书规则(包括高等教育证书获得规则、高等教育文凭获得要求、学士学位(普通)获得规则、荣誉学士学位规则)、重修费用、学年学分不合格和降低资格证书的条件、劝退、注册年限(荣誉学士学位:4—6年,普通学士学位3—5年,高等教育文凭2—4年,高等教育证书1—2年)、考试安排、考试要求和指南、课堂出勤率和正规考试安排以及书写作业最后期限、普通考试规则、考试延期的原因和条件、考试程序、考试反馈、考试结构、校外考试员、学生申述程序和判决。(17)附则:考试核准。

三、中英高校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比较分析的启示

(一)从制度建设促进高校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自主权和灵活性

从宏观层面分析,中国高等教育至20世纪五六十年代学习苏联模式开始,在制度建设上带有鲜明的计划经济特征,这种计划经济体制导致中国高等教育学科发展和专业设置的国家宏观控制模式,从前期的国家政府计划部门和人事部门的调控,到80年代后由国务院学位办和教育部审批,由高等学校、教育行政部门、计划部门、人事部门和有关单位专家、学者组成审议学科发展和专业设置,虽然增加了学者和高校的话语权,但总体还是保持一元的和统一的国家管理特征,在这个宏观制度环境中,中国高等教育的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灵活性空间极其有限。

英国高等教育的宏观管理体系,依据伯顿·克拉克在《高等教育系统》的分析,在国家权力、学术权威和市场的三角矩阵中,英国高等教育所处的宏观制度环境相当接近学术权威统治,因为大学拨款委员会和全国学位授予委员会等中间机构发挥着广泛的作用。20世纪60年代中期由于英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英国政府在全面调控高等教育系统中逐渐起主导作用,但由于其尊重院校自治和学术自由的历史传统,英国政府的调控也保持在以“学术判断”来进行“资源决策”,而这些协调计划主要由各种中介机构完成。于1997年成立的英国高等教育质量保证署便是此类性质的中介机构。因此,英国高等教育的学科发展专业设置还保持着学术权威的治理特征,在这个宏观制度环境中,英国高等教育的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在学校和学术层面具有自主权。

(二)从学术层面完善我国高校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首先,跳出中国高等教育“专业”的概念。在高等教育哲学体系中,尽管对“专业”这个词各国有不同的表述,但基本的意思是指根据高等教育的某种规律组成一系列课程,达到某种培养目标。比较中英具体的音乐表演专业人才培养计划,我们也会发现中英高等教育哲学层面的差异。专业人才培养设计的学术基点有差异。英国高等教育中音乐表演作为一个专业基点,在一份专业计划中涵盖了不同方向的学习,比如管弦乐器演奏方向、歌唱方向、键盘演奏方向、作曲、歌剧等,学生的专业方向是建立在音乐表演专业共同基础学科学习的基础上进行组合或不同方向学生通过修学分的形式完成,甚至包括一些交叉学科专业学习或双学位学习。中国高等教育音乐表演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往往是多份的,基本是一个专业方向一份,每个专业方向之间的学习比较固定,因此,学生的学习方式即便实行学分选课制,但学习的灵活性和对音乐学科的整体掌握度受到很大的阻碍,这个因素直接关联着音乐表演人才成为“匠”还是“家”的学习基础,以及创新力和音乐理解力、阐释和演绎能力的发展。

其次,建立“以学生为本”的专业人才培养理念。以“学生为本”是英国高等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出发点,这个特征在英国皇家音乐学院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表述中有充分的体现。英国皇家音乐学院音乐表演专业的目标如下:(1)使每个学生在主修的专业领域成为合格的音乐从业者;(2)使每个学生通过学习,建立起在身体、情感和智力上能创造音乐的综合能力;(3)为学生提供音乐学习中的技能、经验、态度和理解的恰当支持;(4)使学生能具备符合当代音乐世界的音乐专业素养;(5)鼓励学生在成为艺术家的专业成长道路中扩展他们的身体、情感和技能表达的能力;(6)培养学生与他人有效合作工作的能力;(7)给学生提供一个能使他们超越自身的学习环境;(8)为学生的未来职业生涯成长提供支持,这些支持包括:课堂学习和练习与专业要求的吻合度、保证学生与业界专业水平的吻合[通过从专业领域引进教师、学生的独奏/作品由艺术大师评估(校内/校外专家)、聘请世界级指挥、运用专业表演场所]、与高水平的艺术家和艺术组织合作演出提供经验性学习的机会。培养目标中八个项目均是以“为学生”为基点,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而目前中国高等教育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尚未进入这个阶段,上海音乐学院音乐表演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表述如下:本专业培养具有一定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素养,掌握音乐学科基本知识,具备音乐表演方面的技能和教学能力,能够在专业文艺团体、艺术院校等相关部门从事表演、教学及研究工作的高素质专业人才;或在各行业从事文艺创作、表演,能进行一定的群众性文艺普及、辅导工作的复合性人才。这个培养目标的表述代表了中国高等教育专业设置的特征,培养目标的出发点还未到是为学生成长为什么人,而是处在把学生培养成符合什么人才的阶段。

再次,建立为国家、学校、学生和家长、雇主多方利益相关者服务的理念。英国高等教育专业人才培养面向的受众包括学生、专家、家长和雇主,而中国高等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主要用于上级主管部门审定和评估,而不是学生、教师、家长和雇主。此外,英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方案中几个教育理念在中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方案中未曾有体现,包括对学习结果的清晰描述、学习过程中的灵活性体现、入学要求的清晰列出和对教育公平的体现。英国皇家音乐学院音乐表演专业细则在第十二个项目中详细列出专业学习产出的要求,包括专业训练和技能要求、认知要求和迁移能力要求,以及与英国职业资格相应的资格证书程度的要求。学习过程的灵活度体现在入学要求中,1—4年级分别可以获得相应的证书文凭和学位。为配合英国高等教育白皮书提出的教育公平原则,音乐表演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在入学项目中特别列出对残疾学生、地区公平的准则说明。而这些在中国高校本科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从未有仔细的描述。

猜你喜欢
质量保证设置方案
田湾核电站运行阶段质量保证分级管理
田湾核电站运行阶段质量保证分级管理
烂脸了急救方案
中队岗位该如何设置
关于如何做好水质环境监测的质量保证研究
船舶防火结构及设置的缺陷与整改
软件质量保证与测试课程的课程思政建设
7招教你手动设置参数
定边:一份群众满意的“脱贫答卷” 一种提供借鉴的“扶贫方案”
稳中取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