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治疗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与治疗

2019-02-12 09:28河南省唐河县人民医院473400靖丽华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9年14期
关键词:妇科菌群抗生素

河南省唐河县人民医院(473400)靖丽华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纳入共收治的62例采用腹腔镜治疗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收治时间在2017年3月~2018年4月期间,分析患者的切口感染因素。患者的年龄最小20岁,年龄最大78岁,平均年龄(46.56±10.11)岁。其中,宫颈癌患者29例(占比46.77%)、子宫内膜癌患者26例(占比41.94%)、卵巢恶性及交界性肿瘤7例(占比11.29%)。所有患者知晓本文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研究方法 对62例采用腹腔镜治疗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切口感染因素进行分析。

1.3 评价标准 依据卫生部颁发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2001)》,切口感染的诊断标准:患者的切口出现局部疼痛和红肿,出现化浓性分泌物。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采用SPSS1.0统计学软件分析,表示方式为(均数±标准差)、(%),予以t检验和卡方检验。P<0.05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62例患者切口感染的因素包括:因患者自身因素导致的切口感染有53例(患者自身因素占率85.48%),其中年龄超过45岁发生率33.87%、糖尿病发生率25.81%、高血压发生率20.97%、营养不良发生率4.84%;因手术相关因素导致的切口感染有8例(手术相关因素占率12.90%),其中手术时间超过300分钟发生率6.45%、术后低蛋白血症发生率4.84%、麻醉因素1.61%;因肿瘤相关因素1.61%,坏死肿瘤的二重感染发生率1.61%。

3 讨论

3.1 腹腔镜治疗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结合本文研究以及相关资料调查[1],分析妇科恶性肿瘤患者采用腹腔镜治疗后出现切口感染的因素主要包括:①患者本身因素:正常的阴道菌群和腹腔菌群;恶性肿瘤引起正常菌群的改变;使用抗生素和住院治疗(既往住院和长时间住院)引起的正常菌群的改变;患者正常防御机制的改变,如:黏膜屏障;细胞和体液免疫;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计数以及继发于化疗和放疗后的功能改变。恶性肿瘤、年龄增长、营养不良包括体重降低和肥胖、以及糖尿病、高血压和性传播疾病等合并症的女性患者中,发病风险较高。②手术相关因素:肿瘤组织根治性切除时手术时间延长以及手术部位的出血和渗出;术后低蛋白血症(白蛋白小于110g/L,总蛋白小于40g/L);术后血红蛋白水平等于或低于10g/dL,血常规粒细胞绝对值小于0.5×109/L;麻醉风险[2]。③肿瘤相关因素:防治外源性和内源性菌群入侵正常解剖学屏障的破坏;肿瘤引起的梗阻;肿瘤坏死,坏死肿瘤中以前存在的亚临床感染,以及坏死肿瘤的二重感染。④创伤性诊断技术、支持性操相关危险:创伤性操作部位既往存在隐性感染的播散;院内病原菌的入侵。中心静脉导管、腹腔内导管、Foley氏尿管、引流管、高营养、通气支持等使用引发的院内感染。

3.2 腹腔镜治疗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与治疗 首先,需要采用积极的预防手段,患者在行腹腔镜手术前需要先完善CT、MRI等检查,进而降低其自身住院时间和切口感染的发生率。需要积极治疗存在的糖尿病、高血压以及营养不良等疾病,提升患者抗感染能力。其次,术前做好患者的肠道准备,可以采用口服抗生素治疗,降低患者结肠中的病原菌,降低患者的手术感染发生率。术中需要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无菌操作,降低对患者的组织损伤,保证患者的血液供应良好,切除坏死的组织。最后,围术期予以患者抗生素治疗,采用具有较强杀菌效果的抗生素,具有广谱抗菌效果和较强的组织渗透力,采用副作用少的抗生素。同时需要为患者术后及时换药,避免细菌从切口进入。

综上所述,由于腹腔镜术后切口感染存在的因素较多,需要医疗人员予以重视,采用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降低感染发生率。

猜你喜欢
妇科菌群抗生素
“云雀”还是“猫头鹰”可能取决于肠道菌群
抗生素联合,搭配使用有讲究
发酵桂闽引象草替代部分日粮对鸡肠道菌群的影响
功能性便秘患儿的肠道菌群分析及治疗干预
皮肤受伤后不一定要用抗生素
Effects of Fuke Qianjin Formula on hormones and their receptors and metabonomics study in uterine fibroids model rats
“水土不服”和肠道菌群
抗生素的故事
秒懂妇科体检报告 这个可以有!
浅谈妇科中急腹症的临床治疗